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香萍
思想和心理緊密關聯,心理是思想的基礎,思想是心理的高級形式,是在心理活動的基礎上發展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可從心理學角度探索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進而加強心理能力建設。研究發現,領導干部亟須加強以下六種心理能力。
抗逆力是指個人面對逆境時,能夠理性地做出建設性、積極的、正向的選擇和處理方法。通俗地說,也就是一個人處于困難、挫折和失敗等逆境時的心理協調和適應能力。
新時代的領導干部,肩負的擔子越來越重,背負的壓力越來越大,唯有練就強大的內心才能“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襟”。一個能夠在挫折和苦難中鍛煉心智的領導干部,更有理想、有抱負、負責任、肯擔當,具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態,能以大局為重、全局眼光接受組織的安排,正確處理個人愿望與組織需要、個人利益與黨的利益之間的關系。相反,在挫折面前被動退縮的領導干部,甚至無法排遣壓力而患上抑郁癥的領導干部,容易被各種風吹草動負性情緒負面信息干擾,導致理想信念動搖、精神支柱坍塌,更有一些信仰不堅定的領導干部,蛻化變質到不信馬列信鬼神、不問蒼生問“大師”。
加強抗逆力的心理建設,一是要樹立信心。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其實一切皆由“心”造,心大了事就小,心小了事就大。對內心堅定的事,念念不忘、持之以恒、信心賦能,就必有回響。二是要設立目標。將當下的小目標、奮斗的中期目標還有長遠的大目標統和起來,形成以愿景為中心、促進向上、向好發展的系統化思維,并付諸行動。三是要躬身實干。謙虛謹慎、苦干實干、多做實事,既能在個人的閱歷和能力方面得到鍛煉,具備勝任工作的素質,又被上下級和群眾看在眼里,培養著信任,在遇到挫折困難時,總是會有人愿意助力搭把手,干事更有底氣,自己也就有了抗挫折的勇氣和干勁。
意志力是指一個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目的和目標的心理過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意志力是所有自我引導的精神力量,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具有較強的心理調控和承受能力,才能有效推動個體具有斗爭精神,激發強烈的社會成就動機,自強不息、敢為人先、奮發有為,去實現預定的工作目標,出色地完成各項艱巨的軍事任務。作為主心骨和領頭雁的領導干部,具有力排眾議的定力,即使遭遇再多坎坷險阻,始終不渝地篤定前行,一往無前,才能讓下屬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堅定不移地接受領導跟著走。相反,缺乏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意志力的領導干部,更容易產生悲觀失望情緒,不敢啃硬骨頭,在逆境和挫折面前失落感強,工作被動應付,態度消極、自我放棄、失去信心,缺乏“從頭再來”的勇氣和決心,沒有進取之心。
加強意志力的心理建設,一是要下定決心。要像毛澤東那樣,具有與天奮斗、與地奮斗,其樂無窮的斗爭精神。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怕鬼、不信邪”,這種大無畏精神,使得他對強敵對手毫不畏懼,對超級大國敢于說不。二是要激發積極體驗。當人有了積極體驗,受美好感覺的牽引,就會把全部活動用來做積極有益的事情,不留半點思維空間給胡思亂想的那些念頭。比如,每天記錄三件令自己開心的好事情,就能抵御懶散心態造成的消極心理影響。三是要訓練創新思維。杜絕滿足于看攤守業、不愛動腦、遇到矛盾繞著走,要敢于大膽開拓,碰到問題多追問幾個“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試試”“還有什么資源可以利用”,繼續堅持忍耐向前進,不怕擔風險。
影響力是指用一種為別人所樂于接受的方式,有效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影響看似無影無形,卻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又被解釋為戰略影響、印象管理、目標的說服力及善于表現和合作的能力等。
領導干部的影響力,既包括權力影響力,也包括非權力影響力。高明的領導干部,不止運用權力影響力的強制性,還通過自身具有的品格、素質、知識、能力等非權力影響力的穩定性來補充權力影響力的易變性,令下屬產生眾望所歸的效果。這種散發人格魅力的非權力影響力,以責任擔當的內驅力形式,在領導干部身上發生作用,因其個人素質的形成與改變并非一朝一夕的穩定性特點,所以深受下屬和群眾愛戴。相反,在群眾中影響力弱、口碑也差的領導干部,因缺乏責任擔當,沒有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取向的引領示范作用。因為責任擔當,其實反映的是領導干部對自己、對集體、對國家和社會發展所負責任的信念、認知、情感和行動,是領導干部影響力的核心要素。
加強影響力的心理建設,一是要重視角色定位。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言行無小事,其影響力發揮如何,既決定了領導干部個人能否取得成就和成功,也直接影響著社會和強軍興軍偉業進程。作為領導干部,就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要強化學習借鑒。既要向他人和社會學習,從自身品格塑造、心態培育等方面修煉提升優良品質,又要向書本學習,學習互惠原理、社會認同原理等心理學原理,進行知識能力儲備來指導實踐。三是要突出實踐磨練。領導干部在多崗位歷練中經受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才能在增強斗爭本領中提升個人影響力,從苦難中脫身,歷練出在“危局”中履職盡責、為國請命的能力,為自己負責、為組織負責、為發展負責、人民負責,塑造良好形象,當好旗幟和標桿。
覺察力是指個體能夠辨別和了解自己與他人以及環境在此時此刻的狀態。其實就是把無意識的行為,變為有意識的自我控制,以“第三只眼”的旁觀者清做到自律、自制、自省。
