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尊義
摘 ?要:作文教學必須建立開放型的課堂,改革教育方法,從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入手,貼近學生生活,注重觀察,重視積累,寫法指導在讀寫結合中揣摩落實。
關鍵詞:興趣;觀察;生活;積累;仿寫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始終把快樂作文作為作文教學追求的目標。要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必須實施創新性作文教學,建立開放型課堂,改革教學方法。下面就是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進行的一些探索。
一、培養興趣,注重觀察
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作文,并達到以此為樂的境界呢?首先,作文教學必須貼近生活,創作源于生活,葉圣陶先生說過:“下筆作文,必須尋到它的源頭,方有清甘的水喝。”這里的源頭指的就是學生的生活,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喚起學生的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觀察生活是獲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徑,魯迅也曾說:“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可見,觀察在人們認識事物、獲取材料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為了培養學生作文興趣和觀察能力,我有意把學生活動引入課堂,作文課上,我有時讓他們表演課本劇,有時演小品,有時表演魔術雜技,有時讓他們做實驗做游戲,有時讓他們觀察一種實物,有時召開學生故事會,有時當堂宣讀班級主辦的報紙上登載的真人真事,有時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模擬觀察,向學生提供圖畫、模型以及電化教學媒體,再現學生在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讓學生反復觀察,然后口頭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有這些活動內容大都是直接與本次習作內容緊密關聯的,學生個個是直接參與者和實踐者,所以都表現出極大興趣。活動時,他們的眼睛亮起來了,學會了“攝像”;他們的手腳動起來了,學會了“制作”,他們的嘴巴張開了,學會了傾訴,他們的耳朵豎起來了,學會了傾聽。
我不僅把學生活動引入課堂,還經常把學生帶出課堂。學雷鋒活動月,我會帶領學生到福利院,為孤寡老人做貼心服務,清明節我會帶領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這樣的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體現做人和作文的統一。我還會適時開展一些走向大自然的活動,如,春游觀景,冬游賞雪,還有爬山、野炊等活動。活動中許多同學也都會主動帶上筆記本,他們會記下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有時還會情不自禁的來幾句抒情。有一次我組織學生到米篩泉去野炊,大家帶著廚具和自備的特色菜,到達目的地后,全班同學展開了野炊比賽,結束時依依不舍,回來的路上依然談論不休,余興未盡。第二天作文課,我先讓他們說作文再寫作文,說的時候有的說怎樣壘灶,有的說怎樣拾柴,有的說怎樣生火,有的說怎樣炒菜,就在學生們互相說得津津有味時,我抓住這一時機提出:同學們能把剛剛說的真實寫下來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能。”這時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寫作欲望很強,紛紛動筆寫了起來,就連平時作文課只會咬筆頭的學生也能順暢的把這次活動的經過寫下來。
無論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這些活動都能讓學生提神振氣,激起濃厚的興趣,因為是觀其所愛,聽其所好,聞其所喜,做其所會,都能全神貫注地去觀察去感受去領悟。
二、重視積累,導之以法
學生通過貼近生活、觀察生活,產生了寫作興趣后,覺得眼前有景,身邊有事,心中有情了,可是,教學實踐使我們發現,不少學生作文時找不到恰當的詞語,缺乏文采、內容簡單、不生動不具體、布局謀篇、構思立意能力不強,這就需要老師平時狠抓積累,巧授寫作技法了。
1.狠抓積累。積累包括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前面所講課內外的各類興趣活動就是生活積累,我還鼓勵學生用日記或周記的形式,記下他們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事、景、物,寫讀后感和觀后感,開展讀書朗誦活動,在閱讀中不斷豐富詞匯,吸取營養。還要求學生人人備有一個“采蜜本”,見好詞佳句和名言警句都摘抄下來,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經常開展“成語接龍”“詞語聯珠”、猜謎語等活動,在游戲和競賽中,學生的表現欲和自尊得到滿足,積累的興趣就不斷高漲,寫作能力也不斷提高。
2.授之以法。學生有了表達的欲望,也積累了寫作的材料,可以言之有物了,如何言之有序,言之有理,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掌握構思立意、布局謀篇的方法,這方面我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來解決。
(1)仿寫。仿寫可降低作文的難度,同時也符合讀寫結合學用結合的教學原則,主要是兩個環節,首先選好范文,然后仿寫技法。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仿寫時要有的放矢地解決。如,針對學生作文中記敘抽像空泛的毛病,采用有關范文生動具體形象的寫法;學生作文中段與段節與節之間銜接過渡不自然,就引導學生學習范文中的過渡句和過渡段;學生作文中心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就讓學生從范文中詳略安排上加以分析模仿;學生作文開頭結尾不會點題和呼應,就拿幾篇不同的開頭結尾方式進行揣摩、模仿,這樣學生手上有了一定的材料,通過對范文的反復琢磨,布局謀篇能力就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2)老師寫下水文。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老師根據習作要求,適時寫一些下水文,才能體會到本次作文哪些地方難處理,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作文,也容易和學生產生心靈的溝通和共鳴。我寫得下水文,在市縣下水文比賽中多次獲獎,我指導的學生習作,有十多篇入選作文選集或報刊上發表。
總之,作文教學必須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課堂由封閉變開放,教師由主角變主導,學生由被動變主動,從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入手,貼近生活、注重觀察、重視積累、巧授技法,學生才能獲得“活”的材料,“活”的語言,“活”的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明忠. 提升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途徑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