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存
民間故事能為幼兒教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借助民間故事內容能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民間故事通過特別的文化思維與藝術內涵,讓幼兒在感受完整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理解文學藝術的美感與故事情節。在以往的區域游戲中,由于教學思維較為單一、內容不夠豐富以及幼兒的文學素養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區域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讓幼兒能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故事渲染下的區域活動中得到文學想象能力的提升,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學資源中加強民間故事的應用。

從民間故事所反映出的精神價值上看,民間故事這種文學體裁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勤勞。將民間故事融入教學領域中,能豐富教學內容,讓幼兒在故事鑒賞的基礎上,根據故事所描繪的內容進行想象,從而培養幼兒的文學想象力。在當前中班區域游戲活動的內容制定與教學資源應用過程中,教師要有效應用民間故事,確保幼兒能在民間故事所形成的體系上獲得想象力的提升。
民間故事可以讓幼兒置身于故事內容之中,讓幼兒通過想象代入民間故事的角色或故事情節,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興趣。教師需要重視區域活動中教學資源的應用,確保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下,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從當前中班區域活動的實施情況上看,部分幼兒園在區域活動的組織、內容制訂以及教學引導等方面都較少應用民間故事方面的素材。單一、枯燥的傳統教學模式會讓幼兒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趣。現階段,幼兒園教育的主要內容為語言教學。中班階段開展區域活動的次數較少,民間故事教學資源的應用較為缺乏。并且,幼兒接觸民間故事的機會較少,在文學想象力方面的培養也主要通過教材,這導致幼兒在身心成長以及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當前中班區域活動中,教師需要重視民間故事的有效應用以及區域活動的合理開展。
其次,部分幼兒園由于民間故事素材欠缺,導致教材內容的種類較為單一,相關主題區域活動難以順利展開。幼兒園投放的民間故事類型的材料較少,大部分為童話故事、少兒科普讀物以及幼兒版名著等類型的書籍,大部分教材能發揮培養幼兒文學想象力的作用,但是一些教材偏重方法與識字方面的教學。而民間故事通過奇幻的內容架構,讓幼兒能在故事所渲染的氛圍中發揮想象力,對現實生活與故事虛構的幻想世界進行聯想,從而培養幼兒的文學想象力。此外,教師在區域活動的內容制訂、環節設計以及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沒有正確認識到民間故事具有的教育價值,沒有重視民間故事在區域活動中的應用。
將民間故事融入中班區域活動中,能讓幼兒在參與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根據故事內容樹立正確的品德觀念。現階段,民間故事在中班區域活動中的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
(一)注重幼兒的情感引導
民間故事在內容題材與故事類型等方面包含的內容較多,不同地區在民間故事的分布、內容和語言方面存在差異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教師需要結合地區、幼兒以及民間故事等情況,確保民間故事的教學資源能在現階段的區域活動中得到有效應用。在以往民間故事融入區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通過民間故事與區域活動的相互結合,幼兒能在民間故事渲染的活動氛圍下,深入了解民間故事的主要內容,總結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引導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文學素養,是引發幼兒思考與反思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處的情感一方面指的是幼兒的人文情懷,另一方面指的是幼兒對區域活動的認可度、參與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區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需要積極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對民間故事的看法,還要在現有的區域活動中適當增加民間故事的種類、內容。
教師可將《揠苗助長》《守株待兔》《刻舟求劍》《鷸蚌相爭》等這些民間故事融入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或動物。而教師則以“旁白”的形式向幼兒講解故事內容,讓幼兒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正確理解民間故事的內容,引發幼兒情感上的共鳴。文學想象力中的一項重要標準為共情能力,幼兒具備較高的共情能力,才能更好地將自身代入另一個世界中,從而發揮豐富的想象力。
(二)通過民間故事與手工形式激發幼兒想象力
民間故事具備較為顯著的文化特征。民間故事內容較為豐富,涉及歷史人物與神話故事,等等,從內容上可以反映出人們對于生活的理解、崇尚與追求,同時民間故事也是一定生活經驗的總結。當前,一些民間故事中的內容已經演變成生活中的習俗,比如“貼窗花”,目的是增添喜慶的氣氛,辭舊迎新。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時,可適當結合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利用幼兒感興趣的民間故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比如在手工藝制作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向幼兒講述魯班造傘的故事,然后講解手工傘的基本結構特點,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后向幼兒布置相關方面的手工制作任務。教師應讓幼兒結合民間故事、游戲活動實踐以及文學想象力進行實踐創作。教師可以讓幼兒在雨傘作品創作上展開文學構思,從而提高幼兒的文學想象力。
(三)鼓勵幼兒創作
根據定義的不同,民間故事在體系的構成上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前者通常指經過勞動人民創作與傳播的一種虛構的、口頭化的散文題材。民間散文體系屬于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部分地區將其稱為“瞎話”或者“古話”,等等。民間故事涉及的歷史年代可追溯到遠古時期,該時期的故事內容較為豐富、獨特。中班階段的幼兒已經具備較好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民間故事的應用,進而使得幼兒的文學想象力得到較好的引導與培養。
綜上所述,在當前區域活動應用民間故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豐富區域活動的游戲類型,合理選取符合幼兒發展特點和興趣需求的民間故事,提高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理解民間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文學想象力。
(作者單位:如皋市吳窯鎮吳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