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天向
摘 ?要:質疑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能否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否具有協調的心理品質,能否正確認識社會和自我等。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質疑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出來的人不管他掌握的科學知識有多少,充其量只是具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員,而不能算做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學生;質疑創新能力培養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質疑與創新并重的背景和依據
目前,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忽視或弱視學生質疑創新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著重科學輕質疑創新、重分數輕能力的現象,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帶有明顯的功利傾向;高中物理學科教學自身存在內容多,難度大,難于學,使物理教學長期陷于傳授知識和題海之中;不少教師仍持“知識本位”的教育思想,忽視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正確價值觀的養成;教師自身在接受科學教育時受到的更多的是“科學主義”式的教育,質疑創新基礎薄弱,而且高等師范教育很少注重理科學生的質疑創新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質疑創新是基于事實證據和科學推理對不同觀點和結論提出質疑、批判,進而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與品質,是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中科學思維維度的重要內容。
科技在給人類帶來巨大財富和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威脅。戰爭的陰影,核武器的威脅,日益加重的環境問題、當今人們的飲食嚴重受威脅等,讓人們看到了科學技術無情無義的一面,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現代科學教育能否一味地追求科學理性目標,強化人的知識技能,仍把科學知識的功利性和效益性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加強高中物理教學的質疑創新性,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質疑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質疑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三、滲透質疑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方法和教學措施
物理教育是以“物”為主要的討論對象,而質疑創新教育是以“人”為主要的討論對象,但在教育上兩者緊密聯系。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落實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質疑創新能力培養。
1.教師要準確解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促進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教學中滲透質疑創新能力能否落到實處,教師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質疑創新精神的培養是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的根本內涵就在于“人”。
2019、2020年的全國卷試題分析中,試題突出了對實際問題解決能力、質疑創新、批判性思維等思維能力方面的考查。2021年《中國高考報告(高考藍皮書)》發布了2020年高考命題分析的官宣通稿,從報告來看,特別是“質疑創新、批判性思維”作為官方文件在官宣通稿中被首次正式納入“兩線貫通”的重要位置,且是多次提及。
2.讓物理教學回歸自然
如果問一個學過物理的學生,你所學習的物理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恐怕有不少學生會認為,物理就是形形色色的定理、定律、公式,就是大量的習題,嚴密的推導,繁瑣的計算。造成了對真實物理世界客觀性和美妙性的一種冷漠。在他們看來,大自然的玄妙和神秘與他們無關。要想解決上面這個問題,使學生對物理的理解和認識能和現實世界聯系起來,不僅需要一定的知識背景,而且需要大量的似乎并無多少關聯的經驗背景。自然界有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物轉星移、陰晴冷熱、流水淙淙、風吹草動、雷聲轟鳴、雨后彩虹……都是我們學習物理的素材。我們要創設條件讓學生親近大自然、親近物理世界,積累學習物理知識的素材和經驗,同時體會學習的愉快情感,喚起和保持一份探索大自然、學習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讓物理教學回歸社會
在現代社會中,科學知識除了在“自然”研究這方面取得成功外,已日益滲透到社會的各個環節中。在我們的基礎教學中,教師以“知識權威”的身份,總是把他認為必要的知識,以他認為合理的方法教給學生,長期以來,“聽老師話的學生就是好學生”成了好學生的主要標準。在現代社會的緊張的生活節奏以及家庭灌輸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熏陶的環境中,學生個體與集體的關系也便日益減弱了,進而人際間應有的合作、理解、關心、同情、責任感等群體觀念逐漸為學生所難以接受。雖然我們也能培養出成績很高的學生,但其人格卻可能是不完善的,他的內心可能會充滿著某種程度的孤獨與寂寞。在現代和未來的物理教育中已經到了應該融進質疑創新教育,使學生回歸社會,使人與人之間充滿理解、合作、關懷的人間真情的時候了。
4.注重發展學生個性
結合教育新理念,我們要使學生逐漸找回失落的自我意識,充分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學生學會主動地、有選擇地學習;應為學生營造一個合適的物理教學環境,讓學生從中體驗知識,發揮自己所有的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以使他們不僅從“求真”角度掌握科學知識,而且從“求善”、“求美”的角度來體驗科學知識的道德價值和精神價值。應創造條件讓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去創造,去聯想,去開拓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將會實實在在地感覺到獨立和自由,感覺到自我理性力量的存在,自我情感的滿足,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5.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強化質疑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入手,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處理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教給學生知識應用的層次上,更應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規律形成的過程,同時可根據當地的具體教學條件和對象由始至終挖掘,創造適合于自己教學需要的,有個性的,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質疑創新校本課程。開發校本課程不是學科必修課的延伸,而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質疑創新能力的需要。
6.物理學史應該與物理教學相結合,利用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的質疑創新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教材中的物理學知識和知識發展過程中所蘊含的科學思維方法為基礎,有機地滲透有關歷史、社會和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定理等,還可以從中體驗和學習科學思維方法,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知識的發展也受到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影響。
7.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質疑創新能力的主渠道,但物理競賽、課外實驗、參觀訪問等,也是強化學生質疑創新能力的很好途徑
教師應當精心組織這些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做到知識教育和質疑創新能力教育雙豐收。同時,培養高中學生的質疑創新能力僅僅在學校依靠教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家庭包括學生本人的共同配合,只有多方面通力合作,并多渠道的實施才能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合格人才。
四、結束語
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立志不怕挫折和困難,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更多的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思想靈魂、意志品質、健全體格、健康智慧、質疑創新的發展,讓實踐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