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李莉玲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0)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進而幫助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應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應用,創新在線和傳統合理混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推動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督逃畔⒒臧l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出,推動信息技術和高等教育的合理融合,利用信息化工具和平臺提升教學水平,培養學生進行自主管理、自主服務、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因此,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環境、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進行全方位改革和創新是國家和廣大教育者熱切關心的課題[1-3]。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國家及學校努力構建移動學習的線上空間,廣大教師也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實踐應對疫情[4-5],做到“停課不停教”。鑒于此,本文以有機化學線上教學為例,利用“智慧樹+騰訊課堂”雙平臺,以“直播+微課”方式探索構建一套混合式線上教學模式[6]。
當下具備網絡直播互動功能的平臺有很多,如智慧樹、超星學習通、騰訊課堂、釘釘、MOOC等,這些平臺交互性都很強,我校選擇智慧樹為統一的網絡教學平臺。智慧樹是上海卓越睿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性學分課程運營服務平臺,該平臺功能非常強大,擁有海量名校名師高品質課程,既有PC端又有手機端,手機端又分教師版和學生版。教師可以在其平臺創建課程,完成資源分享、線上教學、教學管理,平臺具有簽到、發布/完成任務、上傳/觀看視頻、問答討論、小組教學等功能,還會自動統計學情數據及時反饋教師。同時,智慧樹為我校全體教師從創建課程、學生導入、資源上傳、任務部署到教學互動、數據分析、成績管理等提供全面的在線培訓,使教師快速掌握在線教研方式與技巧。但在實際直播授課時,由于瞬間超大流量網絡用戶導致智慧樹平臺頻繁出現卡頓掉線現象,無法順利完成教學活動,因此我們組合騰訊課堂作為直播工具優化教學。騰訊課堂具備流暢、高音質的直播效果,在疫情期間特別為教師推出騰訊課堂極速版,整個界面操作簡單。學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或登錄賬號的方式快速進入課堂,平臺軟件支持屏幕分享、攝像頭直播、舉手、提問、討論、屏幕書寫等功能,高度模擬面授過程,還有回放功能供學生隨時查看,這也是面授課不可比擬的。
網絡授課不同于課堂授課,設備與場所的準備很重要。硬件準備主要包括網絡、電腦、手機、連麥耳機。軟件準備主要是智慧樹網站注冊、移動端知到App下載、有機化學課程建設與學生導入、騰訊課堂(極速版)下載與注冊(學生端無須下載注冊,進入方式也較為簡單,通過掃描教師分享的二維碼或點擊鏈接即可進入)。教師應提前了解學生的網絡、電腦和手機情況并對設備硬件和軟件進行全面調試,確保網絡流量充足、硬件平穩運行、互動功能順利實現。此外,網絡授課的場所應選擇安靜、無干擾、無其他人員入鏡的場地,同時課前讓學生了解授課平臺、授課形式,這樣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7]。教材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劉斌和衛月琴主編的《有機化學》(第三版)。對于數字教學資源雖然智慧樹平臺有多個精品課程,但本次授課所需資源均為團隊自行準備,也為我校教學資源庫和精品課程建設積累了豐富資源。
疫情期間筆者主要承擔我校2019級中藥學??茖哟?、2合班有機化學教學工作,學生總人數86人,總課時54課時。教學活動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由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組成,且每課時都利用“智慧樹+騰訊課堂”實施雙平臺線上教學,教學中盡量做到學生與教師、學生與資源和界面交互,充分體現交互式混合學習的特征[8]。
教師通過智慧樹平臺推送教學內容的電子教材、微課、課件等學習資源,同時發布任務明確預習要求,例如要求提煉3個知識點、寫出3點疑惑等。學生登錄智慧樹自主學習并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通過學情數據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掌握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并對沒有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進行提醒督促,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和知識點強化。這種模式有助于因材施教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因此課前導學活動既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有助于促進師生教學相長[9]。
上課時,教師提前10分鐘在智慧樹平臺開啟“見面課”,方便學生進入簽到,接著使用騰訊課堂進行直播。直播授課應靈活施教,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和學前反饋確定的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詳細講解重點、難點,此環節大概用時20分鐘。授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平臺的功能優勢多進行互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騰訊課堂通過舉手連麥、討論區發送信息與學生互動,在智慧樹主要采用小組教學、頭腦風暴形式交流討論,另外還有點名、投票、搶答等多種互動形式來增強課堂樂趣,此環節大概用時20分鐘。教師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梳理重點、難點,此環節大概用時20分鐘。最后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以及學生易錯點、易遺忘和易混淆的知識,進行多層次的課堂限時練習,采用搶答或者后臺限時提交的形式,讓知識在練習中掌握和升華,對于個別章節還可以留一道開放性習題作為課后深入討論。教學活動一般步驟見圖1。
