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恒
摘 要:近幾年國家頒布了新的教學政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通過自己的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對于農村小學數學來說,以往教師在上課中由于教學思路存在不足,影響了學生的聽課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在數學講課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高數學上課效率。文章主要對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創建的“三注重”策略進行淺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高校課堂;三注重策略
一、 引言
對于農村的教學來說,在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上普遍比城市低,教師在講課中采用新的上課方式時,由于自身對新的講課方法掌控不足,導致那些新的教學策略并沒有在學生身上起到多大的影響。尤其數學課程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點,還需要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學會利用自身學到的知識點進行解題,這對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小學生來說是一種不小的挑戰。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引用新的講課方式時,應通過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提升上課質量。
二、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講課內容缺乏側重點
以往教師在農村小學數學講課的過程中,通常是站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述相關的數學理論,然后在黑板上給學生出幾道題或者將課本上的數學習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做題,當其做完之后,教師給他們傳授相關習題的解題思路,整個學期都是相同的講課方法。這樣的上課方法沒有將教材中的重難點梳理出來,導致有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抓了芝麻,漏了西瓜”的現象,他們潛意識里認為所有的知識點都是重點,這樣的思維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側重點,對所有的數學知識點都一只同仁。由于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課程也比較多,這樣的講課方式容易影響他們的數學效率。
(二)忽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隨著國家提出了新的教學政策之后,教師在課堂上也逐漸將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引入到教學中,但是學生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為了自身的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還是由教師進行講課,給學生留下的自主學習時間比較少。有的教師意識到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重要性,在之前也嘗試著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去學習,但是由于引導的方式存在缺陷,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整節課下來基本上沒有學到多少有用的數學知識,影響了教學進度。再者中國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比較多,教師對新的講課方式也正處于探索階段,有的教師在講課中引入新的講課模式時,由于力度把握不準,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講課效率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三)師生互動次數比較少
數學與語文、英語等課程不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過去教師在數學講課的過程中,由于涉及的數學知識點比較多,通常將整節課都安排得非常滿,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況基本上就是端正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認真聽著教師講課。因為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次數比較少,學生經常會出現思維走神的情況,教師也沒能及時發現學生對那些知識點還存在領悟不足的情況,只能根據自身的經驗安排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方式容易出現教師以為學生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點,但是他們在做數學習題和試卷時,經常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對教師的教學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也降低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再加上小學生的膽子比較少,對教師存有敬畏心理,即使碰到沒聽懂的知識點,也不敢詢問教師,只能將這樣的數學問題放置下來,結果數學問題越積越多,對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造成不好的影響。
三、 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創建的“三注重”策略
(一)注重構建數學課堂的講課內容,梳理重難點
小學的數學教材每個章節的數學知識點都是由易到難,這主要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設定。比如,小學四年級的除法中,首先是讓學生掌握了兩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之后,然后讓他們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相關規則,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小學數學教材在內容設置上是從簡單到困難,因此教師在講課之前,應對每個章節的知識點進行細分,梳理自己的講課思路。
另外,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抓住每個章節的重難點內容,然后在課堂上針對那些重點和難點向學生進行具體講解,這就對教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在備課期間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談,了解學生在講到的數學章節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將其勾畫出來。自己在學習網站上查找相關的教學視頻,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講課方法,將他們其中值得自身借鑒的講課方式記錄下來,然后結合班級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在課堂上分層給學生講述那些重難點。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還能提高講課效率。
再者,有的數學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教師可以將那些比較難的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能夠讓學生將其引入到現實生活中進行思考,幫助他們掌握那些比較難懂的數學知識點。或者教師可以將復雜的知識點具體化,將每個復雜的數學理論,分成一個個小的知識點,逐步帶領學生學習每個知識點,確保他們掌握了那些小知識點之后,將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學生在掌握了每一個細小的知識點之后,從而對該理論形成全面的認識。比如,在講到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這章節要求學生掌握這兩個圖形的畫法、理論以及性質等,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將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模型帶到教室上,立體給學生展示這兩種圖形在現實中的樣子,然后詢問學生這兩個圖形有哪些共同點,其中有哪些線段的長短是相等的等,可以將其與教室現有的實物進行比較參考,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告訴他們相關的圖形理論。這樣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合適的方式逐步引導他們對相關圖形形成自己的認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白學習的重點是什么,理清他們的學習思路。
(二)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采用分層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
班級上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同,從而導致學生在面對相同的數學知識點時,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也不一致。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采用分層的方法向學生講述相關的數學內容,對于那些數學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他們掌握相關的數學理論就好;對于那些數學學習優異的學生,在原有知識理論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進行舉一反三,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提升他們的數學潛能。比如,在講到四則運算時,教師在備課期間可以準備兩種上課方式,在課堂上出一些難易程度不一樣的數學題目,針對那些數學學習比較好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出一些數字比較大的題目,當學生作完題目之后,教師可以在原有題目的基礎上進行更改讓學生進行解答,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做題能力。針對那些數學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講完相關的運算事項之后,根據四則運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向學生提問,讓他們輪番進行回答,確保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理論之后,給他們出一些經典的四則運算題目,讓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解答,并讓他們將解題步驟也寫下來,這樣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在檢查解題步驟的過程中,意識到出錯的原因,減少他們的出錯率。由于數學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心思比較敏感,對待學習的態度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師在講課中一定要注意說話方式和講課方法,對于那些表現有進步的學生,及時進行肯定的鼓勵,讓他們在教師的鼓勵中提升自己的信心,從而在接下來能夠以良好的態度進行學習。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數學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在提問環節一定要把控住課堂時間,給學生擬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即可,不要整個課堂提問環節過多,使得他們在課堂上只顧著聽其他學生的回答,自己沒有學到多少有意義的數學知識,浪費了上課時間,影響教學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