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中醫睡眠門診,長春,130021)
Pitolisant于2016年3月通過歐洲藥品評審局(EMA)批準,同年第三季度Pitolisant片劑在英國和法國上市,用于治療伴或不伴猝倒的成人發作性睡病[1]。2019年8月美國FDA批出Wakix(Pitolisant)用于治療發作性睡病成年患者的白天過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2]。Pitolisant(Wakix)作為一種新分子實體選擇性組胺3受體拮抗劑/反向激動劑,不僅被應用在發作性睡病上,還被延伸到緩解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3](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患者白天嗜睡及部分光敏感型癲癇[4]。另外,尚有文獻證實其在可卡因[5]、甲基苯丙胺[6]誘導的中腦緣多巴胺系統成癮性大鼠實驗中有明顯的阻斷作用。
Pitolisant是Bioproject公司研發的組胺H3受體選擇性拮抗劑/反向激動劑,通過阻斷組胺自身受體增強腦部組胺能神經元的活性,增加腦中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釋放,從而調節睡眠與覺醒。Pitolisant(中文通用名替洛利生),化學名為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其英文名為1-(3-(3-(4-chlorophenyl) propoxy) propyl)-piperidine,其化學結構式見圖1。以1-哌啶丙醇和3-(4-氯苯基)丙基甲磺酸酯,或丙二酸二乙酯、對氯氯芐、氯丙酸甲酯和哌啶為起始原料合成Pitolisant,都具有一定局限性,2014年瑞陽制藥有限公司的胡清文等以3-(4-氯苯基)丙醇、哌啶和1,3-二溴丙烷為起始原料,在堿性化合物NaH催化下于THF中與化合物經O-烴化反應得到Pitolisant,并與氯化氫氣體在乙酸乙酯中成鹽得到Pitolisant鹽酸鹽。避免了潛在的基因毒性和相轉移催化劑毒性,Pitolisant最終收率為85.8%。該路線原料易得、反應條件溫和、合成工藝步驟少、總體收率高,具有較好的工業化前景[1]。

圖1 Pitolisant的結構式
2.1 Pitolisant的藥效學機制 Pitolisant高選擇性地與人類H3受體結合緊密,成為競爭性組胺H3受體拮抗劑和反向激動劑,對H1、H2和H4受體結合度低[2]。Sigma-1受體激動劑可以提高伏膈核殼多巴胺水平,理論上對人類起到抗抑郁作用及增加濫用風險。Pitolisant還是Sigma-2受體拮抗劑,體外實驗證實Pitolisant能緩解Cocain引起的行為作用。動物實驗中尚證實Pitolisant能透過血腦屏障。持續給藥17 d以上,實驗顯示它能劑量依賴性地提高大鼠腦內多巴胺能神經元活性。嚙齒類動物在黑暗環境下活動度高,對敲除Orexin的發作性睡病大鼠模型,Pitolisant能顯著提高其組胺能和去加腎上腺能神經元活性,與莫達非尼合用其效果明顯放大,但對皮質多巴胺能和血清素活性無明顯影響。體內體外的安全實驗表明,Pitolisant持續有效地避免了QT間期異常及藥物性心律失常的風險[7]。
2.2 Pitolisant的藥代動力學特點
2.2.1 藥理學特點 Pitolisant吸收迅速,給藥后約3 h即可達到血漿濃度峰值,即使高脂飲食也不會引起其藥代動力學變化,重復給藥5~6 d可達到穩定的血藥濃度。體外實驗顯示Pitolisant可均勻分布在紅細胞和血漿中。Pitolisant最初的代謝是通過CYP2D6、CYP3A4,口腔清除率為43.9L/h,腎臟清除率不到總清除率的2%。其血漿半衰期是10~12 h,所以每日清晨服藥1次即可,至夜晚不需要保持清醒時藥物濃度也衰減到最低;大部分Pitolisant約90%通過尿液代謝出體外,少量約2.3%通過糞便排出。
