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棟,陳文棟,譚 瑩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032)
麻醉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而困難氣道處理是臨床麻醉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未預料的困難氣道,若困難氣道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可出現嚴重的麻醉并發(fā)癥甚至死亡。因此,對進入臨床實習的麻醉學本科學生進行有效的、規(guī)范的困難氣道處理模擬培訓顯得尤為重要[1]。隨著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的發(fā)展,可視化技術已在氣管插管、神經阻滯、血流動力學等方面應用于臨床麻醉工作中。如何將這些成果有效地轉化到教學工作中,促進科學技術的轉化,提高教學質量,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梢暬夹g也將從臨床工作向教學工作轉化,多個研究表明,可視化技術可以在教學中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眼睛與手的協調能力,因而逐漸得到推廣[2]。本研究將困難氣道處理模擬訓練與可視化技術結合,對麻醉學本科學生進行相關培訓考核,探討基于可視化技術的困難氣道處理模擬訓練在麻醉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
隨機將麻醉學本科2014級和2015級共100名實習學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50人)和觀察組(50人)。
困難氣道處理模擬培訓分為理論大課培訓和臨床實踐培訓兩個部分。培訓中準備了書籍資料、多媒體資料、設備產品說明書,還錄制了困難氣道患者氣管插管的教學視頻。實踐模擬部分準備了模擬人、頭模、具有完整氣道標志的氣道模具,特別是可以模擬頸部強直、舌體腫大、喉頭位置過高等模式的困難氣道模具。此外,還準備了處理困難氣道所需的氣道管理工具:口咽通氣道和鼻咽通氣道、各類型喉罩、食管—氣管聯合導管、普通喉鏡和困難插管喉鏡(可視喉鏡、視可尼)、常規(guī)纖維支氣管鏡、可視化纖維支氣管鏡、快速氣管切開套裝等。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困難氣道處理模擬訓練教學方式,分為理論大課培訓和5個模塊傳統的模擬人培訓:面罩通氣、緊急氣道處理、氣管插管設備、喉罩、纖維支氣管鏡。
1.2.2 觀察組 采用可視化困難氣道處理模擬訓練教學方式,分為理論講座形式講解和5個模塊的可視化模擬人培訓:面罩通氣、緊急氣道處理、可視化氣管插管設備、喉罩、可視化纖維支氣管鏡。
(1)根據困難氣道處理設置理論考試(每個模塊20題,每題1分,滿分20分),培訓后對兩組實習生進行理論考試,分別對比兩組學生5個模塊的考試成績。(2)兩組實習生分別進行5個模塊的技能操作考核(每個模塊80分)。(3)數據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氣管插管、喉罩置入和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3個模塊理論考試成績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困難氣道處理5個模塊理論考試成績(±s,分)
表1 兩組困難氣道處理5個模塊理論考試成績(±s,分)
困難氣道處理模塊 對照組(n=50) 觀察組(n=50)P面罩通氣緊急氣道處理氣管插管喉罩置入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15.68±1.20 15.34±1.27 15.54±1.03 15.56±1.18 15.50±0.95 15.86±1.25 15.66±1.26 16.02±1.22 16.06±1.24 16.04±1.22 0.464 0.208 0.036 0.041 0.016
除緊急氣道處理模塊外,另外4個模塊技能考核成績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困難氣道處理5個模塊技能操作考核成績(±s,分)
表2 兩組困難氣道處理5個模塊技能操作考核成績(±s,分)
困難氣道處理模塊 對照組(n=50) 觀察組(n=50)P面罩通氣緊急氣道處理氣管插管喉罩置入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57.94±8.25 52.70±5.93 55.98±5.96 55.58±6.17 52.30±4.42 61.16±7.61 54.66±7.39 58.88±7.22 58.32±6.56 54.78±6.01 0.045 0.147 0.031 0.034 0.021
困難氣道是指具有5年以上臨床麻醉工作經驗的麻醉醫(yī)生在實施面罩通氣時或氣管插管時遇到了困難或兩者兼有的臨床緊急情況[3]。麻醉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隨時都會面臨挑戰(zhàn),如果不能立即進行有效通氣,往往出現不好的后果。近年來,臨床中困難氣道發(fā)生率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正確認識困難氣道變得非常重要[4],因此定期進行規(guī)范化、高質量的困難氣道處理模擬培訓可使麻醉學本科生掌握困難氣道處理這項重要的操作技能。但是在目前困難氣道處理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學習效率低,一定程度影響了學生對困難氣道處理的掌握。
研究結果顯示,除面罩通氣、緊急氣道處理兩個模塊外,其余3個模塊理論考核成績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可視化技術的困難氣道處理模擬訓練提高了麻醉學教學中本科生的理論水平。
利用可視化技術的教學方法可將醫(yī)學知識變?yōu)橹庇^、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現出來,再配合文字、聲音等多媒體手段加強畫面感,讓教學內容更立體。傳統理論教學在講氣管插管時,單純的語言描述和圖片資料都比不上一個真實的視頻演示簡單生動。教學中使用可視化技術,學生可以完整地觀察氣道中口咽、喉、會厭、聲門等重要解剖標志,更加生動形象地看到氣管導管依次經過氣道解剖標志進入氣管內的全過程[5]。因此,接受可視化教學對于理論知識水平的提高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除緊急氣道處理模塊外,其余模塊的技能考核成績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可視化技術的困難氣道處理模擬訓練可以顯著提高麻醉學教學中本科生困難氣道處理的臨床實踐能力。
本項目將基于可視化困難氣道處理模擬訓練的培訓模式應用于本科生臨床麻醉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講授、視頻模擬、模具模擬等技術,顯著提高了困難氣道處理的實踐能力。這項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在臨床見習與實習中由于特殊病例資源不足而導致的麻醉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教育與需求脫節(jié)的問題,顯著提高了麻醉學本科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是傳統教學的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