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語文教學的地位逐漸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全方面培養,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感受到語文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加深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但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以初中語文閱讀現狀為研究基礎,探究當下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教育界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理解語文中存在的內涵,從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語文學習習慣,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態。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觀念落后,教師對語文內容進行肢解,使學生不能夠完整地進行語文閱讀,導致學生的閱讀水平不佳。因此教師需要針對性地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改善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觀念落后
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運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思維,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當前教育情況下,部分教師在教學時,仍然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難以積累語言知識,久而久之,導致學生無法打下牢固的語文功底。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受到影響,會打擊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無法專注。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過少,學生很難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對自己的閱讀思維進行有效的訓練。學生不能夠自主進行訓練,光靠接受教師的知識是不能讓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抑制了學生閱讀的欲望,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漸下降,對學生的語文技能造成嚴重影響。
(二)對語文閱讀內容進行肢解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會將課本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師由于沒有足夠的教學條件,導致課堂上的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學生主要獲取知識的來源都在課本之中。教師對課本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篇課文教學分散,使學生腦海中的語文知識框架變得單一,難以形成有效關聯。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黃金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將語文知識進行創新,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課程當中學習到的閱讀技巧能夠運用到其他文章的閱讀當中,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改善學生的閱讀態度。但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抑制,學生脫離了老師的教學后無法對其他文章進行真正的閱讀,學生在閱讀時不能與文章產生共鳴,影響了學生閱讀時的深度,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有效提升。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分析
(一)認識到閱讀教學的獨立性
教師在對學生展開閱讀教育時,應當意識到閱讀教學的獨立性。教師為學生傳授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引導使學生能夠消化該方法,并將其運用于到其他文章閱讀當中,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其他文章中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傳授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為學生的語文未來發展減少阻礙。
例如,在教學《散步》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課本的講授,向學生傳授正確理解課本知識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將該學習方法用在類似的其他文章當中,學生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將閱讀知識融會貫通,從而使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技能,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學生的情感閱讀有積極作用。
(二)加強閱讀內外條件創設
教師課堂教學的時間很短暫,因此學生進行閱讀的場所不能僅僅限于課堂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充實自己的知識庫,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積累一套更加豐富的知識,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通過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幫助學生擺正閱讀心態。
例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課文引導學生閱讀類似的文章,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使學生能夠了解到不同作者的寫作風格,從而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引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有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
(三)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程學習當中更加自主地進入到知識探究當中,從而豐富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見識。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利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使學生能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充分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例如,在教學《羚羊木雕》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章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這種方法的運用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思維,更有助于學生將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在交流當中,使學生能夠全方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的語文發展至關重要,初中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應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語文閱讀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也應當意識到閱讀教學的獨立性,重在傳授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自己領悟并展開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會意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深層次的探究語文知識,促進自身語文素養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洪玉.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8(34):85.
[2]曹旭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8(12):2+13.
[3]劉茂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8(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