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政泉
摘 要: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問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凸顯。為鑄牢新時代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馬克思主義防線,高校就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發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主渠道的立德樹人作用,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網絡陣地與校園文化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馬克思主義防線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57
1 鑄牢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馬克思主義防線的重要意義
(1)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大學生是中國共產黨未來發展的希望和后備力量,是中華民族前進的后繼力量。大學生的思想武裝和理論進步,牽涉到后續力量儲備,事關黨和國家的長遠發展,事關民族凝聚力和戰斗力?!拔覈侵袊伯a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p>
(2)培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迫切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盏默F實需要。習近平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睘榇?,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大學生頭腦中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指導大學生價值判斷和行動準則。
2 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觀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信息網絡化,特別是疫情后復雜的國際環境,使大學生面對社會的多種抉擇很難分辨。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認知不足;青年大學生群體道德觀念有待提高;意識形態多元化挑戰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2.1 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認知不足
從總體上看,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已經得到鞏固和增強。但從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高度來看,還有部分大學生并沒有完全認識與理解馬克思主義及其在意識形態領域占主導地位的真正內涵與重大意義。目前,高校由于受辦學經費限制、教師隊伍數量總量和教學空間因素制約,教學形式普遍采用思政課大班教學模式。班型過大會導致教師偏重傳授知識,而無法與每一名學生互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易被激發,理想信念與價值觀等課程目標難以達到。部分大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少,關注時事新聞少,參與馬克思主義活動小組活動少,這直接導致了少數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信心不足、甚至懷疑,對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認知模糊,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界限認知模糊。
2.2 青年大學生道德觀念有待提高
高校絕大多數學生呈現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占主導,但不排除少數學生身上存在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少數大學生拜金主義傾向體現在盲目追求品牌,過度消費,“校園貸”的出現就是來源于此;受影視傳媒、APP網絡視頻影響,傳統的以情誼、品質為重的同學之交,也出現了向有利可圖的方向傾斜。少數大學生享樂主義傾向體現在不思進取、精神懈怠,貪圖享受,奉行及時行樂;在學習態度上,得過且過,不肯下功夫苦學,類似佛系青年。少數大學生個人主義傾向體現在受家庭和社會的環境持續影響,以及在大學學習和生活中感受到就業前途擔憂、學習不適應感和人際交往困惑,導致部分大學生對社會的憤憤不平和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性壓力,有些學生總想尋捷徑找出人頭地機會。
2.3 國外敵對勢力借助互聯網平臺沖擊國內主流意識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痹谌巳硕伎梢园l聲網絡空間內,一些別有用心的消極言論削弱了傳統主流意識的權威性和邊界性,造成正反各種觀點、言論激烈交鋒,有些言論混淆了正確的觀點和事情的本來面目?,F實中一些高校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環境的建設由于經費投入不足、網絡技術滯后等因素,使高校的主流傳播手段和傳播能力受到削弱,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
3 鑄牢新時代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之馬克思主義防線的對策
3.1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習近平指出:“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备咝J歉鞣N思想交鋒的陣地、多元文化的沖突點,也是各種敵對勢力滲透的重點區域。對此,高校各級黨組織要系統構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工作體系,把意識形態工作滲透到學校學生工作的每一個點,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齊抓共管、部門聯動、學院落實、教師自我約束的動態工作機制,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權。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陣地把控制度,推進新時代高校陣地管理制度化、規范化,讓錯誤的思想言論失去傳播的市場和空間。加強思政課教師主陣地、主渠道的正面傳播作用,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試辦法,形成思政課強烈的感召力、吸引力。同時在其他課程教學中注入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強化高校各類校園活動的管理和審批制度,對教師的各類學術活動要有審查,對各類學生活動要有相關領導把關,從而使高校成為馬克思主義教育活動的陣地。
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各個高校要根據學校辦學歷史、辦學定位和學科專業特點,創作適合于自己學校特點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紅色教育題材書籍和教育活動,增強社會主義話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學校辦學的軟實力。同時,學校領導和各二級學院領導帶頭講黨課,積極宣講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中國共產黨黨史,講懂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講清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