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漪
掌骨骨折是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所導致,是四肢骨折中常見的骨折類型,其在全身骨折中約占10%的發病率,近50%的手部骨折為掌骨骨折,掌骨骨折后如治療不當會導致關節僵直、掌骨畸形,影響手功能,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對于掌骨骨折的治療臨床上有非手術治療及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臨床上應用較多,也是治療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內固定材料、方法對手術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型內固定在掌骨骨折中已廣泛應用,微型鋼板穩定性強,關節可早期鍛煉,促進骨折的早期愈合,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肯定。為探討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骨骨折的療效,本院對近期收治的76 例患者開展研究,分別應用克氏針內固定及微型鋼板內固定,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手外科2018 年9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6 例掌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受傷原因有交通事故傷、跌傷、鈍器傷等,骨折部位包括掌骨頭骨折、掌骨頸骨折、掌骨干骨折等,骨折類型有螺旋形骨折、斜形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將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40 例)和對照組(36 例)。對照組中男33 例,女3 例;年齡18~66 歲,平均年齡(39.73±9.08)歲;開放骨折19 例,閉合性骨折17 例。觀察組中男37 例,女3 例;年齡19~64 歲,平均年齡(40.12±8.13)歲;開放性骨折19 例,閉合性骨折21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應用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患者仰臥上肢外展,臂叢神經麻醉起效后,扎止血帶止血,背側切口,逐層切開,牽拉開伸肌腱,剝離骨膜,顯現骨折端,對骨折復位,選擇合適的位置及合適長度的克氏針進行固定,對位對線良好,關節活動良好后,逐層縫合,松止血帶,石膏托外固定,常規抗感染治療,病情穩定后盡早功能鍛煉。
1.2.2 觀察組 應用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患者仰臥上肢外展,臂叢神經麻醉后,扎止血帶,背側切口,逐層切開,牽拉開伸肌腱,剝離骨膜,顯露骨折端,行骨折復位,根據骨折情況選擇T 型、L 型或直型鋼板,鉆孔用螺釘固定,骨折對線對位良好,關節活動良好,縫合骨膜,覆蓋鋼板或肌肉筋膜覆蓋鋼板,逐層縫合,松止血帶,石膏外固定。外固定3~7 d 可拆除,以利于早期功能鍛煉,術后應用抗感染治療,早期行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手關節功能優良率、住院時間、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①觀察患者術后6 個月的手關節功能情況,優: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屈曲度>220°;良: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屈曲度在180~220°;差: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屈曲度<180°,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2]。②并發癥包括感染、關節僵硬、肌腱粘連。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關節功能優良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關節功能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關節功能優良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愈合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愈合時間對比 (,d)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愈合時間對比 (,d)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手是人體的重要結構,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掌骨是短管狀骨,掌骨功能精細,如骨折后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手部功能,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手部骨折后掌側骨皮質有不同程度粘連、嵌插,因此復位后易出現旋轉、縮短及成角等問題,較難維持骨折位置不變,所以治療掌骨骨折較少應用手法復位及石膏外固定,手術治療是治療掌骨骨折最有效的方法[3-5]。手術可以矯正精準,固定牢固,解剖復位,術后可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減少并發癥發生,對患者早日恢復手部功能、提升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臨床對掌骨骨折的手術方式有克氏針固定手術及微型鋼板內固定手術[6]。克氏針內固定是將克氏針直接插入掌骨骨折髓腔,特點是切口小,對骨折部位損傷小,影響血供小,不影響旋轉,價格相對便宜,但易發生移位,對骨折加壓力量不足,常需貫穿指間關節及掌指關節,固定時間長,不能早期鍛煉,因此會影響手部功能恢復,甚至出現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并發癥[7-10]。微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掌骨骨折取得較滿意效果,此手術能防止旋轉及移位,可精準復位,固定堅固,術后不需外固定,符合人體力學及生物力學原理,可明顯縮短固定時間,促進骨折處愈合,更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鍛煉,因此此術式患者恢復快,并發癥少,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關節功能優良率為97.5%,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5.0%,低于對照組的2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掌骨骨折患者應用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效果優于克氏針內固定治療,且住院時間短,愈合早,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對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