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宇師
學生對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中“滿十進一”的理解有難度,可以通過以下教學環節讓學生感受“滿十進一”概念的形成過程。
擺一擺:用小棒表示出24+9。
學生思考:你準備把哪些小棒先合并起來?合并后怎樣讓人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1.引導交流問題解決的方法。
方法一:把4 根和9 根合并起來是13 根,然后從13 根中拿出10 根捆成一捆,把這一捆放在2 捆的旁邊,多余的3根放在一邊,一看就知道有33 根,所以24 加9 等于33。
方法二:從4 根中拿一根和9 根捆成一捆,還有3 根放在一邊。
方法三:先把4 根和9 根合在一起有13 根,記在心里,再把13 加20 等于33。
2.觀察思考。
(1)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小棒在計算前和計算后有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發現:比原來多了一捆。
追問:多出的這一捆是哪來的?
引導體會單根湊在一起滿了10 根就可以捆一捆,就會多出一個十。
(2)根據剛才擺小棒的過程,說說計算24+9 的過程。
追問:算式24 加9 等于33,原來只有2 個十,現在怎么變成了3 個十?請結合小棒圖說一說。
1.呈現練習題17+8、36+4、25+7 并請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提問:比較一下,這三個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它們都是把兩位數分成了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算個位上的幾加幾,再和前面的整十數合起來。
追問:17 的十位是1,得數的十位卻是2;36 的十位是3,得數的十位卻是4;45 的十位是4,得數的十位卻是5。為什么十位上都多了一呢?
引導發現:因為它們的個位相加都已經超過十了,所以十位上就多了一。
3.揭題:像這樣,個位上相加滿十,十位上多一的加法,就叫進位加。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
引導進一步思考:滿十是什么意思?進一又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況下才能進一?
以上過程從實物操作到觀察比較再到對比分析,逐步引導學生明晰怎么加、相加滿十以后為什么要進一、這個一從哪里來的等問題。通過以上操作讓學生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