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秦歡 張熹
摘 要:濕地生態環境,它被稱為一個重要構成部分,“生命的搖籃”。濕地正在保護生態平衡、涵養水源、降低污染及調節氣溫等方面起到關鍵的影響作用。通過分析渭水河畔都會濕地建設問題,進行城市濕地園林景觀參與性設計研究,比如通過分析渭河的參與性研究,探索城市濕地園林景觀參與性設計。希望通過此文為構建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互滲透的城市濕地穩定的生態管理體系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城市濕地 景觀 參與性景觀
一、渭水河畔生境設計研究課題背景
(一)渭河渭南城市段河流濕地現狀分析 渭河不僅僅是黃河,陜西人民的母親河,也是中國文明的搖籃最大的分流,它影響著陜西以及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健康的發展,戰略地位明顯。2016年,陜西政府印發了《陜西省渭河生態區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總體結構設計合理規劃》,統籌兼顧左右岸、上下游中小企業生產關系,大力研究方法實施灘面修復、水污染問題的整治、生態安全系統的修復以及濕地資源體系改建、水生物保留、河湖連貫、綜合實踐能力開發等工程建筑施工項目,讓渭水河畔成為“生態河、景觀河、文明河、脫貧河”,以實現渭水河畔更美麗的生態自然語言環境、歷史傳統思想文化生活相連、基礎服務設施完備的特色生態景區目標。渭南渭河渭水河畔生態區,位于渭南高新區和經濟開發區,渭河從西部主要城市到渭河東側入口的一部分,南北兩側由南北的渭河大堤界定。當前,渭南市區段河岸生態環境保護不足,灘區內亂種,河床內無組織挖沙,亂堆亂放等一些問題較明顯,它極大影響了河水的流動,破壞了河灘的平坦度,從而導致了骯臟、混亂和惡劣的河流環境的問題。
(二)研究意義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城市發展帶來了不同的壓力,人們的思想常常處于緊張之中。此外,文化休閑生活方式趨于獨特,這對居住空間環境的舒適性和新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可以看到城市生態景觀,它與生活、學習、娛樂息息相關,但大部分教學內容都在景觀之中,我們目前的設計風格是如此統一,以致對人們的吸引力逐漸減弱。因為在現代設計發展理念崇尚科學精神文化層面,創造一個美的景觀和更注重意境的設計方式,參觀者被簡單地享受視覺景觀單方面組成的地圖,而不是社會互動。在創新力上,多項游樂設施和人文景觀的開發設施都比較老土,不足以吸引游客的眼球。基于交互式的多感官體驗設計,它可以喚起人們對社會的興趣和積極參與,調動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從而促成人與環境的良性發展互動。本文以渭水河畔為例,探討互動體驗景觀的應用研究方法和特色景觀。
二、渭水河畔生境設計原則及方法
(一)渭水河畔“參與性景觀”概述 可參與性景觀,不僅具有觀賞性和功能性,而且人們還可以接受它,參與、享受、娛樂、健身、互動和觀賞。可參與性是原來的景觀是靜態的項目,引進的主觀心理感受新鮮的動態交互,生命發展活力,具有活潑健康的含義。“可參與性”景觀不僅僅是靈動的,還以人們的神志為焦點作用,具有“靈動的感知”和“互動的感觸”。介入性園林景觀是鑒賞性景觀的提升,突出的是人與環境發展之間的彼此促進作用。在社會交往中彼此參與,彼此滲透。實施“參與式設計”的主要目的是使與渭南濱水景觀建設有關的各級人民有更多的參與和決策,并讓每個人參與渭水濱水景觀建設的全過程(從制定設計目標到提出總體設計概念,然后選擇設計計劃和實施計劃),并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參與性”景觀設計與渭水河畔景觀的關系 渭水河畔景觀人民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發展概念。為了實現都市濕地園林景觀設計能收獲樂成,就要有效的介入籌劃和后期管理,審計調改初期的設計和調查結果。那么參與性設計與渭水河畔景觀設計研究特征和關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
1.地域性歷史特色和環境景觀價值特征 環境景觀的價值主要基于區域景觀特征,包括植被、建筑和小型設施。在不破壞原始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了特色,并在景觀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大多數人不會僅僅考慮都市濕地園林的景觀因素,它還借鑒了娛樂體驗。濕地公園不僅應遵循景觀的一般審美標準,例如適當的空間比例,適當的景觀結構順序,多樣性、可變性、清潔度、安靜性、運動性、連續性和自然性等;此外,還應通過區域特征的結合來體現當地歷史背景的特征。
2.活動的參與性特征 渭水河沿岸的景觀娛樂活動以濕地景觀為基礎,隨著濕地景觀的發展,濕地景觀的美學和娛樂價值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實現。通過不同人群的參與,我們可以更好地在不同人群的環境中開展不同類型的娛樂活動。圍繞濕地園林、審美教育品質和濕地園林設計的休閑娛樂活動中更充裕的發揮,分析不同人群的參與,更好地饜足不同人們設立的娛樂文化活動。
3.景觀參與教育特征 渭水河畔人居設計以獨特的景觀形式進入教育領域,包括自然知識教育(景觀濕地)和生態知識教育(個性化景觀創造的操作方式),生物知識教育(濕地和觀賞植物中動物的識別)和環境知識教育,提取和應用科學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更高價值的生態系統服務,更好地、更高效率地參與到生態系統的學習中。
