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琳
(合肥工業大學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9)
道路交通警衛又稱特殊交通管理勤務,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國家賦予的行政管理職權在道路上及道路相關的地方為保障符合警衛規格的首長、外賓出行和大型群眾活動的交通安全與暢通而進行的工作,其主要任務是按照警衛規格和上級要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對復雜路口、繁華路段、重要場所以及道路兩側社會面的控制工作,防止敵對分子襲擊破壞和攔截車輛、阻斷交通等事故的發生,加強交通指揮,防止發生危及警衛對象及人民群眾安全的交通事故,確保警衛對象乘車活動的絕對安全。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成熟和運用,在保障上級關于道路交通警衛工作相關工作要求的同時,如何運用新技術賦能城市交通管理,提高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的科學化、智能化水平,成為交通管理部門面臨的新挑戰和重要課題[1]。本文基于大數據時代下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的智能管控需求,對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管控系統進行功能設計,切實提高警衛保障任務的智能化水平。
結合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實際需求[2],構建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管控系統。系統主要由感知層、傳輸層、存儲層、服務層和展現層組成,如圖1所示。感知層主要為前端智能交通外場設施(主要包含卡口、電警、交通監控、高點監控、交通信號控制等)和車載相關設施(主要包含車載監控、車載定位等);傳輸層主要為網絡傳輸;存儲層和服務層主要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系統提供數據計算、存儲,為系統提供軟硬件支撐環境;展現層主要為系統應用,包含指揮中心管控和可視化展示、業務部門的電腦端應用和車載手持終端應用。系統同時需與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視頻監控系統、電子警察系統、卡口系統等相關系統對接,同時,配合對講機系統、移動警務系統等相關功能,實現精準管控。

圖1 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管控系統整體結構圖
根據接收到的特種車輛出行任務,制定任務的起始時間、任務等級;支持人工或系統自動規劃專用路線,在電子地圖上繪制出路線,并標出路線起止點;在電子地圖上沿規劃路線標出信號機,并設定相位,關聯沿線及周邊道路交通視頻監控、電子警察、反向卡口、高點監控等智能交通外場設備。
根據輸入的路線信息(起始時間、任務等級、任務線路等),自動生成預案,支持預案電子沙盤演示。生成預案過程中須考慮多任務的重疊[3]、交叉、社會車輛限流等因素,根據任務的起始時間,通過對該時間段路線沿線及周邊道路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不斷模擬和推演學習,形成更合理的線路預案,系統支持對預案進行臨時性修改。
2.3.1 外場設備巡檢
系統支持在方案執行前對線路沿線及周邊道路的外場設備(信號機、交通視頻監控等)進行自動巡檢,識別外場設備的運行狀態,若出現通訊異常、供電異常、時延異常、視頻異常(預置位、畫面質量等)等異常情況實現自動報警。
2.3.2 VIP線路及周邊道路引流
方案執行前,對接線路沿線的高點監控,采集任務周邊路口的外場設備(電警、卡口)信息,通過對車牌數據、過車數據等數據的分析,為任務執行前周邊路口的交通管控提供數據支持。方案執行前能對接相關系統,實現對道路交通流量進行管控;能對接信號控制系統,調整路線周邊路口的信號配時,實現對周邊路口引流和管控,為特勤線路任務的執行做準備。
2.3.3 警力到位情況確認
在方案執行前,可通過相關系統實現對警力的配置和到位情況的確認,可在方案所涉視頻資源內觀察警力到位情況。
系統支持對預案進行自動執行,根據任務的開始時間,提供任務啟動倒計時,通過對接車輛定位信息,在車輛即將到達路口前系統自動調整信號機通行相位,自動連接沿線實時視頻及車載視頻。可對任務的執行情況(車輛位置、信號燈狀態、車輛速度等)進行實時語音播報(可根據用戶需求自定義播報內容)。
固定方案執行中遇突發情況時支持人工干預,根據車輛實時位置控制信號機的通行相位;調取相關路口的視頻。
固定方案執行支持多任務同時執行。
在預案自動執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對預案進行實時調整并執行。根據任務的開始時間,提供任務啟動倒計時,通過對接車輛定位信息,在車輛即將到達路口前系統自動調整信號機通行相位,自動連接沿線實時視頻及車載視頻。可對任務的執行情況(車輛位置、信號燈狀態、車輛速度等)進行實時語音播報(可根據用戶需求自定義播報內容)。
可變方案執行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時支持人工根據車輛實時位置控制信號機的通行相位;調取相關路口的視頻。
可變方案執行支持多任務同時執行。
系統支持在VIP線路任務執行過程中,根據任務車輛實時定位信息,實時調整周邊路口的信號控制相位(支持腳本預設和配時干預方式執行),實現對周邊路口的引流、限流和管控。
系統支持利用特勤線路及周邊道路的視頻專網資源(電警、卡口設備等),設置電子圍欄,在執行特勤任務的過程中,實時采集沿線及周邊路口的過車數據,與事先導入的重點車輛黑名單庫進行實時比對,比對一致時自動報警,由指揮中心通知附近的民警處理。
預留重點車輛、重點人員等數據接入的接口,實現電子圍欄功能,實現實時報警。
方案執行中指揮中心可結合電子地圖,實現任務關聯相關區域的道路交通運行可視化調度,將信息同步到車載終端。
通過沿線外場設備、車載終端采集方案執行過程中的信息(文字、圖片等),實現對任務執行情況(外場設備運行情況、與預案一致性等)、人工干預情況進行評價。
方案執行完成后,系統采集任務周邊路口的外場設備信息,通過對車牌數據、過車數據等數據的分析,為任務執行后周邊路口的交通管控提供數據支持。
針對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特點,本文從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維度,對道路交通警衛保障任務管控系統進行功能設計,實現事前高效預警,事中智能管控,事后追溯評價的管控閉環,為建設相關系統提供參考。后續將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在警衛執勤信息系統領域的應用研究,減少人工投入,提高執勤效率,提升交通管控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