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的課程標準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進,語文課程的整體教學方案和具體的課程設計也作出了相應的改變。在目前的教學中,不僅要提升語文的基礎素養和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此外,也要注重學生在德、體、美各個方面的提升。學生的語文個性化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至關重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8-050-02
【本文著錄格式】張衛葉.關于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2021,20(18):50-51.
語文寫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學生在進行習作練習的時候就非常容易會了新的忘了舊的,但是因為寫作時間中斷,所以過了幾天就把學過的新知識忘得一干二凈。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作文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自主性和個性化閱讀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種方法注重學生在日常練習和積累中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的思考和理解。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消化舊知識,也不至于在幾天之后就忘記了以前學過的小技巧。不過,在整體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使用更加實用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方面的引導。
一、在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分析
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對于其他學科同樣也很重要。在其他應用性強的學科也在不斷強調個性化學習,對于語文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目前的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課堂上,相比于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現在的作文課堂已經比之前活潑有趣了許多,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閱讀理解的教學在實際的課堂上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主要顯現出來的形式就是,要么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夠,導致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對具體的練習題進行相對較好的作答,要么直接理解錯誤,寫出來的答案缺乏核心要點,這些情況都是現階段在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課堂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此外,由于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很少主動去進行課余時間的閱讀理解,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沒有對這些內容進行強調,導致學生在整個閱讀理解做題的過程中,寫出來的答案和原本的示范答案相差很大;最后,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在短期之內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直接讓學生對于一些文章的答案進行死記硬背,雖說背誦答案模板會了以后也是一種語文閱讀理解的積累方式,但是在整個過程中這種死記硬背的模式就已經帶給了學生很多的痛苦,是不值得提倡的教學方式。
此外,大部分教師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比較關注的還是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而對閱讀理解的自主化和個性化閱讀并不是很關注。在教學研究方面也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對于課本、對于學生都沒有進行相對全面的考慮,在教學中學生一時之間也難以從被動轉變為主動的課程主體。目前的很多學校,還是采取的一刀切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具體知識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之間差異比較大的班級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學生因為從小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都不一樣,尤其是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類的學科,極其容易受到具體環境的影響。如果在面對語文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時,教師使用的還是同一個方法,那么學生要么會出現吃不消的情況,要么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感覺到舒適感和充實感。
再次,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個誤區,就是通過多次的教學和詳細周到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自主閱讀和自主思考。擔心學生一時之間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不到位,就一次性把所有的知識點講解得很細致。時間長了就很容易讓學生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語文學習中的閱讀理解在語文整個學科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倘若學生的理解不到位,也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自主思考,根本無法養成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養成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前提是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此外,在閱讀進行之前,教師如果不給學生指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生就很難真正專注地去讀文章理解文章。
二、提升初中生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教學之前進行學生具體閱讀情況的調研,根據情況擬訂教學內容
教師在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之前,首先需要擬訂一套適合學生現階段閱讀情況的教學方案。不能單單從教師的思維出發去制訂教學計劃,而是要結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具體的閱讀情況進行合理的改進。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語文作文能力的提升。成立教學研究小組制訂提升學生自主閱讀和個性閱讀能力的計劃。舉個例子,老師在進行名著導讀時,在對于學生進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引導閱讀的時候,教師不能站在自身的理解程度來制訂學習計劃,而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制訂學習計劃,確立合適的學習和閱讀目標,設置一部分有固定答案的封閉式問題,也需要設置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式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發揮,比如,可以讓學生抒發一下自己讀完這本書之后的感想。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思路和心得體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會受到啟發。所以,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要盡可能地對學生有一個基礎的了解,然后再進行方案的制訂和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體驗到一種舒適感,逐漸地,學生就會產生自己的閱讀特點,形成一套自己的閱讀體系,也能養成讀完書之后自主思考的好習慣。
(二)做閱讀時做好自己的批注,提升閱讀的整體效率
初中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講解時,需要重視,不能僅僅局限于把文章讀懂,也要重視閱讀文章時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把自己對于文章的閱讀理解表達出來,表達方式有很多很多,比如,口頭表達、書面表達等等,所以老師在教學時也要給到學生充足的機會來進行自主表達。對于自己在平日里閱讀中遇到的感觸深刻的句子進行標注,標明自己在閱讀這樣的文章的過程中,是怎樣的一種心得體會。對于比較艱澀難懂的知識點,讀一遍就會有一遍的收獲,就會有新的發現和認識。幾個回合下來,學生閱讀起文章來就會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方法,閱讀效率也會提高很多。舉個例子,在進行《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對文章的內容整體和作者簡介以及寫作背景有一個詳細的介紹之后,再讓學生對文章進行自主閱讀。閱讀之前設置好具體需要去思考的問題,然后告訴學生,你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有感觸比較深的句子可以摘抄下來或者做好批注,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一個隨手記批注的好習慣。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絕佳時期。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整體的閱讀效率,而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會感受到多么吃力和混亂。良好的習慣是學生終身的良師益友。此外,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對于那些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實行鼓勵參與課堂的政策。教師在進行具體的課堂設計時,可以利用周總理的故事內容展開,讓學生進行讀后感的感受發表,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能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程度,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建設祖國的遠大理想。
(三)老師在對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的同時,要注意的是除了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之外,也要及時對大腦過于興奮的學生采取適當的引導措施,使得學生在個性化的文章解讀時不至于跑偏,漫無邊際地進行一些不切實際的思考。此外,教師對于平時不太說話發言的學生關注的重點需要到如何提升這些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上面去。因為不同的環境造就學生不同的性格。對于這一點,教師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設置合理學生才容易進行深度的思考。最后,老師在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也要及時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測評,沒有測評就沒有發現,沒有發現就沒有進步。這個學習整體環節中,測評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學生查漏補缺特別重要。最后,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語文個性化閱讀活動,增進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適當地引入一些情景化閱讀的具體環節,營造出一個具體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濃郁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情境中,逐漸培養出閱讀的好習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的個性化閱讀課程的成熟之路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需要老師、學校、家長和國家共同出力,才能更快速地實現個性化課堂的形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找到適合他們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愛上語文閱讀,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教師在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研究方面要視學生具體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
參考文獻
[1]李衛君. 基于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分析[J]. 當代家庭教育,2019(15).
[2]張寶壽. 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索[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1(4).
[3]褚曉琴.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解析[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3).
作者簡介:張衛葉,女,1985年生,山東無棣人,本科,中學二級,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