Pitolisant藥代動力學不受年齡(18~82歲)、性別、人種和體質量(48~103 kg)的影響,對輕中度腎病的患者,以18 mg/d為例,其腎小球濾過率分別為60~89、30~59、15~29 mL/min/1.73 m2,重度腎病的最高血藥濃度可達正常成人的3倍,對終末期腎病(eGFR<15 mL/min/1.73 m2)無數據支持[8]。因此歐洲EU推薦腎病患者(美國推薦中、重度腎臟損傷者)每日Pitolisant最大劑量為18 mg(并要告知患者謹慎使用)[9]。美國不推薦終末期腎病患者使用Pitolisant,因其在肝臟持續代謝,所以中度肝損傷的患者Pitolisant濃縮時間曲線面積明顯增加。因此中度肝損傷患者,建議Pitolisant從9 mg/d起始,2周后增加到最大劑量18 mg,美國甚至要求此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定期監測,嚴重肝功能下降的患者禁用Pitolisant,并且對CYP2D6代謝降低的患者,建議最大治療劑量需低于18 mg/d。
2.2.2 藥物的相互作用 體外實驗證實Pitolisant是CYP3A4、CYP2B6和CYP1A2誘導劑和CYP2D6、OCT1拮抗劑,因此需要注意和這些藥物的相互作用,尤其Pitolisant可降低避孕激素的作用[10]。但作為治療發作性睡病藥物,目前尚無臨床數據證明Pitolisant和莫達非尼或者羥丁酸鈉聯合用藥時的相互作用。
2.2.3 藥物濫用、成癮性風險 Pitolisant并不能明顯改變大鼠伏隔核多巴胺指數,這是一個和藥物濫用獎賞機制密切相關的區域[2]。而且Pitolisant在多種實驗條件下均不能增加Cocain對大鼠的作用,單獨使用Pitolisant也沒有增加成癮性趨勢[11]。預先給予Pitolisant(>10 mg/kg)后,Cocaine誘導的大鼠過度活動明顯減少,僅給予Pitolisant(3~10 mg/kg)對大鼠運動無影響[12],但莫達非尼(64 mg/kg、128 mg/kg)明顯增加大鼠運動行為。同時,重復給藥Pitolisant(10 mg/kg)也未見大鼠運動行為的增多,而莫達非尼(64 mg/kg)經重復給藥后大鼠運動明顯增多[11]。一項隨機、雙盲實驗顯示,Pitolisant治療量和超治療劑量(36 mg、216 mg)均明顯低于芬他明phentermine相當的藥物成癮劑量起始點[13]。

表1 與Pitolisant有潛在相互作用的藥物
3.1 發作性睡病 發作性睡病是一種慢性、以睡眠異常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缺陷性疾病[14]。臨床主要表現為白天嗜睡、強烈的情感刺激往往會引起近60%的睡病患者出現清醒期猝倒[15]。另外,醒睡轉換時幻覺、夜間睡眠障礙等也是此病典型癥狀。Ⅰ型與Ⅱ型之間主要以有無猝倒為臨床癥狀的鑒別要點。Ⅰ型通常被認為是下丘腦Orexin神經元的缺失、結核性組胺神經元數量的增加,雖然腦脊液中組胺正常。因此可以假設通過藥物激活組胺能傳遞來阻斷Orexin的缺失[16],Pitolisant作為組胺H3反向激動劑,被臨床證實能減輕日間過度嗜睡,即是通過激活組胺傳遞來發揮作用的。Dauvilliers Y等[15]通過對來自9個國家16個睡眠中心的發作性睡病伴有猝倒的患者進行隨機、雙盲、對照方法進行研究,結果顯示75%的Pitolisant組患者猝倒發作明顯減少(安慰劑組38%,P<0.000 1)。
