王珂睿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81)
漢字構形復雜,音義結合,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的表音文字截然不同,從而讓學習者望而卻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部件進行漢字教學是一種較為有效的途徑。“部件”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介于筆畫和整字之間,又稱構件。部件根據其承擔的功能,分為意符、音符和記號;根據其構字的層次,分為基礎部件和復合部件。不同部件的組字次數不同,不同部件之間組合的頻率大小也有差異。在韓布新(1994)對部件頻率的計算數據中,“日”部件作為高頻部件組字次數為414次,部件頻率為45.16‰。[1]筆者綜合運用據理切分和據形切分原則,切分出《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含“日”部件共計177個,所占比例為6.09%,這也說明“日”部件字具備較強的組配漢字的功能。進一步觀察發現,“日”部件在不同構字層次所承擔的功能不同。
“日”部件字在《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共計177個。具體有:日,春,時,唱,晌,陽,朝,星,錯,明,提,得,昨,都,喝,查,間,豬,借,舊,簡,慢,晴,是,踢,晚,香,早,指,最,意,影,晨,草,復,音,掉,暗,曾,醋,但,堵,厚,混,量,摸,暖,曬,濕,題,替,歇,醒,章,照,煮,普,暑,溫,景,者,顯,膽,堤,旱,焊,晃,昏,境,竟,幕,墓,捏,塌,踏,易,暈,遭,糟,槽,惜,渣,罩,爆,蹭,擔,賭,腹,晾,膜,莫,譜,譚,腥,映,暫,增,著,智,錫,惕,猖,倡,旺,晤,晰,旦,昆,昌,昂,暴,晉,旬,晶,障,彰,捍,脂,旨,坦,昧,寞,顫,萌,葛,藹,揭,輥,鵲,蠢,鏡,悼,獵,蠟,盟,贈,礙,魯,潮,潛,嘲,匙,詢,恒,婚,韻,晝,宣,緒,奢,屠,署,慕,模,臘,措,竭,躇,僚,潦,擅,薯,儲,睹,漠,漫,潭,瘟,喧,瀑,隙,籍,宴,蘊,桌,卓,暮。
筆者參考《說文解字》和《漢字源流字典》將含“日”部件的字分為以下兩類:切分出“日”部件可單獨做意符、音符或記號參與構字的歸為Ⅰ類;切分出“日”部件與其他基礎部件組合成復合部件做意符、音符或記號的歸為Ⅱ類。對于部分字的歸類,筆者在分類的下方加以說明。
1.Ⅰ類
(1)意符:春,時,晌,星,明,是,昨,晴,晚,早,晨,暗,普,暑,景,暫,旱,晃,昏,暈,莫,映,晤,旦,昆,昌,昂,暴,旬,晉,晶,昧,晝,旺,暖,晰,晾,曬,暮。
(2)音符:無。
(3)記號:日,查,間,香,舊,音,最,曾,厚,替,者,易,旨,智,量,魯,卓,復,顯。
(4)意符兼音符:陽。
2.Ⅱ類
(1)意符:竟,韻,章,朝。
(2)音符:惕,錫,輥,但,擔,坦,膽,都,堵,豬,賭,惜,蠟,暗,借,鵲,錯,醋,糟,贈,葛,揭,萌,障,鏡,詢,寞,悼,掉,醒,腥,指,簡,摸,腹,踢,嘲,藹,顫,提,礙,匙,蹭,捏,堤,獵,緒,奢,屠,署,慕,模,臘,措,竭,躇,僚,潦,擅,薯,儲。
(3)記號:無。
(4)意符兼音符:唱,猖,倡,煮,暑,著,槽,遭,增,喝,歇,盟,彰,境,脂,幕,墓,罩,桌,照,混,慢,焊,捍,渣,譜,爆,影,蠢,草,溫,濕,潮,宣,婚,意,題,潛,譚,踏,塌,得,膜,恒,睹,漠,漫,潭,瘟,喧,瀑,隙,籍,宴,蘊,暮。
“日”部件作為基礎部件參與構字時,以做意符和記號為主,比例分別為21.67%和10.56%,僅有一個兼作意符音符。“日”部件與其他基礎部件組合成復合部件參與構字時,以做音符和兼作意符音符為主,比例分別為33.89%和31.11%,不做記號也很少做意符,占比僅有2.22%。具體見表1。

表1 “日”部件的功能
筆者分別舉例分析“日”部件的四種主要構字功能在漢字中的具體體現:
《說文解字》中“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凡日之屬皆從日。”[2]137由“日”部件單獨做意符構成的漢字字義盡管古今不盡相同,但基本上與“日”有關,且“意符類化”現象較為明顯。“意符類化”指意符在構字時,意符意義與所構字意義存在多種關系。新字意義或與意符本義相關,或與意符的引申義相關,或呈現新義被意符統攝。此時意符表現為某種義類符號,統攝一批新字。王貴元(2005)[5]分析形聲字義符的表意方式,擺脫傳統如“意義相關”等籠統說法,而是將意符與被構字的關系劃分為十一種。筆者以王貴元歸類和《漢字源流字典》中所記的漢字本義為落腳點,總結在“日”做意符的漢字中,意符意義與所構字意義之間的不同關系,將“日”做意符時的表意類型歸為以下幾種:
1.同義關系
指意符與所構字意義相同。“日”本義為太陽,引申為時間光陰。如“時”本義為時令季節。
2.屬種關系
指所構字意義包含于意符意義,意符代表屬,所構字代表種。如“昨”本義為剛過去的一天;“晝”本義為白天;“旬”本義為十天;“晌”本義為一天中的一段時間;“早”“晨”“朝”本義都為清晨未明亮之時;“莫”“昏”“晚”“暮”本義都為天黑之時;“春”本義為春季。
3.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指意符表示整體,所構字表示部分。如“暈”本義為太陽周圍的光圈;“景”本義為日光。
4.事物與其動作的關系
指意符表示事物,所構字表示動作。如“旦”本義為日出;“普”本義為日色到處都相同;“映”本義為太陽照耀。
5.事物與其狀態的關系
指意符表示事物,所構字表示存在狀態。如:“暫”本義為時間短。“曬”本義為暴曬,“旺”本義為日光美盛。
