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蒲婉瑩
當前,女性議題在公共話語體系中逐漸受到關注,以女性為主角的“她綜藝”也在媒體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展現。《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姐姐》)、《創造 101》《青春有你 2》等女性養成類綜藝節目播出以后,引發熱議,同時也引起了學術界對“她綜藝”中女性形象塑造的關注。
本文以逆齡女團養成類節目《姐姐》為例,從作為媒體報道“中心思想”的框架理論出發,采用案例研究法,勾勒出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女性形象特質,從而回答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女性形象塑造所使用的話語框架這一問題。本文致力于借助框架理論,展示女性形象自我塑造與媒介塑造的聯系,力圖為“她綜藝”中女性媒介形象的建構提供參考。
跳脫“白幼瘦”審美,聚焦中生代女性的偶像成長類綜藝節目《姐姐》一天之內播放量過億,各類媒體平臺相繼對其進行報道。目前,針對《姐姐》的研究以女性價值和綜藝節目為主要內容,研究女性形象塑造的文獻較少,本文將對現有的45份研究成果進行梳理。
在關于《姐姐》的45份研究成果中,共有11份集中闡述女性價值,34份致力于節目制作與創新表達的探索。熒屏上“姐姐”們借助語言與非語言傳播呈現出成熟、獨立、自信的多元形象,“將新時代女性的自主人格與獨立形象展示了出來”。不可否認,上述研究成果對于探索女性綜藝市場,解構大眾對于女性的刻板印象有一定作用,但其中也有不足之處,即疏忽了女性形象塑造的過程,研究《姐姐》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文章較少。
樣本選取。《姐姐》不同于打造年輕女團的節目,如《青春有你2》和《創造101》,《姐姐》中的30位節目嘉賓均是不同行業成就斐然的中年女性。節目正片的35條長視頻是《姐姐》集中塑造女性形象的階段。因此,本研究將對35條視頻中的全部30位“姐姐”進行分析,每一位“姐姐”為一個分析樣本。
分析。有關框架的論述最早可追溯至1955年人類學家Bat eson發表的論文《一個關于游戲與幻想的理論》,其中“框架”被定義為“個人組織事件的心理原則與主觀過程”。現今傳播學領域框架理論的研究則起源于Gof f m an所著《框架分析:經驗組織論》一書。20世紀70年代,框架理論進入新聞傳播領域,大眾媒介框架的生產逐漸受到關注。陳陽概括了框架分析出現在當前傳播研究的三個層面:一、從新聞生產的層面研究媒體框架如何被建構;二、從內容研究的層面考察媒體框架是什么;三、從效果研究的層面分析受眾如何接受和處理媒介訊息。本文從內容研究層面分析媒體對于女性議題采用的框架及在此框架下塑造的女性形象。
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女性形象特質。在年齡層面,30位女嘉賓中共有22人年齡為30-39歲,40-49歲的女性有5人,年齡在50歲及以上的有3人。
在身高層面,由圖1可知,身高偏矮(165cm以下)的人數與身高偏高(170cm以上)的人數相當,均各為5人(16.67%)。身高中等的(166cm-169cm)女性最多,共有20人(66.66%)。

圖1 《乘風破浪的姐姐》30位女嘉賓身高統計圖
在體型層面,除金晨外,其余人均偏瘦。
在性格層面,每一位嘉賓都有著獨特的個性。有自信的張雨綺、寧靜,有內向的海陸,有熱情的吳昕等人,不同性格碰撞呈現出了不同女性形象的側面。
節目組對于參與人員環節嚴格把關,篩選出中等身高、標準身材、性格各異的精英女性。
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女性塑造自我形象的方式。語言是建構個人形象的工具。由于參與節目的嘉賓在各自領域均有所成就,因此不同于其他偶像團體選秀節目中的年輕藝人,《姐姐》中的參賽女嘉賓更傾向于表達自我。寧靜在第一期節目的自我介紹中提到“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干了唄,都不知道我是誰”,直接表露不滿;張雨綺直言“我肯定要是站在舞臺中央C位出道的”,語氣中充滿自信;白冰則表示“要成為一個全新、獨立、自信的白冰”。借助極具個性化的語言表達方式,姐姐們為觀眾呈現了各具特色的個人形象。