對Orexin基因敲除大鼠,Pitolisant和莫達非尼均能明顯增加清醒時間,減少活動期間進入REM和慢波睡眠[17]。但對于阻斷人類發作性睡病典型的REM起始睡眠,Pitolisant比莫達非尼效果更加明顯。Pitolisant通過提高皮質覺醒從而達到維持清醒的作用,包括皮質快θ活動和快節律(β和γ)也明顯增加,其與認知相關,如冒險行為與注意力等。從長期治療效果看,Pitolisant從用藥后第1、3、6、12個月分別使ESS得分下降了3.4、4.4、4.9和4.6,而且第12個月后,有2/3發作性睡病患ESS有明顯響應(至少下降了3點);37%患者日間多睡恢復至正常(ESS≤10)[18]。同時,對于發作性睡病患者的安全性,Pitolisant也具有較好表現。一項HARMONY Ibis三期研究顯示Pitolisant、莫達非尼和空白對照組均未損害發作性睡病患者白天PSG檢測下的睡眠參數[19]。另一項HARMONY Ⅲ實驗證明Pitolisant對夜間睡眠總時長也沒有影響[20-21]。因歐美對Pitolisant的計算方式不同,因此在歐洲的劑量4.5 mg、9 mg、18 mg和36 mg分別對應美國劑量4.45 mg、8.9 mg、17.8 mg和35.6 mg[22]。推薦肝腎功能下降患者每日最大量18 mg(歐洲),終末期腎病暫無數據支持,具體見2.2.1藥理學特點。
3.2 OSA患者的白天嗜睡 Yves D等[23]為驗證Pitolisant對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不愿應用持續氣道正壓治療(CPAP)的患者具有作用,對268例OSA患者(75%男性,平均年齡52歲,平均AHI49/h,ESS≥12分)隨機分為Pitolisant組(181例,20 mg/d)和對照組(68例),結果發現Pitolisant組ESS得分明顯下降(P<0.001)。也有不同聲音質疑用Pitolisant減輕OSA患者白天多睡,只是針對癥狀,而忽略了夜間潛在的OSA風險。如果單純用Pitolisant緩解了白天多睡癥狀,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主動采取積極的CPAP和其他治療手段,結果造成潛在的健康威脅[24]。

3.4 阻斷成癮性疾病的假設 給成年公性大鼠應用甲基苯丙胺METH(3 mg/kg)會誘導其過度運動,Pitolisant作為組胺H3受體拮抗劑,預先應用(5 mg/kg、10 mg/kg)后,可明顯減輕METH對大鼠的過度運動,此結果與另一組胺H3受體拮抗劑JNJ-10181457(5 mg/kg和10 mg/kg)類似。預先給予大鼠組胺H3受體激動劑immepip(10 mg/kg),結果可放大METH誘導的大鼠過度運動和刻板樣撕咬。與Pitolisant聯合預先給藥,結果可明顯減輕大鼠撕咬行為。結果顯示Pitolisant通過阻斷H3受體,也就是與突觸后受體H1緊密聯系的結構,從而減少組胺釋放,達到減輕METH誘導大鼠的過度運動[6]。
Pitolisant不良反應包括失眠(8.4%)、頭痛(7.7%)、惡心(4.8%)、焦慮(2.1%)、易激惹(1.8%)、頭暈(1.4%)、抑郁(1.3%)、震顫(1.2%)、睡眠障礙(1.1%)、疲勞(1.1%)、嘔吐(1.0%)、眩暈(1.0%)、消化不良(1.0%)、體質量增加(0.9%)、上腹部疼痛(0.9%),另外還有少數體質量異常減輕(0.09%)和自發性流產(0.09%)。另幾項臨床研究也證實了其不良反應以頭痛(8.1%)、焦慮(3.8%)和惡心(3.4%)為主要表現,雖然癥狀都很輕微,但仍有5.3%的患者此停藥[21]。治療劑量的Pitolisant臨床試驗并無心血管事件的數據,但對已經接受延長QT間期藥物的患者、同時服用增加Pitolisant作用的藥物時和中重度肝損傷患者,仍需謹慎使用。
由于機制是調節伏隔核多巴胺的釋放,使Pitolisant區別于其他促覺醒藥如安非他命等精神刺激類藥物,優勢是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對于成人發作性睡病伴或不伴猝倒,無論單獨使用或是配合其他促醒藥,Pitolisant有望成為一線用藥[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