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龍
政治教員隊伍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感召力的力量支撐。步入新時代,盡管部隊內外環境、運行狀態、兵員成分發生深刻變化,但政治教員鑄魂育人的根本職能沒有變,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價值定位沒有變。在信息對等、泥沙俱下的網絡時代,如何把“有意義”的東西講得“有意思”、把“我想講的”變為“你想聽的”,著力增強新時代政治教員隊伍能力素質,是當前部隊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
毛澤東講過,“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政治教員作為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是“中心環節”的關鍵因素,是加強部隊思想政治領導的重要力量,必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知責奮進、知責強能,切實增強組教抓教責任感緊迫感。思想上要高度認同。抓教育是政治教員的主陣地,要深刻認識形勢任務變化對教育提出的新挑戰新要求,大力破除“教育務虛論”“教育無用論”等狹隘觀念,立牢抓好教育是本職、抓不好是瀆職、不抓是失職的理念,積極發揮宣傳員、輔導員角色,把強軍思想及時送到官兵心坎上,使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情感上要真摯熱愛。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抓教育,重在用情感化人、用愛溫暖人、用心打動人。這就好比談戀愛,你送禮物給心上人,如果態度不對、方式不妥,硬邦邦塞給她,對方不見得會接受或者開心接受。唯有以心換心,用最好的話語轉換方式,在最恰當的場合提供給對方,方能取得最佳溝通效果。行動上要緊緊跟上。好的教育,每一分鐘都是豐滿的。組教施教,一兩天看不出效果,但只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官兵思想基礎就會大不一樣。政治教員要緊盯“三會一好”能力要求,不斷強化使命擔當,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官兵矢志強軍的積極性創造性,為部隊備戰轉型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有人說,教育二字,“教”指師教,即師長傳教,“育”為己育,即自我培育,把教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一完整閉合回路缺一不可。政治教員除了讓官兵明辨是非、明白道理外,更重要的是涵養內心、自我達理,力求“教育者先受教育”“感動自己才能教育別人”。為此,眼光要高人一籌。當前,部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政治教員大都能及時回應、研究解決,反而老生常談的舊課題老道理不易推陳出新、以啟新智。必須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行為看動因、透過個性看共性,做到看待問題更高深、眼光視角更長遠、分析問題更獨到,在敏銳敏感、強化思辨中,讓老話題始終新穎獨特、新對策能夠新鮮解渴。知識要多人一些。給別人一碗水,自己起碼得有半桶水。特別是在知識爆炸、思想活躍的融媒體時代,官兵之間的“信息差”越來越小,政治教員必須有豐厚的知識儲備、理論功底、思辨能力作支撐,在精學經典原著、深學業務知識、博學軍事知識中厚積薄發,掌握好看家本領。思維要快人一步。善于捕捉“活血化瘀”的有利時機,直奔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做工作,找到穴位、把準脈搏、打準鼓點,真正把教育搞到官兵心坎上,激起思想共鳴,切實用富有時代氣息的生動活潑語言,把大道理、正道理講得既入耳又入心。
身教重于言教,表率勝于表態。組教施教,一小半靠說,一大半靠做。有些教育效果之所以不如人意、讓人半信半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言行不一、重言輕做,必須在具備“五力”上做表率樹標桿:行動力。革命戰爭年代,指揮員“振臂一呼跟我上”就是最有力的教育動員,政治教員必須以身示范、模范帶頭,靠本事立威信、以行動聚兵心,處處做表率、時時立標桿,用示范引領增強威信威望。親和力。要平等相待、不居高臨下,要體諒寬容、不指責抱怨,要親近融入、不拒斥疏離,在樸實真誠中贏得信任,在以心換心中影響人感染人塑造人,讓官兵有想法主動提、有困難愿意講、講了第一時間有回應。感召力。能直奔現實問題和活思想,通過真理力量、組織力量和人格力量激發共鳴、化解堅冰,用言傳身教感召帶動部屬,讓官兵有強烈的榮譽感和歸屬心,對單位充滿希望,對人生信心十足。承載力。具備精湛的業務素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優良的道德品行,能頂住各方挫折、能排解矛盾困難、能疏導心理壓力,不斷提高授課能力和質量,真正讓“我想講的”成為“官兵愿聽”。原則力。堅持原則性、政策性和戰斗性,理直氣壯講大道理、正道理、實道理,旗幟鮮明駁歪歪理、糾錯思想、治亂行為,決不搞損失原則性的“迎合式”“忽悠式”教育,更不丟失底線搞順著說、哄著來、繞著走。
習主席指出,必須積極推進政治工作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創新。當前,教育“不走心”“馬后炮”等現象客觀存在,一些官兵甚至反映“你假裝在認真講,我就假裝在認真聽”,這都與組教者思維守舊、手段老套、形式不活有很大關系,必須在實現“三個轉進”上下功夫。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進。打破傳統思維,創新教育模式,既要搞好大場面宣講,又要開展面對面互動,將覆蓋全員的“漫灌”和因人而異的“滴灌”結合起來,精耕細作,潤物無聲,不斷增強教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由“最大變量”向“最大增量”轉進。針對“網生代”官兵“無網不歡”實際,必須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固牢“網絡育人”理念,既研機析理又主動作為,研究把握信息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規律,不斷改進和創新教育的方法手段,真正用數據鏈加固生命線,以信息力強化思想力。由“單向灌輸”向“多向互動”轉進。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政治教員的主導,是互益共贏、共同進步的過程。要加大對官兵認知規律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好官兵主體性作用,靈活采用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沉浸式等教學方法,變“一言堂”為“眾人講”,變“叫過來”為“走下去”,變“訓誡式”為“探討式”,在雙向互動、同頻共振中拉進情感距離、提升教育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