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晉 張小玲 黃小娟
[摘 要] “大氣化學基礎”是高等院校大氣科學系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也是入門課程,其學習效果對學生后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在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提升教學效果,為學生的學習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大氣化學基礎”課程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從課程的特點出發,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說明,針對教學中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從而不斷地提升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 大氣化學;教學方法;研究探討
[基金項目] 2018年度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人才引進項目“西北地區沙塵暴的數值模擬與其對下游城市PM10的污染的監測分析”(KYT201815)
[作者簡介] 樊 晉(1989—),男,山西呂梁人,博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大氣環境化學與數值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26-0129-04 ? ?[收稿日期] 2021-01-31
一、大氣化學基礎課程的特點
大氣化學是研究對環境有重要影響的大氣成分在大氣環境中的化學行為的科學,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具有跨學科的特點,是依靠多學科滲透和交叉發展起來的。其涉及化學大氣科學、生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氣候學等學科的知識。因此,從課程的整個包含度可以看出,課程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需要對各個學科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能將其靈活應用,這樣才能真正地對大氣化學基礎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大氣化學基礎課程還具備一定的實踐性。在課程中,大多數的知識是通過理論的方式呈現的,學生在進行基礎課程學習時,要了解相應的專業名詞,也要對基本的簡單原理進行認識和了解。對于這些專業名詞,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相應的實驗實踐,通過實驗和實踐,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因此,在學習本學科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端正態度,學會學習方法,認真學習相關內容,這樣才能打好專業基礎。這門課程作為相關專業的基礎課,又可以作為其他專業的選修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程教學改革,對培養優秀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大氣化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大氣化學基礎”課程時,學生的基礎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中也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面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說明。
(一)缺乏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程發展和教學的指路明燈。缺乏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沒有確定相關專業的教學目標。從人文教育目標來看,應該培養學生大氣環境科學方面的素養,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我國面臨的大氣環境形勢,提高大氣環境保護意識,從而增強一定的責任感,認真學習相關專業課程。但在實際教學時,部分院校對于教學目標并不是十分清楚,也沒有一定的實際意義,這樣就會導致相關專業課程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目標,毫無方向,相應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各階段的具體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在這樣的教學形勢下,相關專業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1]。第二,沒有具體的教學目標?!按髿饣瘜W基礎”是一門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必須要掌握的相關概念,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從知識掌握的目標來看,應當要求學生了解課程發展,以及其中的基礎知識和理論。但教師在備課和授課的過程中,并沒有具體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可能是隨意地講解內容,沒有一定的針對性,十分混亂,讓學生學習時感到毫無頭緒,對所要掌握的知識和核心概念并沒有清楚的認識。
(二)學生興趣不高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也能夠給學生提供極大的學習動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興趣不高,對于課程學習,感覺十分枯燥乏味。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學生對專業知識本身不感興趣。部分學生選擇相關專業,可能是被調劑或者服從安排,不是自愿選擇的,因此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有一定的排斥感,對相關專業課程不感興趣,在課堂上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第二,專業知識講授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講究相應的方式方法,要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從而將其與課程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參與并進行互動,這樣學生才會在課堂中有所收獲,也會感到課程的豐富、有趣。
(三)實踐教學較少
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離不開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真正掌握其中的專業知識。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于實踐并不是特別重視,同時在學校的整個課程安排中,缺乏對實踐課程的重視,這樣就會導致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大量時間都在學習理論知識,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也無法看到整個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一定的實踐操作和實踐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從他們感興趣的角度進行相關專題研究,并匯報交流和分享。這些作業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從簡單到容易逐步地引導學生去實踐,就會讓學生對自身的專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也會逐漸熟悉整個專業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加了解相關專業[2]。
三、“大氣化學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究
“大氣化學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讓學生對所學專業課程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講究方式方法,研究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對專業課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下面對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究進行詳細闡述。
(一)明確各階段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教師授課的指明燈。院系對相關的專業人才培養有清楚的認識和規劃,并且確定了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擴充學生的知識面,開闊眼界,檢視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大氣環境問題,注重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相應的課堂教學目標和階段性的教學目標,這樣才會使得整個專業課程有更加清楚的結構,也能更好地把握整個教學節奏。在每一次備課之前,都要清楚地規劃相應的課堂教學目標,這樣教師可以清楚地掌握課堂教學流程以及所要講解的內容,課后學生也能明白課堂中所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更加具有針對性。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條不紊,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