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忠黨
摘 要:青年教師是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生力軍。體育青年教師素質的提升,有利于提升我國國民未來身心健康水平。本文分析了初中體育青年教師現狀和各地在青年體育教師培養中的問題,依此提出了初中青年體育教師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青年教師
一、初中體育青年教師現狀
我國初中體育教師的人數逐年擴大。一方面因為我國對中小學體育教育越來越重視,逐步擴大了體育類老師的編制規模,吸收了較多青年老師加入教育教學一線。另一方面,一大批有志于體育教師事業的青年投身這一行業,增加了人才供給量。根據潘建芬、胡峰光(2020)等人通過收集整理《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18》等資料得到的數據,全國初中體育教師數量在20萬人以上,符合教育部按初中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的規定。但是,研究發現要完成各省、市自行規定的各項體育類教學任務,我國初中體育老師還存在較大缺口。這一缺口無疑需要各校積極招聘、培養青年教師。從人才素養上看,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學教育的普及,我國初中青年教師的學歷水平整體提升,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農村地區,本科學歷水平的體育老師占比均較大,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穩步提升。
二、青年體育教師培養中的問題
1.要求高,培訓少
從逐年出臺的新課程標準、規定等文件來看,國家對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教學能力均提高了標準。要求體育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還要學習體育技能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這些要求顯然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也體現了與時俱進。很顯然,現在的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要提升青年教師具體的教學能力,需要培訓活動,包括集體練課、集體觀摩等。但是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學校經費的有限以及青年教師個人等原因。很多學校青年教師參與此類活動的人數有限,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同時,一些培訓活動流于形式,青年教師很難在培訓中獲得實際教學能力。這些原因導致青年教師往往空有教學熱情,教學效果卻難以讓學校領導滿意。長期以往,青年教師會產生職業倦怠,進而流失。
2.教學培訓理論多,實際操練少
體育教學不同于文化課教學,它首先是戶外活動,需要一定的活動場地和運動器械、用品。有了這些基礎的設施設備,教學才可順利開展。其次,體育教學需要理論結合實踐。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偏廢,既不能只示范動作,而不知道動作背后的規范和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也不能只空談理論,對具體項目的開展方式、流程一知半解。最后,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狀態也有別于文化課堂。戶外活動中的學生通常心情亢奮,動作不受約束,而初中一個班級學生在30人左右,且個性越來越差異化,要引導這么多個性各異的學生有序地參與體育項目,需要較強的管理能力,從而在管理紀律、注重安全的同時,完成具體的項目教學。對于青年教師來說,面對戶外教學時,往往有緊張不安感,難以管理調皮學生,害怕學生出安全事故,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初中體育青年教師培養策略
1.通過綜合培訓,提升初中體育青年教師綜合素養
教學是綜合性活動,它不僅僅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過程,而且涉及心理學、認知學和社會規范學等知識。教師要將自身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不能只依賴學生主動學習,而且還需要通過教學技能和技巧吸引學生,讓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初中青年教師往往對教育過程的理解較淺,初期會將班級成績不佳主要歸因于學生的不配合。這些片面的認識會隨著教學素養的提升逐步改善,而培訓則是加速青年教師教育素養提升的主要方法。單純的優秀教師講座式的培訓,對青年教師提升效果有限。新的培訓應綜合多類活動,如大練課等。反復的練習可以快速消除青年老師初期代課時的緊張感,從而使青年教師從關注生存階段升級到關注教學階段。綜合培訓可以全面提升青年體育教師的素養,讓教師快速成長積極組織教育理論的學習活動,有利于青年體育教師轉變觀念,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2.加強青年教師職業技能培訓
初中階段的體育教育已經向技巧性和項目分類化發展,以便于培養學生專長。這些項目主要包括足球、籃球、排球等。一些特色地區可能還有滑雪、輪滑等項目。青年體育教師很多為體育專業出生,多具備專業技能,但是要安全、有效地在組織此類戶外活動,還需要通過技能培訓,增加管理、溝通等能力。各校應代用老帶新、實際項目訓練,參與各類比賽等方式,培養青年教師在專業技能和項目組織上的能力。通過實際操練和參與比賽項目組織規劃,從而極強對肢體語言能力、邏輯語言能力的理解,增強組織和管理學生的能力,增加項目組織和帶隊訓練、參賽的經驗,提升教學的自信心。有利于青年體育教師向“雙師型”人才發展,即既具備豐富理論知識,又能帶隊出成績。只有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各類項目,為他們帶領學生參與各類比賽鋪好路,才能完善學生體育專長培養通道,繼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結束語:
體育的重要性毋容置疑,由于教育功利性等原因,社會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一直不夠。近年來,國家再次實施中考改革,規定體育分值占比區間在30~100分。顯示了教育管理部門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這種重視勢必會更進一步凸顯青年體育教師的重要性,各類學校應積極發現青年教師成長中的問題,通過增加體育項目投入、增加各類實操培訓等,加強中學體育教師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潘建芬,胡峰光,徐惠.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數量缺失的歸因分析與“開源”配齊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20,05.
[2]安曉紅.正寧縣農村初中體育教師職業發展的困境與路徑選擇[D].西北師范大學.2019,05.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J].實驗室研究與 探索,2018,37(06):273.
[4]劉海元,唐吉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起草過程及內容的解讀[J].體育學刊,2014,21(02):12-19.
[5]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體育師資建設的意見[Z].教育部,2012.10.
[6]田杰.甘肅省張掖市普通高級中學體育教師生存狀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