圖1 教學活動一般步驟
研究表明,人們對學到的新知識一小時后能記憶44%,兩天后能記憶28%,6天后只能記憶25%,所以課后必須深學,其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課后練習。我們的課后環節主要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教師通過作業考試功能發布針對性習題,習題少而精,一般不超過7道,且均為選擇題,這樣可提高學生自覺做題率。教師通過問答討論可發布話題,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在不斷的探討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進行在線答疑,學生之間還可以圍觀、點贊、互相提問和解答問題。對于不明白的問題學生還可通過騰訊課堂回放功能復習課堂講授。線上教學活動分為課前導學、課中互學和課后深學3個階段,雖然每個階段都有其基本步驟,但這些教學步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穩中有變、因材施教、靈活教學。
利用智慧樹學情數據,實時掌握學生資源學習情況、課前任務完成質量、作業完成情況,從而針對性地開展在線教學。數據分析發現,第一節課課前布置了學習資源要求學生預習,學生預習率在90%以上,作業完成率為100%。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預習的人數和時間均有所下降,作業完成也時常需要督促。到學期快結束時,復習資源和習題庫試題完成率又有所回升,但未達到90%以上。以上數據說明學生對線上學習的起始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樂于接受新鮮教學模式,但隨著教學推進,學生逐漸出現倦怠現象,這也符合學生的學習實情和心理發展特點。同時也說明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不斷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豐富教學形式,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由于疫情期間采用線上教學,因此我們注重加強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全過程考核,降低期末考試所占的比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騰訊課堂作為主要的直播平臺,雖然能夠進行交流討論但沒有具體的量化數據,課堂表現以教師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加分,所以考核主要以智慧樹平臺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作為過程性考核依據。過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考勤成績(占20%)、平時成績(占30%)、作業測試成績(占20%)、考試成績(占30%),最后根據權重計算得到總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包括自主學習進度和互動表現。學生總成績分布見圖2,最高分81分,最低分38.5分,平均62.9分,及格率為67%,符合正態分布。從整體情況來看,通過基于“智慧樹+騰訊課堂”雙平臺線上教學方式,大部分學生能完成學習任務,保障疫情期間不落課。
圖2 學生成績分布
調查了解學生對“智慧樹+騰訊課堂”雙平臺線上教學模式的意見及建議,學生普遍認同這種教學模式,認為充分利用了兩個平臺的優勢,尤其是騰訊課堂的白板寫字功能,能夠高度模擬課堂黑板板書,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學習效果較好。學生對“智慧樹+騰訊課堂”雙平臺線上教學模式的滿意率達95%(見圖3)。同時,調查學生對課程設計、資源推送、任務設置、互動方式、作業安排、教學進度等方面的滿意度,95%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使學習變得方便快捷,75%的學生認為通過這種創新學習模式,培養了其自主學習能力,接近90%的學生喜歡形式多樣的課堂互動,但也有35%的學生對教學進度感到吃力(見圖4)。但大部分學生認為線上教學比課堂教學更耗費精力、更累,很期待能返回校園回到正常的課堂。
圖3 學生對“智慧樹+騰訊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
圖4 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主要從教師、學生和教學媒介3個角度進行線上教學反思[10]。(1)教學媒介。疫情期間在線用戶太多,且網速限制,導致教學平臺頻繁卡頓掉線。使用雙平臺交互教學,但兩個平臺在功能上并不互通,這是該模式中較欠缺的方面,另外實踐性較強的實驗課和操作課并不適合線上教學,雖然網絡實訓演示和虛擬軟件可以提供一定的幫助,但單純依靠網絡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該學期所授有機化學課程所有的實訓項目全部取消線上教學。(2)教師。教師網絡教學和微課錄制能力不足,從接到網絡授課通知后,著手建課、錄課、上傳、調試等備課過程花費很多精力。今后將著力加強教師網絡教學技能、課件制作技能培訓。(3)學生。學生出于新鮮感,對線上教學初始積極性還是很高的,但隨著教學推進,部分學生開始出現惰性。據學生自己反饋,簽到結束就睡回籠覺去了。線上教學全靠學生自覺,教師只能得知學生觀看時間及進度情況,無法保證學習效果。另外,學生課程較多,每天線上學習時間較長,手機一盯就是一天,會出現眼睛疲勞、頭昏腦脹現象,勢必導致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習效果差。
任何新興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教學發展的趨勢,完全線上教學是疫情特殊時期的必然選擇。教師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而學生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好專業課,鍛煉自己的本領。本文以有機化學線上教學為例,通過各方努力和配合,探索形成了一套“智慧樹+騰訊課堂”雙平臺交互式線上教學模式,超過90%的學生對該教學模式表示認可,保障了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有序進行和學習任務圓滿完成,也為疫情后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