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嵐
成都體育學院
關鍵字:體育產業;茶文化;路徑
茶從中國出發,沿著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走向世界,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同樣也成為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成為中華歷史長河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的茶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洗禮已經發展成為具有精神和文化層面的茶文化。正是由于茶文化擁有豐富的理念內涵,為許多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茶,源于中國,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共享的健康飲品,也是承載歷史和文化的“中國名片”。中國有禮儀之邦的稱謂,中國的傳統禮儀文化與茶的制作過程、飲用過程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征的茶文化。它承載著古代名人志士的深厚思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健康和諧,使儒釋道在中國得以共同發展,對當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具有不可忽視的引領作用。現如今,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層面的不斷追求,茶文化在社會中的需求度越來越高,考慮將茶文化融入到體育產業中去滿足身體與精神世界的需求是十分有意義的。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貴在有恒。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具有與其他產業的共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產業的特性,其中體育產品包括了物質方面的體育用品以及精神方面的體育服務,它的主要功能是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的進步、振奮體育民族精神等。在體育產業中,消費者才是決定力量,只有牢牢抓住消費者所帶來的經濟推動力,體育產業以及與體育產業相關的產品才能得到持續發展。茶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民族文化之一,從古至今已經深深地在人們的心中扎根,對人們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等各方面產生積極作用。因此,在體育產業中進行茶文化的推廣,宣傳茶文化,茶文化將為體育產業提供更多的文化內涵,體育產業將為茶文化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一說到體育產業,人們便會不由得聯想到體育運動,認為體育運動體現的是艱苦耐勞、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在長時間地參與體育運動后,參與者能夠擁有強健體魄,形成堅毅的優秀品格。而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蘊藏著人們對待生活逆境的態度,能夠體現出很強的啟發性和教育性。換而言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進行體育活動、茶文化學習,其實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從這個視角出發,在體育產業發展中融入茶文化知識,不僅可以豐富體育精神的內涵,為體育產業注入新的活力,還可以重新賦予茶文化體育精神理念,使茶文化惠及普通民眾。并利用體育產業中體育賽事所帶來的品牌號召力,將中國傳統茶文化推向世界,傳達更具文化內涵的體育精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名族的靈魂,在當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種思想文化交鋒日益頻繁,這也就凸顯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長期以來,體育在社會中體現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它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而體育產業則是新時代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興產業、幸福產業、健康產業,承擔著落實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等國家重大戰略的責任使命。而茶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很多,如種茶、采茶、炒茶、茶產品的制作等,茶文化以這些具體的茶產品為傳播載體進行文化傳播,展現出茶文化的獨特價值。因此利用體育產業中的體育文化與茶文化進行結合,將體育中的剛烈精神轉化為“剛柔并濟”,豐富體育文化的內涵。同時,相關部門可以公開招標,尋求合作伙伴,將茶文化與體育產業進行深入地再創造,創建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全方位豐富我國的文化表現形式,增強文化自信。
體育產業相對于茶文化來說更多體現在物質資料的生產,而茶文化更多體現在精神生產方面,將茶文化在體育產業中進行推廣,可以使茶文化以一種更加具體化的形式在社會上進行傳播。另外,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上中下游的產業鏈,其要想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必須向需求彈性系數小的生活必需品靠攏發展。而且體育與茶產品有一個通性,它們都關乎著民眾的身體健康,這也就使得體育產業無形中和茶產品產業實現了對接。陳舊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體育產品可以通過體育賽事來進行宣傳,增加體育賽事熱度,宣傳體育產品,而茶企業只能通過自身品牌的影響力進行品牌營銷,顯然這兩者獲得的收益不是最大化的,要想實現1+1>2效果,體育產業與茶產品產業可以在建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的號召下,尋找經濟的新突破點。即將文化產業融入到體育產業中,如此既可為體育產業添加新的文化元素,又促進了體育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結合發展。如某茶企業獲得某體育賽事官方獨家冠名權,即可借助體育賽事的熱度提高茶產品知名度,并在公眾心中創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體育產業與一般的產業有很大的不同,這也就間接決定了體育產業制度不同于其他產業制度,換而言之,完善體育產業制度在更大的程度上要側重于“以人為本”的理念。因此,完善體育產業制度需要遵循體育的本質特征,并結合茶文化的內涵滿足人們對體育產業的多樣化需求和物質追求。另外,完善體育產業制度是茶文化滲透到體育產業中的保障,在茶文化的建設實踐中,政府部門有責任建立專門負責茶文化宣傳的工作小組,明確小組的工作內容以及各個崗位的具體任務,以確保茶文化在體育產業中的滲透具備充足的組織保障。在此基礎上,需要充分發揮各個地區工作小組在探索茶文化滲透路徑方面的主觀能動性,為茶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