服飾展示個人氣質。第一期節目中,所有女嘉賓可以自由選擇演出服裝。據統計,30位姐姐中有超過20位姐姐衣著較為暴露,暴露部位多為腿部和手臂。這一行為直接地表露出節目參與者對于自我身材的認同,自我價值的肯定。
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塑造女性形象的方式。一、演出服飾。該節目共9場舞臺表演,研究發現,女嘉賓們的演出服以黑色、紅色為主色調。黑色作為一種低調、暗沉的顏色,緊扣節目口號中的“三十而驪”的“驪”,暗示著女嘉賓們的成熟、穩重、潛力無限的特質,而紅色作為熱情、積極的象征,也描繪出女嘉賓活力四射、不畏艱險的精神面貌。
二、演出曲目。除開場舞以外,節目中的女嘉賓以團隊形式共演唱了40首不同類型、風格迥異的歌曲。通過演繹形式各異的曲目,挑戰每一位女嘉賓的能力“極限”,為受眾展示了女性形象多樣的可能性,契合了節目“乘風破浪”的宗旨。
三、鏡頭運用。據統計,節目表演中運用最多的景別為全景與中景,其次是遠景,極少運用特寫。全景與中景結合,既兼顧了客觀環境的呈現,又突出了女嘉賓的個人形象。較少使用特寫可能的原因如下:節目表演過程中,女嘉賓不斷變換舞蹈姿勢和表演區域,特寫鏡頭難以捕捉唯美畫面;節目主要采用歌舞唱跳的形式展現,特寫鏡頭不利于呈現全面的節目效果;特寫鏡頭所包含的主觀凝視意味較強,不利于客觀地展示女性形象。
綜藝框架下“積極”的女性形象。對樣本進行歸類統計后發現,節目中的塑造女性形象框架主要有三個:成長框架、自信框架、獨立框架。在綜藝節目的框架下,《姐姐》著力塑造女性獨立的正面形象,與女性塑造自我形象的話語框架相協調,描繪了自信獨立的女性形象。通過對逆齡女團綜藝節目《姐姐》正片中的30位女性進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
一、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的女性具備的特質:年齡多為30-39歲,身高中等,體型標準,面容姣好,性格各異。該節目將中年女性形象年輕化、規范化。選擇外貌條件較好、超過半數的年齡在30-39歲的女嘉賓,意在迎合年輕人的審美品位。女嘉賓良好的外貌條件可以吸引受眾觀看節目,也能帶來更多的討論話題。將年齡聚焦在30-39歲,表面上向受眾傳達“不懼年齡”的觀念,實則將中年女性群體年輕化、狹窄化,忽視了年齡為女性帶來的社會壓力,傳達了“中年女性的外觀狀態依然似少女”的價值觀。
二、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女性在進行自我形象塑造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話語框架是:自信、獨立、突破。對于自我能力的自信、自我獨立的價值期待、自我極限的突破是女性在塑造自我形象時使用的主要框架。基于過往的成就,節目中的女嘉賓對自身業務能力基本持肯定態度,大多傾向于肯定自己在《姐姐》舞臺上表演曲目的能力。擺脫依附于他人而獲得的價值認同,展示個體價值是參與該節目的女嘉賓的期冀之一。如袁詠琳表示“我不止是周杰倫的小師妹,我也有自己的成就”,金莎回應“我并不是只有可愛”。挑戰從未做過的事,突破自我極限在節目中得到女性不斷強調:寧靜從不會跳舞到排練舞蹈超過60個小時,張萌嘗試自己從未表演過的海豚音,鄭希怡帶傷表演。節目中每一位女性都在突破自己的“瓶頸”。
三、逆齡女團綜藝節目在塑造女性媒介形象時采用較多的框架是:成長、青春。該節目將塑造女性形象的框架聚焦于“個人成長”“青春回歸”。通過整理節目中的采訪記錄發現,所有被采訪的女嘉賓均提及自己在節目中所獲得的成長,包括個人技能和精神層面:寧靜和吳昕舞蹈技能的精進,王智和王麗坤演唱水平的提升,伊能靜自我價值的重新定位,都為節目中女性成長的框架議題提供了范本。節目在“青春回歸”的框架下,選擇舞蹈難度大、體力消耗快的演出曲目,著力塑造雖然年齡和體力不如年輕人,但仍然可以像年輕人一樣活力四射的中年女性形象。
