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惠安縣中醫院,惠安,362100)
失眠癥中醫稱之為不寐,是以經常不能獲得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疾病。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眠,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健康。更年期失眠是由雌性激素分泌紊亂而導致的系列癥狀之一,臨床較為常見,也是中醫內科門診的常見病種。酸棗仁湯出自《金匱要略》,主治“虛勞虛煩不得眠”,方中酸棗仁為君藥以養肝陰,兼以知母清虛熱,川芎理肝郁,甘草緩急,茯苓寧心安神,諸藥合用,共奏養肝清熱、寧心安神、平衡陰陽之效[1]。多位學者從實驗中也發現了酸棗仁湯對神經遞質及受體的影響,從而起到調節睡眠、影響神經中樞的作用[2-4]。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以《金匱要略》酸棗仁湯為基礎,增加了太子參、磁石、玫瑰花、合歡皮等,命名為參磁酸棗仁湯,通過中醫辨證論治以參磁酸棗仁湯加減法治療婦女更年期失眠癥42例,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惠安縣中醫院收治的更年期女性失眠癥患者42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45~55歲,平均年齡(48.9±5.3)歲。其中已絕經患者19例,未絕經患者17例,月經紊亂患者5例,其他1例。
1.2 納入標準 失眠診斷符合《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中失眠的診斷標準及《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不寐的診斷標準[5]。更年期綜合征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女性更年期的診斷標準[6]。具有如下癥狀者:1)主癥:失眠,多夢,五心煩熱;2)兼證:心悸,焦慮,健忘,頭暈耳鳴,盜汗,咽干舌燥;3)舌脈:舌紅,脈弦細。其中主癥3項,或失眠加另一項主癥及兼證2項即可診斷。
1.3 排除標準 為了使觀察結果準確,將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或不配合觀察的患者排除,以準確觀測失眠患者的治療效果,主要排除標準有以下3條:1)神經系統有器質性病變或其他系統有重大疾病者;2)患者有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疾病;3)不能配合治療者。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參磁酸棗仁湯加減治療,該療法以《金匱要略》酸棗仁湯為基礎,增加了太子參、磁石、玫瑰花、合歡皮等,故名參磁酸棗仁湯。方藥組成:太子參15 g、靈磁石(先煎)30 g、酸棗仁15 g、茯苓15 g、知母10 g、川芎6 g、生甘草3 g、玫瑰花10 g、合歡皮15 g。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7 d為1個療程。
1.5 療效判定標準 所有患者均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療效判定[2],在本研究中,將患者隨訪結果歸為以下4類。1)臨床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2)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3)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 h。4)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反加重。
1.6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為主,分析比較失眠更年期患者隨訪1年的療效,比較頻數、占比等結果指標。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和經驗,比較已發表研究的結果,來驗證參磁酸棗仁湯加減治療的效果。
2.1 總體療效分析 在42例患者中,病程最短為2周,最長為3年,每晚平均睡眠時間2.0~3.0 h。42例患者服藥1~3療程后,通過1年的隨訪觀察,有40例患者的觀察結果為有效,總有效率95.24%。其中,22例患者達到臨床痊愈的效果,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6 h以上,占比高達52.38%;10例患者臨床結果顯效,睡眠增加3 h以上,占比23.81%;8例患者結果為有效,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 h,占比19.05%;無效結果為2例,占比4.76%。見表1。

表1 參磁酸棗仁湯加減治療后隨訪1年患者總體治療效果
2.2 典型案例
