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 梁愛敏

摘要:目的 分析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的護理要點。方法 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我院收治的66例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患者分為兩組,病例數的選取時間是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其中一組給予常規護理,為對照組,另一組給予綜合護理,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97%(32例),高于對照組的90.91%(30例),但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06%(2例),低于對照組的24.24%(8例),兩組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的并發癥,提高其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帶血管蒂皮瓣移植;皮膚缺損創面;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323-01
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是臨床中常用的皮膚修補方式,與傳統的皮膚修補術相比,帶血管蒂皮瓣移植的成活率更高,修復效果更佳,且并發癥少,預后效果佳[1]。但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在接受帶血管蒂皮瓣移植后,出現了少量的皮膚壞死情況,考慮通過護理措施的實施改善這一問題[2]。本文將對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的護理要點進行分析,并選取了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患者進行研究,現將具體內容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我院收治的66例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患者分為兩組,每組33例患者,病例數的選取時間是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進行本次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術。其中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臨床護理措施,如病情觀察、敷料更管、疼痛護理、用藥管理等等,研究組患者則給與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術前護理
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自身創傷和對治療方式的認知度,同時確保患者以平和心態接受治療,提升其康復信心。手術當前進行供區皮膚準備,實施局部剪毛,降低術后感染風險;術前觀察患者的全身狀況,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依據患者營養狀況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食譜;術前進行適應性訓練,確保患者能夠適應術后的生理改變,訓練內容包括呼吸訓練、咳嗽咳痰訓練、排便訓練等等,并要求患者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提高移植術后細胞的成活率。
1.2.2術后護理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前48h給予高度重視,檢測患者心率、血液、呼吸等體征指標的變化情況,及時的給與止痛泵止痛,防止的嚴重的疼痛引起心律失常、休克當癥狀;對頭部創傷患者,采取半臥位休息;可給予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抗凝藥物等進行預防性治療,減少血栓風險和血管并發癥;適當的補充維生素C和懸浮紅細胞、血漿等,選擇適合的營養支持方式,有效確保患者軀體狀態平穩。嚴密觀察術區的皮膚狀況,觀察內容包括皮膚的顏色、彈性、溫度、血管充盈度等等。合理的管理和安置各類導管,觀察引流液顏色和引流量等等,維持負壓引流穩定,定期對管道進行消毒沖洗等。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評價標準如下:移植皮膚完全存活,皮膚有彈性,毛細血管充盈,皮膚功能良好為優;邊緣區有少量壞死情況,成活率在90%以上為良;與上述描述不符合為差,有效率=(優+良)/33*100%。統計兩組患者的并發癥。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表示計數資料,()表示計量資料,分別使用X2和t值檢驗,P<0.05代表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療效分析
見表1。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97%(32例),高于對照組的90.91%(30例),但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分析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06%(2例),低于對照組的24.24%(8例),兩組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X2=4.2429)。
3討論
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的療效受環境、飲食、患者心理、手術操作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在護理操作時,必須全面的考慮到各種影響因素,排除各類不利因素。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綜合護理干預雖然不能夠直接性的對治療結局產生影響,但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更少,也就是說,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減少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后的并發癥,降低并發癥風險。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帶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創面的并發癥,提高其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左相成.帶蒂筋膜皮瓣在修復皮膚缺損創面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6):62-63.
[2]王愛武,楊壯群.胸背動脈外側支第一穿支皮瓣的解剖與應用[J].系統醫學,2017,2(1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