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
摘要:目的 探討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兒78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00例)和對照組(385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鳥巢式護理措施,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新生兒在數據對比中,觀察組在體溫變化幅度、出箱時間、血樣飽和度、睡眠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并發癥發生率3.00%(12/400),其中無硬腫、皮膚潰瘍,呼吸暫停和喂養不順各6例;對照組在并發癥發生率6.75%(26/385),其中硬腫10例、皮膚潰瘍8例,呼吸暫停3例、喂養不順5例;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鳥巢式護理有利于完善新生兒的生長發育環境,以及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和發育,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鳥巢式護理;新生兒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270-01
新生兒作為特殊群體,因其剛分娩出來,身體各項功能不全,免疫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負面影響,進而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這段時間也是最重要的時期。那么此時,新生兒就需要一套有效的護理服務,被稱之為鳥巢式護理,這種護理模式可以提高新生兒自身的抵抗力,有利于以后健康成長。鳥巢式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主要是對新生兒在母體胎盤的環境進行護理,從而達到滿意的效果[1]。文中通過對本院收治的新生兒患者展開研究,找到合適的護理方案,并得出結論,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兒785例,觀察組(400例)和對照組(385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男嬰196例,女嬰189例,平均胎齡(39.47±1.67)周;平均出生體重(3204±359.76)g;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鳥巢式護理措施,男嬰260例,女嬰140例,平均胎齡(38.65±1.73)周;平均出生體重(3184±368.22)g;兩組新生兒在一般資料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其中對照組對新生兒護理實施的是常規性的護理,主要是對新生兒各方面癥狀的緊密觀察,以及做好體溫監測等工作。對比觀察組,除了進行常規性護理外,還加入了鳥巢式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始終堅持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護理;②嬰兒室病房的溫度要保持一個合適的溫度,以及合理調節保溫箱的光線,營造出一個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的環境和空間;③對嬰兒室要定期進行殺毒消菌,目的是防止病毒感染,不僅要對新生兒的用品進行殺毒消菌;而且還要每天給新生兒做衛生清潔,讓新生兒的皮膚一直保持干凈的狀態;④對于新生兒來說,肚臍和臍帶殘端的清潔也很重要,在每天對臍帶進行消毒的同時,還要注意肚臍和臍帶殘端是否有出血和紅腫的現象,如果有這種情況,就要及時進行治療和包扎,并且再次進行消毒;⑤在產后的6小時內是不能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超過6小時可以進行首次母乳喂養,在喂奶中如果發現有溢奶或者嬰兒吐奶的情況,要輕輕拍打嬰兒的背部,讓嬰兒有一個適應的過程;⑥鳥巢式的護理是:把新生兒專用的浴巾,對角然后通過滾筒的方式卷成橢圓的形狀,而這形狀類似“鳥巢”的樣子,其大小是根據新生兒的身高體型來制作的,注意浴巾的寬度要與嬰兒的肩寬保持一致,然后將嬰兒的手腳靠近身體呈彎曲狀,橫臥在“鳥巢”中,這種環境也是在模仿嬰兒在母體中的狀態。
1.3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及分析兩組新生兒的體溫變化幅度、出箱時間、血氧飽和度、睡眠時間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發癥主要包含硬腫、呼吸暫停、皮膚潰瘍以及喂養不順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完成研究數據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的表示方法分別為百分比(%)和(),檢驗方法分別為χ2檢驗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新生兒在數據對比中,觀察組在體溫變化幅度(0.32±0.16)℃、出箱時間(9.76±1.87)h、血樣飽和度(99.47±2.06)%、睡眠時間(22.64±3.01)h均優于對照組的體溫變化幅度(0.87±0.18)℃、出箱時間(12.15±2.08)h、血樣飽和度(92.11±1.86)%、睡眠時間(16.34±2.95)h;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在并發癥發生率3.00%(12/400),其中無硬腫、皮膚潰瘍,呼吸暫停和喂養不順各6例;對照組在并發癥發生率6.75%(26/385),其中硬腫10例、皮膚潰瘍8例,呼吸暫停3例、喂養不順5例;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護理服務的不斷提高,鳥巢式護理方式逐漸取代傳統護理模式,因為它對新生兒的護理具有更高的價值,通過“鳥巢”的外形,模擬新生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環境,在“鳥巢”的護理下能夠更好的進行生長活動,對生長發育起到了有利作用。新生兒對外界環境本身就很敏感,所以通過這種護理還可以避免新生兒與外界環境的接觸,從而減少了對外界環境的敏感反應,也為新生兒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更舒適的生長環境[2]。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體溫變化幅度、出箱時間、血氧飽和度以及睡眠時間都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觀察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結論得出,鳥巢式護理有利于完善新生兒的生長發育環境,以及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和發育,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才讓卓瑪.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9):194-195.
[2]張莉平.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