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勝良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質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英語教學不應該僅限于課堂教學,而要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生活中去。作為教學環節之一的課外作業,長期以來,或局限于書面習題訓練,或局限于單詞短語抄寫,此類作業大大限制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削減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影響了學生整體英語學科素養的提高。因此,我們應注重課外作業的“體驗式”,關注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學以致用,以用促學,有效培養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中學英語體驗式作業;手抄報作業
適逢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在舉國上下學黨史,感黨恩,歡慶建黨百年華誕之時,我們設計了緊跟時事熱點,主題為“聽黨話? 跟黨走? 頌黨恩”的英語“體驗式”課外作業,給學生們搭建一個英語展示平臺,運用所學的知識及所掌握的綜合技能,介紹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繪出心中對黨的頌歌。作業以手抄報形式提交,手抄報內容可為介紹黨的歷史、優秀黨員事跡等。希望通過完成此次“體驗式”課外作業,學生們能更加深刻具體地了解黨的歷史,了解歷史上或者當代優秀黨員的無私奉獻,從而更加熱愛祖國、黨,珍惜當下美好生活,激發學習熱情,以便日后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
本次英語“體驗式”課外作業的形式是英文手抄報大賽,規格要求為A3紙或者B4紙大小,全校學生自愿參加,但每個班至少提交三份作業。要求學生們利用清明節假期完成。
一、從學生們提交的作業數量和質量來看,本次英語“體驗式”課外作業特點明顯
(一)學生的參與度較高
相比較以往常規的假期英語書面作業,類似抄寫或完成試卷,在假期結束返校后都往往交不齊。然而,此次自愿參賽的手抄報作業,全校各年級上交作品數可觀,尤其是初一年級,共上交212份作品,初三年級共上交140份作品。由此可見,學生的參與熱情是很高的。
(二)提交的作品質量較高
一份手抄報作業的完成,既涉及主題內容,又與繪畫、版面設計、書寫等相關。在這次提交的作業中,有很多版面設計新穎,繪畫頗具創意,圖案多樣,英文書寫又工整又漂亮的作品。這充分凸顯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英語語言能力。
優秀作品1——初三(5)班? 吳楚倩
優秀作品2——初二(7)班? 廖卓曦
(三)作品內容涉及面廣
有介紹黨的歷史的,簡要介紹從1921年建黨到2021年黨成立100周年,期間黨史上發生的大事件;有介紹黨的重要領導人,如毛澤東、周恩來等;有介紹優秀黨員的,如邱少云、鄧稼先等。學生們通過網絡、書籍等途徑查找相關資料,翻譯成英文,既是了解黨史的過程,也是英語學習的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了解歷史、了解優秀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優秀人物的影響,進一步激發奮發努力、積極向上、進取的精神。
優秀作品3——初一(6) 班? 劉奕詩
(四)體現了合作意識
在這次提交的作業中,大部分是學生們獨立完成的,也有不少優秀作品是多人合作完成。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擅長繪畫書寫設計等,學生們能自由組合,各自發揮所長,團結協作完成作品,這充分體現并鍛煉了學生們的溝通、協調、合作能力。
優秀作品4——初二(5)班? 萬飛洋? 黃晨
當然,這次全校性的手抄報大賽,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發現,因為缺少賽前全面且充分的指導,學生作品也有一些問題。
二、學生們上交的作品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作品中中國版圖繪制不完整
有的學生地圖繪制較為粗略,漏畫了海南島、臺灣島、釣魚島等。對此,我們在第一時間找到作者,及時溝通,教導并給予了修正。
(二)國旗黨旗繪制不夠準確
例如,黨旗圖案細節處做了更改,鐮刀和錘子做了變形處理,看起來有些失真。在以后類似作業的布置中要引以為戒,要提前指導學生并特別提醒注意。
(三)歷史人物的形象繪制不準確
例如,天安門城墻上毛主席像的繪制,優秀共產黨員的肖像畫等,與原型出入較大。在學生們的繪畫能力不足時,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采取合作形式,請繪畫水平較好的學生協助完成,也可以適當留白處理。
三、結語
初中英語課外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應該多樣化。我們要善于因材施教,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差異,盡量打破“大一統”的作業方式,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而“體驗式”課外作業正是滿足這一要求的作業形式。教師們在布置“體驗式”課外作業時,可以緊扣教材,也可以適度高于教材,密切關注國內外大事,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實現“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筆者發現,與傳統的以讀寫為主要形式英語課外作業相比,以手抄報創作和作品展示的方式來布置和呈現課外作業,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語言、合作和創意等多方面能力的訓練和提升,進而達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目標。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