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福流作業指學科作業能引導學生產生較為強烈的興趣,給學生一定探索和發揮的空間,推動學生投入作業中,體驗到愉悅、忘我等情緒和高度的興奮感、充實感。基于生源水平,基于高考目標,基于過程發展,有必要創設福流作業,可從精選內容、精算時間、精思要點、精設反饋、精準分層等方面入手創設福流作業。
【關鍵詞】高中語文;福流作業;愉悅忘我;高效成果
【中圖分類號】G44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50-0010-02
【作者簡介】徐平,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南京,210004)教師,高級教師。
一、福流作業的概念及特征
福流課堂是師生共同專注探討知識的高效課堂,師生完全沉浸其中,充滿活躍的思考和學習樂趣。福流作業是福流課堂的延伸,指學生對作業產生較為強烈的興趣,并經由這一過程體驗到愉悅、忘我等情緒。福流作業的特征是自主生成、過程投入、成果高效。
二、創設福流作業的必要性
1.基于生源水平和高考目標。
以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為例,學生主體是省會城市市區排名兩萬名左右的生源,他們的自身能力和發展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備戰高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取得良好的成績是學生綜合素質累積、多方條件匯合的結果。高考需要以分數為形式的成果,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身心發展尚不成熟,易發各種復雜的狀況,這樣的現實壓力促使高中課堂和作業發生變化。
2.基于過程發展。
學習中的過程體驗非常重要,如果學習過程毫無樂趣可言,只有枯燥的訓練,學生的身心健康就無從談起,學習效率也無法得到保障。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思考探究、合作討論的現實需求,這對高中課堂和作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創設福流作業的實踐探索
研究發現,福流體驗普遍存在于各種活動領域,藝體類、競技類、文化類活動中較易出現深度福流,因此,高中語文學科天然具有體驗深度福流的優勢。通過升級教學過程來創造福流課堂、提升課堂質量,福流作業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1.精選內容,增加思考深度。
與傳統作業相比,福流作業的量有所減少,作業設計的重心前移到課前準備,或者后置到檢查檢測環節。在內容設計上,力求促進學生思考、鞏固課堂知識,加強理解并提升綜合運用能力。如學習《史記·夏本紀》之前,要求學生閱讀與大禹相關的神話故事,然后小組分享討論。學生通過讀神話故事了解大禹的事跡,了解禹變堵為疏的治水過程以及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的功績,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情境鋪墊。又如,在學習《史記·太史公自序》之前,要求學生創作思維導圖,整理司馬氏家族譜系,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較快地進入深度思考,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打好基礎。再如《紅樓夢》整本書的閱讀教學,讀完一百二十回后,布置的作業是請全班學生分組合作,化身小導游,設計大觀園游覽線路圖,并撰寫每個游覽點的介紹性文字,說說每處景點的故事。這是對閱讀內容的專題梳理,也能起到對閱讀效果后置檢測的作用。
2.精算時間,增加互商環節。
福流作業有時間精算的特點,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完成的作業不布置,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通過精算,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更精準,作業量恰當、飽滿。更重要的是,作業內容可以由師生商量決定,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師生有更多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如有兩位學生提出學科材料中詩詞部分的答案不精準,會造成認知混亂,建議減免相關作業。筆者和其他教師深入討論,認為學生的提議合理,決定接受學生的建議進行相應變更。學生備受鼓舞,對能接受建議的教師團隊更加親近。
3.精思要點,增加豐富體驗。
福流作業強調當堂集中強化一個知識點,而且常常設計為開放性作業,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和生成性,具有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積極作用。當堂強化作業有口頭和書面兩種形式,對于高中語文學科而言,口頭作業是天然的福流作業,背誦古典詩詞、名句名篇,既是教學要求,又能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加強其記憶力。書面作業則更強調開放生成,如,在積累格律知識并學習了一定數量的宋詞之后,布置當堂強化作業:要求學生用“詩書曲畫”等形式表現學過的宋詞,表達對宋詞的理解。詩,即朗誦、鑒賞、講解宋詞;書,是用書法的形式來寫宋詞;曲,即課堂現場組曲,現場唱宋詞;畫,是丹青描繪,畫出一首詞的意境。學生匯報效果驚艷,小組互相欣賞,掌聲不停,表演者多才多藝的創作,讓學生們體驗到宋詞的豐富和美妙,他們情緒高亢,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福流體驗。
4.精設反饋,增加閉環感受。
福流作業的批改形式多樣,靈活運用商量式、啟發式、激勵式的語言進行評價,注重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保障學生的學習自信。福流作業還強調學生間的互動反饋,如引導學生擊掌、握手、拍肩、互相點贊等。福流作業不一定要在課后完成,課堂及時反饋效果更好,如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學生的思考成果,或對學生進行對應點評,以啟發、點撥的形式促進學生改進提升,課后再輔以個別輔導,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5.精準分層,增加分組效益。
福流作業與傳統作業的另一區別在于精準分層。如,根據測試結果,結合近一段時間小組或個人趨勢,給小組或個人布置有相應側重點的作業。這是對福流課堂的精細化呈現,要求教師有更多的耐心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并據此對作業進行科學分類,布置相應層次的鞏固作業,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作業批改過程中,教師不著急指出學生作業中的錯誤,而是鼓勵學生對錯誤進行自我監控、反思與糾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及創新學習的習慣。
福流作業的本質是對“度”的把握,基于生源特點、依據學習目標,對作業進行設計和打磨,既觀照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又有效促進其提升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