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恩
[摘 要]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教學方法的創新備受關注。為了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并有效利用,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下實現個性化發展,教師以學科教學重難點的提煉為依據,將創造性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融為一體,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其中教學方法的創新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需要將豐富化、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落到實處,關注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動,給予學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幫助及肯定,保障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本文以高中數學為分析對象,進一步了解如何豐富高中數學課堂、創新教學方法提供的具體內容及形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創新教學方法
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依據,教師采取簡單講授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能夠被動傾聽,缺乏自主學習的意愿,整個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習難度偏大,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比較明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情況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是單一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覺得枯燥、無趣,而且數學知識不好理解,有些學生認為數學知識的學習很難,就會漸漸地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些學生遇到困難就會逃避,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呈放棄的態度,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下降。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高中數學課堂高效完成。對此,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重新調整教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著眼于教育教學環節的踐行要求。在滲透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理念的前提下實現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保證學生都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創新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及手段的創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教師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改善現有的教學策略及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及形式比較復雜,教師需要了解各類細節要素,明確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新內容、新方向和新要求,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中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讓學生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策略及方法,提升個人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水平。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師也在改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致力于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提高數學成績。 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定的認識,并以此為依據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改進與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1.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會直接影響個人的學習行為,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教師要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為依據,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策略,明確新課程改革的期望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個人的發展。數學的學科風格較為明顯,數學知識存在極為嚴密的邏輯聯系,為了盡量避免課堂教學的枯燥性以及乏味性,教師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著眼于整個學習過程,在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力以及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以及組織者,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對學生的科學引導非常關鍵,教師要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及學習的機會。只有使學生擁有持續不斷的探索興趣和欲望,才能夠堅持不懈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主動調動個人的學習方向,培養頑強的學習意志。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時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個人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同時,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實踐形式既能體現教學的實踐性要求,又能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記憶和理解。
2.構建師生互動關系
傳統的師生關系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結合教學大綱的相關內容,通過重難點的提煉來引導學生,實現知識的單向灌輸,學生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非常被動和消極。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創新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實現數學課堂的豐富化發展,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個性為依據,注重營造課堂氛圍,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展開學習,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能夠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教師應與學生做朋友,深入實際了解學生的真實發展需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幫助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讓學生主動信任教師并尋求教師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課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推動高中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可以利用問題式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回答。這樣做,既能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又能引導學生投入到數學課堂當中。教師也要參與其中,不單要做教學的引導者,還要做教學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融入到數學課堂當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及時予以解答,學生也可以積極向教師詢問。這樣,能更好地展開數學知識的教學與學習,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變多了,教師對學生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學生也會對教師的教學有新的認識,這也是教師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條件,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3.開展多樣課堂教學
高中生的自學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如果課堂教學氛圍枯燥,也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注意力也較差,無法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實現自主學習。對此,教師要用豐富多元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精華所在。其中前期的備課尤為關鍵,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比較枯燥,教學效率也無法有效提升,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也更加突出。當今的學生思維也在跟著時代發展的潮流有所創新,因此,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只有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才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認識到學習數學并不是很難,通過教師的引導會對數學有更加正確的認識。同時,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可以利用的教學工具也是比較多的。例如,教師可以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向,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鼓勵和認同。其中,學生的自主參與最為關鍵,教師需要注重重難點的提煉,明確前期預習、課堂教學以及后期鞏固三大教學環節之間的邏輯聯系,注重課件制作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產生更多主動學習的意愿。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對數學學習的理解及認知有所區別,為了體現學生的個性,釋放學生的天性,教師需要以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為依據,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調整,對數學這門學科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及理解。
作為高中教育教學階段之中的重點學科,數學的學習難度偏大。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掌握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調整教學思路,改進目前的教育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創設高效課堂為依據,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及成長。此外,高中數學教師還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了解當前的教育形勢,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更新教學方式,創新高中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姜琳.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實踐高中數學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5,(12).
[2]劉艷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11).
[3]劉標.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實踐高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2016,(13).
(責任編輯 武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