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 要: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各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正確認識影響特教教師專業素養的諸多因素,積極探究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的基本策略,對于推動教師崗位成長和學校內涵發展,促進新一輪課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對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養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旨在促進特教教師的發展,從而推動特教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特殊教育;專業素養;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養
一、相關概念概述
(一)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養目標的教育,目的和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特殊兒童的教育需要,發展他們的潛能、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二)專業素養
教師專業素養是指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特質。一般來講,教師專業素養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實踐。
(三)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
將具有身體條件差異性的學生指導、培養成為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適應社會條件而具有基本生活能力的獨立人需要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師德,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個體差異必須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精神,當前我國特殊教育教師普遍存在專業精神不滿足的問題,造成了無法滿足教育對象真正需求的客觀事實。
二、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專業素養較低
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應該具備任教學科特定的學科專業知識或技能。教師要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掌握所教學科的知識,對該學科的基礎性知識、技能有廣泛準確的理解。
(二)缺乏專業態度
特教專業中有一門課程專門是教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簡單的家庭活動的。比如老師教授學生進行擦桌子。有的老師可能會對抹布首先進行清洗,然后折疊起來從桌子的一個具體位置擦拭到另一個位置,直至擦完。而有的老師可能拿起抹布滿桌子的隨意擦拭,最終經過多次反復的擦拭才將桌子擦干凈。雖然這兩種行為的最終結果一樣,最終目的也達到了,學生也學會了擦桌子。這兩種方法有著巨大的差別,擦桌子前的一系列動作體現了教師的一種態度。
三、影響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養的因素
(一)社會因素
目前特殊教育政策還不完善,教育政策對特殊教育教師成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教師培養和發展的政策導向、獎懲機制及政策法規等,均影響著教師專業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二)學校因素
教師文化是針對教師這一特定群體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規范,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與表現。教師文化對特教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起著導向、規范、凝聚、激勵和創新的作用。然而,現在的教師文化形式過于單一,由于工作壓力大,閑暇時間少,教師文化活動幾乎很少開展,限制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三)家庭因素
在我國,教師職業是需要高度奉獻的職業。同時,教師是一個高壓力的職業。在家庭生活中要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要教育子女成長,這些長期的與人交往和對子女的教育態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意識,也可能將這種意識帶入到教學實踐中。因此會造成用對待正常人的態度對待所教育的學生。這種無法明確界定的教育思維影響到教師的教育理念,最終對教學造成影響。
(四)個人因素
特殊教育教師面對的是具有顯著個體差異的生命個體,教育對象生命的獨特性要求教師超越一般的、傳統的教育思想,從生命發展與解放的高度去理解特殊教育、踐行特殊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對特殊需要學生抱有積極的教育期望、進行無歧視的教育評估、采取適應性的個別化教育理念來實現特殊需要學生生命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
四、提高特教教師專業素養的對策
(一)構建混合型教師教育體系
在我國一些偏遠地區特殊教育教師不被大眾從心理上等同于普教老師一樣所認可、接受,當地人文思想更是限制甚至阻礙了特殊教育的良好發展。所以國家應該大力倡導特殊教育對未來社會及其每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并大力扶持特殊教育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以滿足特殊教育可持續良好發展的需要。
教師教育的發展依賴于教師教育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創新。為此,必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混合型教師教育體系,比如根據不同地域建立不同教師流動體系,將專業精神飽滿、專業態度良好的教師向特校培養,將社會科普知識淵博的教師向普校培養發展,形成良好的流動機制,以補充教學真正的需求。
(二)完善特殊學校教師管理體制
何謂教師文化?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師群體共性的價值取向和和職業行為特征,并成為維系教師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它甚至于決定著學校及其師生的發展走向。
教師文化直接影響著學校和教師個人素養的發展。首先,學校必須創造教師專業閱讀的條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的讀書氛圍。其次,要在實踐中進行教師文化的建設,以核心課題帶動小課題的研究,以課例研究改善教學行為,以實踐反思提高科研能力,最終形成教師文化的體系。通過各種活動課題的開展來豐富、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
(三)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機制
特殊教育教師想要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的完成教學,就需要來自家庭的大力支持,然而部分教師家庭往往對特殊教育認識不足,受外部言論影響不支持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使特教教師心理負擔加重,影響其工作。因此,需要教師和家長的良好溝通,讓家長理解教師教學的行為目的,放心的將孩子交給學校。
(四)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綜合素質
王輝等人的調查結果表明, 與普小數學教師相比, 特殊學校數學教師在數學基礎理論、數學思想方法、數學邏輯、數學新課程和教學知識、一般數學課程與教學知識、數學知識學習過程、數學課程標準等學科與教學知識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周莉等人的調查結果顯示, 上海市特殊體育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得分低于總體平均分。這些研究說明, 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大多缺乏一般教學專業知識、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不能適應特殊教育發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特殊教育教師知識結構不平衡,特教專業技能不完善。因此作為特教教師首先應像普通教育教師一樣,具有廣博的科學和人文知識、系統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堅實的一般性教育專業知識,還要熟悉特殊教育對象,熟練掌握所需的特殊教育學科專業知識和技能,并能對這些知識加以綜合運用,以滿足特殊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特教教師在專業技能上也要熟練的使用盲文或手語,以及最基本的感知技能、感覺統合訓練技巧,另外還要具備教學輔助制作和教學輔助技術運用等技能。
五、結語
在教師專業化的國際大環境下,通過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養的研究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因此,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來看, 立足我國國情的特殊教育教師素質結構的科學、系統和深入研究既是迫切需要,也是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養研究的必然趨勢。由于本人自身經驗不足,研究時間較短,總結問題不夠全,原因分析不夠透徹,所以此次研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這些問題我將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勝強,劉煥儉. 淺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與發展[J]. 基礎教育論壇,2019(32):25-27.
[2]王輝,熊琪,李曉慶. 國內特殊教育教師職業素質研究現狀與趨勢[J]. 中國特殊教育,2012(06):56-62+38.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