古往今來,官員如果不能察微、察小、察細,對“小便宜”和“小腐敗”缺乏應有的覺察和警惕,就會由小節演變成大貪;如果對個人的學習與成長缺乏覺察和反省,就會放縱自己,滑向平庸和及時享樂。大大小小落馬官員走向腐敗的原因,盡管每個人都會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點,但是有一條規律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在心理上出了問題,是腐敗心理導致他們變節。心理學研究表明,下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接受一些小東西和小禮物,就會助長欲望的“野馬”,最終落得鋃鐺入獄的下場。清正廉潔的領導干部,懷德自重,行得端、走得正,有很強的反省和自制,保持著嚴肅的生活作風、培養著健康的生活情趣。相反,被腐蝕的領導干部,都是在職務提升、權力增大后,在誘惑面前逐漸失去了覺察、放松學習與自律,缺乏感恩之心,無視黨的紀律和規矩,迷失了自我,最終貪腐墮落。
加強覺察力的心理建設,一是要做到內觀反省。領導干部煉就金剛不壞之身,須先煉好金剛不壞之“心”,從自己內心省察,從小事做起,從小毛病改起,心如止水,小中見大,防微杜漸,加強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二是要強化規矩意識。積極主動進行自我覺察,恪守紀律進行自我控制,如此身體力行的領導干部,一方面吸引、感召著下屬對自己進行監督,另一方面也塑造著單位的內環境,有利于自身遠離誘惑,保持廉潔自律。三是要增強黨性修養。領導干部要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關鍵是要按照共產黨員的黨性要求“修煉自我”。只有心理廉潔,行為才能廉潔。只有強化修身立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保持頭腦清醒、抵御各種誘惑,戰勝自我,才能加強官德塑造。
健康力是指全面健康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向上的力量,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和硬實力。傳統的健康觀是“身體無病就是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的定義為“身體、精神以及社會活動中的完美狀態”。
身心素質關系到領導干部成長進步,是構成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對軍隊領導干部而言,健康不只是軀體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還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當前,領導干部對強身健體的認識很強,但是對于心理健康的認識還不足。其實,領導干部的心理建設水平,既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和素質,也對部隊組織職能的有效實施和健康風氣的形成產生影響。所以,它不僅是醫學問題,更是保障執政能力的政治問題。只有身心健康的領導干部,精神狀態才會最佳,才能更積極地應對競爭、成就事業、獲得幸福,才能談得上部隊的安全、穩定和發展,也才能更好地構建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和幸福中國。相反,身心不和諧的領導干部,個人體驗不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還影響工作質量和辦事效率,間接影響到部隊全方面的建設和強國強軍,輕則容易產生軀體疾病,有損“革命的本錢”,重則使人變得偏激,甚至做出違反道德規范和法律準則的事情。
加強健康力的心理建設,一是要增強健康意識。領導干部要了解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積極應對各種身心健康問題或障礙進行疏解調理,才能更好地發揮領導作用,有效推動社會健康,促進群眾健康,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二是要做好時間管理。學會在事業發展、工作職責、人際關系、家庭責任以及多重誘惑、突發事件、輿論監督等諸多壓力下,做到提前規劃、科學授權,心中有數,就能不打亂仗、不慌不亂,平心靜氣。三是要學會放松身心。一方面工作之余安排時間身心放松、陪陪家人、鍛煉身體、培養情趣愛好,增加生活的主動性,釋放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學會借助現代科技力量,使用各種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康復儀,幫助自己進行快速放松,緩解壓力。
幸福力是指一個人經過長期積累的、內在的心理素質,讓自己感受和獲得幸福的能力,也就是一個人能夠讓自己的自我價值得到滿足,并使這種狀態得以持續的能力。所以,幸福是一種感覺,而幸福力是一種能力,同時通過學習可以獲得長久和持續的幸福。
馬克思有句名言:“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活著,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義。”他言行一致,一生都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習主席說,人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作為領導干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追求,蘊藏著馬克思主義的根脈,夙夜在公、忘我工作,先憂后樂,內心非常充實,是滿滿的幸福感。相反,有的領導干部做的是官老爺,騎在民眾頭上作威作福,一心渴望擁有和奢求,心態冷漠、欲壑難填,不但沒有幸福感,一旦沒有達到目的,還會產生失落和痛苦。
加強幸福力的心理建設,一是要培養樂觀心態。多關注自身的成長進步和收獲,不要與別人進行攀比,即使受到批評和打擊,也要樂觀面對,繼續努力提升自己,這樣進步越來越多時,幸福感也就越來越強。二是要強化溝通交往。不脫離群眾,到官兵中去工作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隨時隨地留心觀察官兵,有機會就躬身向他們求教,取到真經、學到真本事,在官兵的笑臉中實現人生夢想,煥發幸福。三是要心存善意感恩。感恩能帶給人最單純的快樂,記住他人的好,看到他人的善,就會在點滴小事中感受生命的溫暖。常常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組織的培養、感恩同事的幫助、感恩戰友的支持、感恩家人的陪伴,內心里就多了安寧祥和,遇事才不急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