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倫
在中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的效果必須很好地落實在學生身上。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了解學生對多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學生為中心教授學生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根據實地調查,山區中學的田徑場都不是正規的田徑場;基本上都有籃球場但是數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排球場基本沒有;乒乓球臺多為水泥澆筑,為露天擺放;單杠雙杠雖然有,但是卻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一般不用。山區中學體育器材配置的數量較少,并不是所有的器材都能用,有些已經損壞,基本上滿足不了上課的需要。山區中學的場地、器材設施與國家規定的配置標準相差較大,學校擁有的器材數量不平衡,器材設施的配置也不太合理。
現實教學中,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師基本不備課,上課的內容就是根據課時的安排,在課堂上隨機安排一些活動內容或者就讓學生自由活動。通過對幾位不同學校的體育教師訪談發現,教師對自己教學的自我評價結果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是能夠執行好教學任務和計劃安排,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欠缺條理性和計劃性。有的甚至認為體育教學就是采用“放羊式”教學,反正學校對于體育教師的考評不是嚴格,定期適當補充一些材料和備課比較就可以。自體育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由于信息資源不暢通等原因,使廣大體育教師不能很好地理解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內涵,沒有真正明白新課程標準對其角色轉換提出的需要,更多處于被動改革的地位,缺乏主動發展、積極探索的精神。同時,由于經濟的落后,學校的經費投入到體育教師的科研工作中較少,少量的經費只能維持學校一些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很多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忽略了中學體育教學。一些體育教師在僅有的體育教學課程中隨意的講解、示范,對體育運動本身沒有很好的認知性,教學過程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拘泥于傳統教學形式,促進學生思維和團隊意識的增強。中學體育教師應具備完整的組織管理能力、運動健身知識和教學的綜合能力。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掌握科學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高素質全面發展,提中學學體育的教學質量。革新教學態度,轉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在教學思想中要突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到體育教學是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中心環節,只有培養學生熱愛體育、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觀念,才能夠從本質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更好的體現出素質教育的精髓。因此,學校必須及時轉變教學態度,調整教學方針,拋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創造新型體育課堂,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教學工作的指導者和管理者,在體育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學習體育教學的各項專業技能,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主動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普及體育知識,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創建新型教學方法,在快樂游戲中得到鍛煉。中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大多活潑愛玩,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選擇一些趣味性強的項目,適應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助于調動中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體育鍛煉的能力。在中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造性的采取快樂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的體育鍛煉,既能增強體質,又能在游戲中體會到合作和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游戲中上體育課,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體驗到體育運動內在的樂趣,從而為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有助于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其有教師原因、有學生原因、有教育制度原因、更有社會因素的參雜。我作為一線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此處就將自己一點思考列舉如下,懇請斧正。
1.體育教學的功利化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點,現有的體育教學太過功利化了。初中階段為什么學體育?顯然是為了中考的體育分數。高中呢,沒有了高考的壓力,體育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為了解決體育課堂的尷尬地位,體育教師可謂用盡心思,如此怪現象之一的“特色”課堂就應運而生了。
2.學習時間和運動時間的矛盾
教育部在全國推進“陽光體育活動”“每天鍛煉不少于一小時”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手段之一,并且每年教育行政部門專門進行抽查,督查,盡量達到學生每天在校的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將其規范化、制度化。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必然產生一個矛盾:活動的時間多了,相對文化學習的時間就相對少了。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各校在追求高考升學率的大背景下,有多少學校能夠每天讓學生鍛煉一小時?
3.體育課堂模式的單一化
體育課上曾多次出現過學生運動損傷事故,導致家長與學校、與教師糾紛的案例,這種不必要的麻煩不僅會給自己、學校,甚至其他機構帶來很大的影響。老師干脆就放棄有難度和有危險項目的教學,像一些高低杠、雙桿、單杠、山羊、滾翻這些課基本不開設。這樣的現狀就造成了體育教師面對課堂無處下手,只是簡單地跑跑步,打打球,練練素質。課堂沒有新鮮感,只能按“過去”的方法來。在調查過程中就有教師抱怨道:不是我不想教給學生東西,是我不知道教給學生什么東西。新課程標準在我們這樣的學校是難以落實的。體育課堂的單一化問題,其問題的核心在于對課前沒有很好的構思和認真去分析研究學生。想辦法去調動學生的熱情,參與到活動中。去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山區中學存在的客觀條件的不足也是這類怪現象出現的一個原因。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學客觀條件的不足也是造成體育課堂不被重視的原因之一。但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這一現象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同時教師自身的條件不足也限制了教學。例如體能、年齡、性別等等因素。體育游離于教育之外,從而導致廣大山區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與身體素質差的問題普遍存在,山區基礎教育與城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其現狀令人擔憂。我們要認真分析,尋找根源,群策群力,積極探討,共同研究,為改善山區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落后面貌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