以熱點議題為導向,建構立體、多元女性形象。一、框架的強化與創新——塑造多元、立體的形象。《姐姐》對于女性形象的框架設定在多元化的前提下,強化重點議題框架。多元化的框架基本上呈現了30位女嘉賓的個性特色。“獨立自我、事業有成、不懼年齡、自我突破”,這些框架真實地呈現了女性多元的形象,并在節目中不斷被強化。在以上框架中,獨立框架是主要框架,也是節目塑造女性形象的主要方式。在獨立框架下,女性的精神獨立是核心主旨,該框架意在打破傳統社會觀念對于女性的刻板印象,建構媒介中女性的新形象。
二、框架在熱點中的變化——關切社會議題。2020年,《姐姐》不斷對女性獨立框架下各類議題及時做出回應,展現當下社交媒介對于女性熱點議題的關注。節目中框架的敘事重點依據不同的社會熱點及時調整。以團隊形式第一次正式公開演出舞臺視頻內容播出之前,獨立框架通過對于女嘉賓的個人采訪片段呈現,以女性追求自我理想的實現與自我風格的突破為主要議題,“全新”“自信”“勵志”是這一階段該節目視頻中的關鍵詞。節目中所有以團隊形式公開演出舞臺的相關視頻,圍繞“成長”“學習”“突破”“互助”這四個關鍵詞建構了關于中生代女性“獨立”的框架。以上框架的變化是對女性在新媒介環境中自我意識覺醒、自我價值重新定位的反映,緊扣女性主義的時代熱點議題。
《乘風破浪的姐姐》關于女性形象塑造的框架,從女性視角出發,表達了媒介對于女性議題的關注,女性的個體價值在媒介中得以展現。通過對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框架分析,媒介可以嘗試以平民化、生活化的方式建構更多維、豐富的女性形象。
首先,人員構成多樣化。樣本中所有的人員組成均為藝人,藝人與受眾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多方面的差異,將女性敘事主體固化為某類單一群體,容易形成對于女性群體的刻板印象,如此塑造出的女性媒介形象與真實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必然存在差異,不利于女性對于自我價值的認同。近年來,并非以女性為唯一主角的“素人(普通人)”綜藝,如《令人心動的of f er》也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其中對于普通人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在彌補當前單一身份的女性形象方面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其次,展現女性個體價值。以女性為主角的“她綜藝”,應著力于敘述女性作為獨立個體所面臨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以及現實選擇等,加強對于女性個體價值的關照。通過關照女性個體的生活境遇,剖析女性個體價值觀的深層內涵,致力于擺脫傳統觀念對于女性的“物化”“客體化”,在媒介中展現不依附于其他個體的獨立、自信、堅韌的女性形象。
最后,克服對于女性的刻板印象。塑造多元、立體的女性形象需要改變以下認知:女性的價值不應該被物化;女性擁有追求理想、追求精神獨立的權力,不應該被剝奪追求獨立的自由;女性個性不應該被陳規陋習約束,自我特色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應警惕由群體壓力導致的女性個性的消失。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框架理論視角,通過案例研究法對逆齡女團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進行分析發現,在該節目中女性塑造自我形象的框架與媒介塑造女性形象的框架存在相互印證的關系。參加節目的女性將自己置于“獨立”“挑戰”的框架下,節目通過強化該框架進而將女性塑造為不畏風浪、逆齡成長的“追夢人”形象,真實地展現了女性的個體追求,體現了其對女性議題的重視、女性價值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