2.2.1 案例1 某,女,48歲,2016年9月12日初診。近1個月來,夜難入寐,寐則易醒,心煩,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證屬陰虛火旺,熱擾心神;治宜滋陰降火,養心安神,方用參磁酸棗仁湯,每日1劑,3劑后癥狀減輕,7劑后睡眠正常,隨訪1年無復發。
2.2.2 案例2 某,女,52歲,2017年7月4日初診。患者失眠近1年,夜難入寐,寐則多夢,伴心悸,頭暈乏力,神疲懶言,舌淡,苔薄,脈弦細。證屬氣陰兩虛,心神失養,治宜益氣養陰,寧心安神,方取參磁酸棗仁湯合生脈飲加減。7劑后癥狀減輕,3療程后癥狀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
以上2例患者均是在參磁酸棗仁湯加減法治療后,失眠癥狀隨訪1年無復發。患者在中醫證候診斷上,均有典型的失眠、心神不安的表現,通過西藥治療失眠多以安眠藥(如安定等)為主,短期改善癥狀,但難以從根本上治愈;通過參磁酸棗仁湯加減法,在長達1年的時間內患者無復發,失眠得到有效治愈。
本研究以《金匱要略》酸棗仁湯為基礎,加用太子參、磁石、玫瑰花、合歡皮等組成,發現參磁酸棗仁湯加減法治療婦女更年期失眠癥療效顯著。藥用酸棗仁,性味甘平,入心肝之經,養血補肝,寧心安神;太子參益氣養陰,用于心氣心陰兩虛;磁石質重沉降,入心經,能鎮靜安神,味咸入腎,又有益腎之功,性寒清熱,清瀉心肝之火,故能顧護真陰,鎮攝浮陽,安定神志;三藥共為君藥。茯苓寧心安神,知母滋陰清熱,合歡皮解郁安神,共為臣藥,以助君藥安神除煩之效。佐以川芎調暢氣機,疏達肝氣;玫瑰花疏肝解郁。甘草生用,和中緩急,為使藥。諸藥合用,尤其適用于婦女更年期陰虛肝郁,虛火內擾之證。通過臨床觀察統計,服用此方的更年期患者,能有效改善失眠難題,達到安定神志,疏肝解郁之效,有效延長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
酸棗仁湯通過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改善睡眠質量,雖然確切的機制還未有統一的定論,但酸棗仁湯已經廣泛應用在失眠、焦慮等于神經系統官能相關的證候上。季樹仙[7]觀察在黛力新治療的基礎上,聯用酸棗仁湯加減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臨床效果,其研究表明酸棗仁湯聯合黛力能夠顯著減輕焦慮程度,提示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輔以中藥治療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酸棗仁湯在神經系統方面療效明顯。本研究中直接觀測參磁酸棗仁湯在特定患者中的治療效果,發現對于更年期婦女具有廣泛顯著的療效,隨訪1年內大部分患者的失眠癥狀得到改善。李雙[8]也同樣針對更年期患者使用酸棗仁湯合甘麥大棗湯治療失眠伴焦躁,通過比較中醫觀察組和常規安定片劑觀察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緩解患者焦慮等臨床癥狀。武燕峰[9]也發現酸棗仁湯加減治療肝血不足型失眠癥有明顯的療效。我們在長期的臨床觀察實踐中,也發現西醫安定治療失眠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長期失眠的問題,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一旦停藥失眠癥狀仍然存在。而參磁酸棗仁湯治療更年期婦女,結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受訪患者能夠臨床治愈,95.24%的患者治療有效,說明對于失眠、焦慮等神經系統官能癥狀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值得深入地分析挖掘。
不寐一詞最早出現于《難經·第四十六難》,《黃帝內經》有“夜不瞑”“目不瞑”等名稱。《難經》和《黃帝內經》中皆提出“不得寐”的病機。《大惑論》載:“夫衛氣者,晝日常行于陽,夜行于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健康人之所以能晝精夜寐,是因為衛氣能正常循行。《靈樞·邪客》載:“晝日行于陽,夜行于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五臟六腑,今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行于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滿,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瞑。”而衛氣在一天中的循行就是一個從陽入陰的過程,故治療失眠的關鍵在于引陽入陰。《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說明絕經前后的婦女,腎氣日衰,沖任虧虛,天癸將絕,精血虧虛,陰陽失調,氣血功能失常,肝腎同源,腎精不足,則肝血失養,則魂不守舍,心失所養,故見虛煩不得眠。需要對癥下藥,厘精血,補腎精、疏氣血,陰陽調和,參磁酸棗仁湯正有解郁安神等功效,臨床機制上也有充分證據表明其對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參磁酸棗仁湯加減療法對更年期失眠患者有顯著療效,可以供廣大同行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