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風芹 李鑫 劉建華 王丹 邵景君 胥慶華
(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聊城,252000)
據調查,我國約有20%~50%的老年人患有失眠癥,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失眠癥容易誘發其他軀體疾病,提高治療難度,降低患者生命質量[1]。本研究以老年原發性失眠患者為例,就中藥穴位貼敷聯合護理指導治療效果進行了探究,意在為臨床治療工作開展提供有益指導,促進老年原發性失眠治療有效性、安全性提升,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原發性失眠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0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36例,年齡64~78歲,平均年齡(70.96±2.33)歲;觀察組中男32例,女38例,年齡63~79歲,平均年齡(69.96±2.47)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確診為原發性失眠(參照《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與《中醫內科學》相關診療標準[2]);2)年齡≥60歲;3)住院治療;4)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精神障礙;2)無法正常、有效溝通;3)過敏體質;4)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肺嚴重器質性病變。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進行護理指導治療 根據患者情況針對性制定優質護理指導治療方案。如:1)通過室內溫濕度調節、光線調節、裝飾物擺放、床褥平整清潔、噪聲隔絕等方式方法為患者營造良好住院環境,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促進患者睡眠;2)了解患者心理健康狀況,通過積極溝通、耐心傾聽、語言鼓勵、情感照顧、情緒安撫、健康教育、音樂放松等方法,降低不良情緒對患者睡眠質量的不利影響;3)規范患者生活飲食習慣,如避免睡前食用興奮性食物,觀看容易調動患者情緒的書籍、電視節目等;4)加強敷貼患者皮膚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皮損問題。
1.4.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藥穴位貼敷進行治療 觀察組給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辨證分型,針對性制作穴位敷貼藥物,合理選擇敷貼穴位進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1次/d,每次4~6 h。如心脾血虛證,藥物以黨參、酸棗仁、黃芪、白術、茯神等為主,穴位以足三里穴、氣海穴、心俞穴、脾俞穴等為主;心腎不交證,藥物以黃連、吳茱萸、夜交藤、桂柔、遠志等藥物為主,穴位以內關穴、涌泉穴、三陰交、腎俞穴等為主。
1.5 觀察指標 1)臨床治療有效率:根據癥狀改善情況結合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評分進行評價,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PSQI降低幅度超過25%,視為有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視為無效;2)睡眠質量:用PSQI量表評價,含7個因子,各因子分值0~3分,總分值范圍0~21分,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3)疲勞程度:用疲勞量表-14(FS-14)評估,含14個條目,分值范圍0~14分,分值高低與疲勞程度呈正比;4)睡眠監測指標:對治療前后研究對象睡眠潛伏期(Sleep Latency,SL)、醒覺次數(Awake Times,A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總睡眠時間(Total Sleep Time,TST)進行統計;5)失眠癥狀積分:參照《中醫內科學》圍繞主要癥狀評分,各項分值范圍0~5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

2.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例數60例,觀察組有效69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例(%)]
2.2 2組患者疲勞程度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組FS-14評分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疲勞程度比較分)
2.3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PSQI各因子(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催眠藥物)評分均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分)
2.4 2組患者睡眠監測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SL水平、A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E水平、TST水平均高于觀察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睡眠監測指標比較分)
2.5 2組患者失眠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入睡困難、淺睡早醒、頭暈乏力、易煩易怒、健忘、多夢等癥狀積分均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失眠癥狀積分比較分)
失眠是一種以無法正常進行睡眠活動為特征的病癥,在中醫領域屬“不寐”范疇。有研究表明,該病癥的發生發展與情志內傷、飲食不節、稟賦不足、陰陽不調、年老體虛等相關[3]。關于失眠治療,臨床強調明確病因病機,結合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心理行為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通過綜合干預改善患者的病情病癥。本研究將中藥穴位貼敷與護理指導聯合應用到老年原發性失眠治療中,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與對照組在PSQI評分、FS-14評分、睡眠監測指標(SL、AT、SE、TST)水平、失眠癥狀積分上存在明顯差異。在護理指導下患者身心舒適度提高,恢復速度與效果均有效提升。總之,老年原發性失眠治療中,可將中藥穴位貼敷聯合護理指導治療作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重要方法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