6.狀態與代表物的關系
指意符為代表物,所構字表示狀態。如“晃”“明”本義都為光明,其意符“日”常被用作光明的代表物。
“日”部件做記號所構成的漢字數量不多,它們的意義、讀音基本與“日”無關。這些字的古字中大多并無“日”部件,而是在發展演變過程中被加入“日”部件。如“者”金文作,上邊是架起的木柴,下邊從火,本義為燃燒;“香”甲骨文作,器中盛禾黍之形,本義為糧食馨香。
“日”部件與其他基礎部件組配,形成復合部件參與構字。所構字的讀音基本與“日”無關,而是由這一復合部件做音符示音。如“惕”在《說文解字·心部》中,“惕,從心易聲”[2]223,其中“易”由“日”“勿”組合;“模”在《說文解字·木部》中“模,從木莫聲”[2]120,其中“莫”由“日”“艸”“大”組合。
“日”部件與其他基礎部件組配,形成復合部件參與構字。所構字由這一復合部件兼作意符音符,字的讀音和意義基本與“日”無關。如“宣”,本義為裝飾有回環水云紋的高大房子,在《說文解字·宀部》中“宣,從宀亙聲”[2]150。“亙”表水回旋,在本字中兼作意符音符,由“日”“一”“一”組合成;“喝”,本義有呵斥之意,在《說文解字·口部》:“喝,從口曷聲”[2]34。“曷”表大聲,在本字中兼作意符音符,由“日”“匈”組合。
張旺熹認為“部件教學”是指以講授漢字基本部件的形音義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漢字。[6]筆者根據已有的方法,提出以下幾點教學“日”部件字形、音、義的方法建議。
從古文字階段到現代,漢字象形程度在演變中不斷降低。在如今的漢字中,原本很像圖形的字符已簡化為平直的線條,失去象形意味。[3]35筆畫組合之多樣,形體結構之復雜,往往使初級階段的學生望而生畏。對一些仍具象形意味的漢字,教師可運用溯源法,通過展示其古字,引導學生適當聯想,建立漢字形體與代表事物之間的聯系,從而記憶并掌握字形。教師在講解部分“日”做記號的字時,可以利用圖畫等多媒體展示古字,如“日”,金文作,像太陽的輪廓;“香”,甲骨文作,上部像禾苗和米粒,下部像碗,以稻米落入碗中的形象來表示事物的香味。教初級階段的學生,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利用溯源法合理聯想,學生能了解古字形體,發現漢字象形的趣味,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通過具體事物和字義聯想字形。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漢字在演變中已完全喪失象形意味,或與古字相差較大,不可使用溯源法增加學生理解難度;更不可違背六書理論原則,強行建立今字與古字字形上的關聯。
上文提到“日”部件通常不直接做音符,而是與其他基礎部件組合成復合部件在所構字中做音符,所構字讀音一般為該復合部件的讀音。這類字結構清晰,基本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或包圍結構。音符有的位于整字右部,有的位于整字下部。對于這類字,教師可靈活運用拆字法進行教學。例如,由“日”與“一”合成復合部件,“旦”做音符構成的“但”“擔”“膽”“坦”,都為左右結構,且音符在整字右側。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整字結構,拆分出“旦”部件,從而掌握這類字的讀音。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字因為是由兩個或多個基礎部件組合成復合部件示音,教師引導學生拆分一次即可,切不可過度拆分。拆分前提是學生對“日”與其他基礎部件組合構成的合體字,如“旦”的充分掌握,因此要重視對這類合體字的教學。同時教初級學生可以引導其觀察整字結構,直接拆分出學過的合體字,而不涉及部件據理切分原則,以免其產生畏難情緒。
當“日”部件做意符參與構字時,所構字字義通常與“日”相關,且彼此之間區分并不明顯,這就給學生準確記憶每個字的字義造成困難。學生逐字學習容易混淆誤用字義相近的漢字。在教學后期,當學生學習的漢字逐漸增多時,教師有必要對這些字作以區分歸納。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構字意義與“日”符意義之間的屬種關系,歸納出對應漢字。在熟練掌握后,學生能夠從所學“日”部字中檢索出“昨”“晝”“旬”“晌”“早”等一批字,把握這一類字的意義都包含于“日”,是一類表示不同時間的漢字。學生通過對這些字的歸類,能夠再次明晰不同類別字的字義區別,更能以此為出發點反向發散思維,對已經學過的字進行反向檢索。每個字對應的表意類型,既能幫助學生回憶字義,也能讓學生把握同一類字的共同點,為漢字運用,尤其是同義字詞的運用奠定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初級階段的學生學習的漢字不多,且對漢字構字理據認識不深,不宜引入過多意符類化概念;應引導學生借“日”部件把握字義,必要時可引入“日”做意符的一兩種基本表意類型幫助學生記憶。對于高級學生,隨著他們對漢字理解能力的提升,可嘗試借助意符類化現象教學。
“日”部件作為基礎部件具有很高的組配構字能力,尤其是單獨做意符時,類化現象明顯,這一規律能夠在某些方面幫助對外漢語教學。筆者相信,結合已有的部件教學研究,再進一步運用溯源法、拆分法等方法,能夠為部分包含“日”部件的漢字教學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實踐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