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發病原因是機體內分泌系統紊亂導致失調,性激素水平異常,卵巢功能衰退致使促性腺激素反應性下降,子宮內膜受性激素刺激引發出血癥狀,還會表現為月經紊亂、月經量減少或增多,嚴重會引發患者休克,影響其生存質量及身心健康[1,2]。臨床給予手術或保守治療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手術治療造成創傷較大,術后愈合較慢,易引發嚴重并發癥,故大多數患者對保守治療更青睞[3]。臨床保守治療通常給予藥物治療,安宮黃體酮是常用口服類藥物,在刮宮后15 d 后服用,其治療機制是通過抗雌激素作用對子宮內膜產生增生作用而發揮止血作用,但不良反應較多,會引發突破性出血,針對嚴重貧血患者會產生不良影響[4,5]。查閱臨床資料發現,曼月樂在治療子宮異常出血中止血作用明顯,故本文將本院于2019 年5 月~2020 年9 月期間收治的106 例在圍絕經期出現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曼月樂和安宮黃體酮的作用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于2019 年5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106 例在圍絕經期出現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采用計算機表法將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53 例,試驗組患者年齡45~68 歲,平均年齡(56.92±3.70)歲;參照組患者年齡46~69 歲,平均年齡(57.12±3.9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檢查均符合圍絕經期出現異常子宮出血診斷標準;②經患者及家屬確認后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并上交至倫理委員會后獲批。排除標準:①患者及家屬拒絕簽訂知情同意書;②并發心、腦、腎等嚴重臟器功能衰竭;③精神異常,無法配合治療。
1.2 方法 參照組行安宮黃體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823,規格:4 mg)治療,于刮宮半個月后給予8 mg 安宮黃體酮口服,1 次/d,連續用藥10 d,待撤退性出血后再實施下個周期的治療,需連續執行3 個月經周期。試驗組行曼月樂(Bayer Yakuhin,Ltd.,國藥準字H20140237,規格:含左炔諾孕酮52 mg/個)治療,于刮宮后5 d 將曼月樂環置于子宮內,期間需密切觀察,必要時可實施子宮彩超檢查,若產生強烈不適感可取出,未出現異常情況則在機體雌性激素水平符合絕經要求時可取出。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雌性激素水平(LH、E2、FSH)、臨床療效、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及經期時間。①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5 ml 靜脈血通過放射免疫法測定LH、E2、FSH。②療效判定標準:彩超顯示子宮內膜厚度恢復正常,異常子宮出血癥狀徹底消失為顯效;彩超顯示子宮內膜厚度減少≥50%為有效;不滿足以上情況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H、E2及FSH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LH(9.12±0.49)U/L、E2(219.26±18.24)pmol/L 及FSH(10.15±0.96)U/L 均低于參照組的(10.27±0.55)U/L、(302.73±23.58)pmol/L、(12.39±0.85)U/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8.11%高于參照組的83.0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3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及經期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7.42±1.14)mm 低于參照組的(9.17±1.46)mm,月經量(42.15±8.24)ml 少于參照組的(60.73±10.17)ml,經期時間(4.26±0.74)d短于參照組的(5.62±1.02)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及經期時間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及經期時間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誘因較復雜,與環境、生活習慣、飲食及機體功能衰退等因素相關,主要是內分泌系統紊亂造成性激素分泌失衡,在強烈刺激下子宮內膜產生出血現象[6]。圍絕經期女性本身存在代謝紊亂、營養不良及貧血等并發癥,均會對機體激素合成產生負面作用,排卵功能障礙也是造成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7]。臨床通常給予藥物治療,其主要治療方向是調整性激素及止血,之所以摒棄手術治療,是因為手術造成創傷較大,不利于預后恢復,同時會產生較多并發癥,針對難治性子宮出血可采取手術治療。臨床首選治療方案是藥物治療,安宮黃體酮屬于合成類黃體孕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子宮內膜萎縮,予以阻止局部血管形成而改變子宮內微環境,發揮凝血作用達到止血效果[8]。但長期服用安宮黃體酮會產生骨質疏松、失眠及陰道不規律出血等不良反應,且臨床療效無法滿足預期。曼月樂環屬于含藥類高效節育器,通過每日釋放的左訣諾孕酮發揮避孕作用,在此同時可提高子宮內膜局部性激素濃度造成子宮內膜萎縮,還會發生間質蛻膜化作用,對間質水腫及血管增生產生抑制作用,促使子宮宮內膜變薄,向分泌期轉化以減少月經量[9]。曼月樂和安宮黃體酮用藥方式不同對于臨床療效會有一定差異,由于患者處于圍絕經期,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化,尤其是內分泌系統紊亂會影響藥物吸收,這也是造成安宮黃體酮療效不明顯的原因,曼月樂是通過環形裝置內含藥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發揮確切藥效提高局部藥物濃度,誘導子宮內膜釋放調節蛋白,進而降低性激素分泌,使子宮內膜血管呈現退行性變化,子宮內環境發生變化導致子宮內膜厚度降低[10]。經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LH(9.12±0.49)U/L、E2(219.26±18.24)pmol/L 及FSH(10.15±0.96)U/L均低于參照組的(10.27±0.55)U/L、(302.73±23.58)pmol/L、(12.39±0.85)U/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7.42±1.14)mm 低于參照組的(9.17±1.46)mm,月經量(42.15±8.24)ml 少于參照組的(60.73±10.17)ml,經期時間(4.26±0.74)d 短于參照組的(5.62±1.02)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曼月樂使性激素明顯下降,藥物作用明顯,印證了上述討論。經數據統計,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8.11%高于參照組的83.0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曼月樂療效對比安宮黃體酮更確切。
綜上所述,曼月樂治療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相較于安宮黃體酮臨床療效更佳,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善臨床癥狀,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