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華
一、醫院健康教育檔案管理現狀
(一)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進程與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發展不協調
健康教育檔案是健康教育過程的記錄和總結,是健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三五”時期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時期,“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醫療衛生發展方向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發展迅速,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實現常態化和及時化[1],教育形式和載體豐富,醫務人員和公眾參與度高,健康教育的作用已經被普遍認可。與之相對應,作為健康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檔案工作發展滯后,對健康教育材料的價值缺乏認識,鑒別能力差,檔案缺乏統一管理。重視健康教育過程,輕視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和延伸服務,是現階段的突出特點。這導致了健康教育活動與健康教育檔案割裂,無法做到協調推進、良性發展,健康教育檔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體現。
(二)醫院健康教育檔案管理制度機制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是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標準化的重要保障。中國健康教育管理中心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相關政策、標準、規范等進行研究并提供技術指導,提出健康教育的標準和規范,但該規范和標準并未涉及健康教育檔案的管理問題,制度機制的缺失造成工作推行難度加大。由于健康教育檔案缺乏權威部門推動、缺乏制度的統一約束,檔案管理良莠不齊、分布零散,影響健康教育檔案的開發和應用。截至目前,健康教育檔案管理人員以兼職為主;醫療機構中設立專門健康教育管理部門的占比不足50%,醫院作為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的依托單位,缺乏健康教育檔案管理制度支撐,健康教育檔案管理工作沒有納入績效考核、職稱評定和年度考核,影響員工參與健康教育檔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致使健康教育檔案工作規范化進程緩慢。
(三)對醫院健康教育檔案的潛在價值認識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健康教育對提升公眾防病能力和文明衛生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醫院健康教育檔案的社會效益得到認證。但受傳統定勢思維影響,醫院健康教育檔案意識薄弱,服務模式單一,健康教育檔案的利用率較低,其價值尚未得到進一步研究、挖掘,醫院管理者對健康教育檔案在醫院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缺乏認識,對其促進提升醫患關系、提高職工健康素養的應用價值缺乏重視。
二、影響醫院健康教育檔案規范管理的相關因素
(一)復合型健康教育檔案管理人才匱乏
首先,醫院是知識密集型單位,醫療行業的高風險和職業的特殊性,對醫學專業人才的學歷、學識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檔案管理專業作為醫院的“小學科”,在“以醫療為中心”的大背景下,引進檔案管理人才難度大,從業人員年齡老化、知識結構單一。其次,由于缺乏良好的職業前景規劃,醫院檔案管理人員普遍缺乏干事創業激情,創新能力弱。最后,檔案專業知識普及率低,健康教育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缺乏認識,嚴重影響工作熱情和對檔案工作價值的認同感。
(二)健康教育檔案管理水平與“互聯網+醫療健康”快速發展不適應
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5G技術等信息技術為醫療服務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發展迅速,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互聯網醫院900家,能夠開展線上服務的二級以上醫院5500家。依托“互聯網+醫療健康”,能為群眾提供慢性病診療、在線咨詢、防疫科普、開具健康教育處方等服務,滿足群眾個性化、智能化就醫需求,降低集聚性疫情發生風險,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健康教育檔案目前以紙質化檔案為主,數字化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對健康教育檔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戰,健康教育檔案從業人員的學習力,能否完全適應“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快速發展尚未可知。健康教育經費的短缺,造成檔案工作硬件設施更新緩慢,檔案數字化管理和健康教育檔案的線上應用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三、實現健康教育檔案規范管理的途徑、對策
(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檔案制度、完善激勵機制
制度的剛性是保障健康教育檔案推動落實和建立長效機制的關鍵。首先,要完善健康教育檔案工作制度和組織體系建設,設立健康教育科作為責任部門,與檔案室共同管理健康教育檔案,增強工作協同性。組建健康教育工作團隊,由各科室健康教育小組成員兼任檔案管理員,構建醫院健康教育檔案三級網絡[2]。其次,健康教育作為有計劃、有組織、系統的教育活動,開展前要在醫院健康教育科進行“備案”管理,對健康教育活動按照追蹤方法學進行跟蹤管理,確保健康教育檔案及時歸檔。最后,要實行激勵機制,建立健康教育檔案工作評價體系,其涵蓋的標準和指標應體現工作量、工作質量和社會效益績效,通過完善的激勵措施,激發醫務人員參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人才培養模式要適應新時代要求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新形勢下,醫院健康教育檔案人才培養要以提升崗位勝任力為核心,持續加強檔案管理者的能力建設;以繼續教育培訓為抓手,將健康管理知識和檔案知識培訓納入常態化培訓,不斷增加檔案管理人員(包括健康教育團隊成員)知識儲備;醫院要為檔案管理人員暢通職業上升通道,檔案管理人員本人應做好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以期獲得職業成就感。復合型人才缺乏是健康教育檔案管理工作面臨的人才困境。高校承擔為國育才的重任和使命,全民健康關乎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因此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向要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滿足公眾不斷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優化專業布局,大力推動新文科建設,推進醫學信息學、健康管理等“醫+文”交叉學科的融合發展。
(三)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需要,拓展健康教育檔案應用途徑和價值
即使國內社會秩序、公眾生活基本恢復正常,但全球化背景下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做好疫情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引導公眾繼續保持疫情期間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應借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檔案工作成果和經驗,研讀相關文件和技術指南,圍繞疫情常態化防控特點編寫科普材料,利用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宣傳欄布告等傳統宣教方式,對公眾生活和行為進行干預,使民眾認識到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加強體育鍛煉等良好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創新宣教形式,借助疫情期間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院等平臺,拓展線上教育規模,使健康教育貫穿醫療服務全過程。重視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等新媒體的影響力,不斷拓寬健康教育檔案的應用途徑,提高健康教育檔案的社會應用價值,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參考文獻:
[1] 劉瓊.衛生健康教育重在常態化、及時性[J].人民論壇,2020(4):80-81
[2] 游嶸.論醫院健康教育檔案的規范化管理[J].機電兵船檔案,2012(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