如今體育產業正處于轉型的重要時期,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及14次“體育”、1次“文體”、3次“運動”等涉及體育內容相關的字眼,這也就間接說明我國將會加大對體育產業方面的投入,進一步促進建設體育強國的目標。雖然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但對茶文化深入了解的人只是那一小部分,使得茶文化在中國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及,發展茶文化也就變成了當代人需要完成的時代任務。為此,如今的茶文化便可乘全民健身之風,走向社會化、普遍化。利用體育產業進行茶文化的宣傳,就是要在體育產業的各個方面引入“茶”元素,吸引廣大群眾對茶文化的關注度,比如在體育產品中加入茶葉元素、在體育服務中引入采茶戲等。另外,在民眾現實的體育鍛煉中,相關人員可以將種茶、采茶等活動歸入體育鍛煉的計劃中,帶領民眾親身參與到采茶、炒茶、品茶的活動中,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還間接對茶文化知識進行宣傳,增加民眾對茶文化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也提高了民眾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人才不僅是需要引進,還需要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換而言之,想要留住人才的直接措施就是創造富有生機的人才工作生態環境。相關部門可以有效利用互聯網、媒體等第三方資源進行大力宣傳,提高二者發展的協調性。在人才專業技能培養方面,一是要在各地區高校建立實訓操作基地,邀請國內外專家對大學生進行崗前培訓,提高實操能力。二是加強體育產業、茶文化企業與各類機構的合作,通過對體育經紀人、茶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建立一支現代化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一是高校開設一專多能的專業體系,推動不同專業的相互學習,打造復合型人才。在人才隊伍的建設過程中,政府還需要重視一流大學、學科建設,全方面培養實用型人才,并建立政府—高校—企業之間的循環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協同育人模式,二是在引進人才的選擇上可以引進如體育學、管理學、歷史學、市場營銷學等專業方向的人才,以跳躍性思維推動體育產業與茶產業的融合發展
每一種商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在茶文化的推廣途徑中我們設計茶文化的專屬標簽。我們知道,任何一種體育賽事都會有競爭、有名次,在競爭過程中所產生的自身能量消耗需要通過補水來恢復,如在馬拉松比賽中,運動員需要通過功能飲料來補充能量,這種飲料不僅僅能帶來實質性的能量補充,還能在心理上對運動員進行一定的暗示作用。所以,在功能飲料中加入茶標簽,運動員在補充能量的同時,對茶產品也會有一定的認識,間接提高茶產品的知名度。另外,在對茶標簽進行選擇時,不僅需要充分考慮到某一特定茶的自身特色,還要考慮到茶產品與體育產品的融合程度,使二者達到相互促進的積極效果。在體育產品中融入茶文化,使得茶文化以一種更加樸素的形式在體育產業中進行宣傳,讓茶元素進到平常百姓家,讓更多的體育愛好者深入了解茶文化。
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質量才是最重要的。產品質量直接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發展前途,而產品創新在企業的發展中同樣占據了很大的作用。如今中國茶企業的發展水平相較于改革開放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茶產品的加工過程以及產品本身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創新和改進,使得中國茶企業的發展狀況始終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想茶產品企業的發展現狀得到很好的改善,必須從自身查漏補缺,找到病癥,對癥下藥。一是茶產品企業可以考慮如何進行技術創新,改進炒茶方式,使得茶產品的口感保持原汁原味。二是加強企業內部技術人員的培訓,盡可能提高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保障工作過程中產品的質量。三是茶企業可以向技術比較成熟的其他國家進行學習,對本企業的茶產品技術進行改進。總而言之,茶企業只有從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產品質量,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此一來,本企業的發展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茶文化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宣傳。
綜上所述,茶文化在體育產業中的推廣,對于實現體育產業與茶文化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為此,體育產業的有關部門需要重視,并采取實際的行動措施將茶文化融入到體育產業的發展工作中。在此過程中,體育產業的有關部門需要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針對茶文化推廣的進程完善體育產業制度、明確體育產業發展方向、利用體育產業進行茶文化宣傳、加強人才引進、創造良好人才環境、在體育產品中加入茶文化、茶企業進行產品創新,從而有效提高茶文化在體育產業中的推廣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