(三)渭水河畔景觀參與性景觀設計要領
1.渭水河畔園林參與性設計與渭南城區規劃相結合 得益于有效的保護和操縱維護區、科普區、生態園林設計呈現區和形成服務區。通過學習參加專業技術人員,應用參與式景觀設計,建設合理有效地渭河濕地公園。渭河河畔園林景觀進行設計和參與濕地園林維護生態環境系統分析相結合的濕地管理,生態發展,生物多樣性的系統與濕地資源的連續利用,人與自然因素的和諧共存之間的平衡是都市濕地景觀園林建設的起點。應遵循“先行環境保護,合理恢復,適當發展,高效利用”的方針,形成護衛區、科普教育區、設計呈示區、渭河濕地園林服務區等區域。這應當被認為參與渭河景觀設計其中的生態系統,以避免干擾損傷到濕地生態系統。
2.渭水河畔參與性景觀與大眾需求緊密聯系 城市濕地園林景觀的介入式設計充分考慮了公共服務的發展需要,而又不會失去對濕地生態系統的毀壞,以滿足不同差別的消費者群體。總的來說,介入和體驗之后的感受將成為當前體驗空間中的極大獨特記憶。渭水河畔景觀的參與式設計必定充分考慮公眾的各種需求。共同研究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不同區域和公共服務區,例如兒童學習和生活活動區、老年人活動區、科教區和城市綠地帶,通過設計提供相應的區域,以滿足公眾的生理需求、情感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價值需求。
三、結語
自然社會生活之水是城市文化景觀中的綺麗景色,更是濱水景觀的重要發展依托和支撐,否則濱水景觀進行設計就是一個虛幻的東西。因此,都市濱水園林建設,要協調人與濱水之間的聯系。要做到既有利于提高經濟發展社會精神力量,積極主動參與濱水保護,在許多方面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濱水區功能的優勢,既要尊重和保護民眾的需求,又要尊重和保護國家的濕地生物和環境,通過在城市濱水景觀中有效信息管理人員組織和規范要求我們人類的參與性行為,以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提倡參與性設計將有更深刻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君,姜麗,徐峰.觀光農業園參與性景觀設計[J].農業科技與信息, 2013(2):31-35.
[2] 陳旭,陳展川,侯則紅等.海南濕地公園生態設計策略——以海南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為例[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1):1-7.
[3] 王霞.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參與性設計綜合分析[J].教科導刊,2011(1):181-182.
[4] 薛寧濤,劉軍.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參與性設計研究——以秦漢渭河湖泊濕地生態公園為例[J].現代園藝, 2019(1):1-5.
[5] 潘文學,孫淑俠,雷智昌.渭河渭南城市段生態治理淺析[J].陜西水利,2010(4):97-98.
[6] 俞孔堅,李迪華,潮洛蒙.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十大景觀戰略[J].規劃師,2001,17(6):9-13.
[7] 王凌,羅述金.城市濕地最觀的生態設計[J].中國園林,2004(1): 39-41.
[8] 雷昆.對我國濕地公園建設發展的思考[J].林業資源管理,2005(2):23-27.
[9] 李成佳.互動式體驗景觀的實踐應用——以張唐景觀設計項目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0(1):9-12.
[10] 孫廣友.城市濕地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04(9):94-101.
[11] 薛寧濤,劉軍.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參與性設計研究——以秦漢渭河湖泊濕地生態公園為例[J].現代園藝,2019(9):39-45.
[12] 王霞,周叔昭.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參與性設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12-16.
[13] 韓晨,楊秀英.渭河渭南城市段河流濕地的發展策略[J].價值工程,2017(11):2-5.
[14] 張熹,孫志方.鄉村振興視域下國內鄉土景觀研究述評[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13-120.
基金項目: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資助(2021J0066)
作 者: 趙秦歡,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景觀設計);張熹,博士,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研究生導師、講師,研究方向:城市景觀美學與地域性景觀設計。
編 輯: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