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哲穎
(廈門市仙岳醫院,廈門,361000)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中常見的多表現性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生活環境、性格、文化水平、經濟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會呈現出迥然不同的病癥表現,很大一部分患者會終生患病,臨床研究中該疾病的致病因素十分復雜,治療通常采用抗精神病類藥物進行治療。而在長期的藥物治療中,藥物的種類與作用機制不斷發生改變,阿立哌唑作為新型藥物,對疾病的治療藥效值得討論,本文就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進行探討,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廈門市仙岳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47.6±4.5)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4.1±1.6)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驗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患者或者家屬在了解本研究內容后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病情均在半年以上。
1.3 排除標準 排除有癲癇史、驚厥史的患者;排除有嚴重臟器器官疾病和重大疾病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利培酮藥物(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521)進行治療。
1.4.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20010309)進行治療。
1.5 觀察指標 1)精神分裂癥陰性和陽性評分量表(PANSS),分值越低效果緩解越好。2)焦慮抑郁評分(SDS、SAS),分值越低焦慮抑郁情緒緩解越明顯。3)用藥滿意度: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4)睡眠質量評價采用PSQI量表:采用PSQI量表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

2.1 PANSS、SDS、SAS、PSQI評分比較 比較實驗中PANSS量表評分中,在治療后,觀察組陰性癥狀和陽性癥狀得分分別為(10.25±2.33)分與(11.52±1.39)分,對照組則為(15.04±2.28)分與(11.86±1.74)分,可見在陰性癥狀上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在陽性癥狀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此同時,睡眠質量評分(PSQI),觀察組治療后評分為(2.16±0.15)分,對照組則為(3.85±1.0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此外,在不良情緒上,治療后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不良情緒比較分)
2.2 用藥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用藥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比較:觀察組患者滿意43例,一般16例,不滿意1例,對照組滿意25例,一般28例,不滿意7例。觀察組患者用藥滿意度59例(98.3%),對照組患者用藥滿意度53例(88.35%),(χ2=4.821,P=0.028)。
精神分裂癥屬于精神科常見疾病,患者在青壯年時期就出現發病癥狀,隨著社會工作壓力的不斷提高、家庭關系的轉變,精神分裂癥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發生率極高,發病過程中,患者會呈現出自理能力較差、孤僻、自私、依賴性極強、固執等表現,這也就是說,患者無論是社交還是自我管理等社會能力都存在明顯的缺陷[1]。
利培酮是一種選擇性的單胺能拮抗劑,對5HT2受體、D2受體、α1及α2受體和H1受體親和力高。對其他受體亦有拮抗作用,但較弱。在治療精神類疾病中能夠發揮一定作用[2]。阿立哌唑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也屬于新型抗精神病藥中的一種。此外,阿立哌唑則屬于D2受體激動劑,可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病情治療,幫助患者減輕臨床病癥。從治療效果中看,阿立哌唑的應用療效優于利培酮,可降低多巴胺濃度,阻斷五羥色胺,并由此改善前額皮層陰性臨床癥狀,激發中腦皮層通路興奮,提升臨床療效。此外,有學者提出,阿立哌唑可生產海馬神經,故而在抑郁癥狀的控制上也有不錯的效果,合理用藥,確保患者治療安全,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生命質量,也是治療的重要目的[3]。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后極易出現情緒波動,生命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針對患者采用阿立哌唑進行治療之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明顯緩解,癥狀評分顯著降低并且生命質量評分明顯提高,同時患者用藥滿意度較高,藥效穩定有效,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