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昀燦
摘 要:書法藝術是書法藝術家對生活的態度與情感的高度凝練,也是藝術美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在我國,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相同,傳承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其通過對于文字的變形與書寫,使文字能夠傳達創作者的情緒和意志,令欣賞者感受到其中的美,今天,書法藝術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均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贊譽。文章對書法藝術的本質進行了研究,同時針對書法藝術在當代的傳播現狀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書法藝術;本質;當代傳播
一、書法藝術的本質
(一)什么是書法藝術
對于書法藝術,很多有識之士都有過深入的研究,特別是針對什么才能被稱為書法藝術進行了深入探討。有的研究者認為,書法就是以漢字為主要的載體,以毛筆為書寫工具構建起來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這樣的一種表述中,漢字被確定為一種載體,也就是書法藝術的重要素材和內容,而毛筆成為一種介質,書法家將自己的情感和認知經由毛筆這一介質表現在紙面上,形成創作者和觀賞者均可見的書法藝術。漢字作為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使用的文字符號,以這種載體或內容來進行書法創作的過程是其他地域文化人群難以輕易理解并能夠品味的,也就是說,這種藝術形式有其抽象的一面,相較于繪畫作品,書法作品要使得觀賞者在第一時間便體會到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顯然是不容易的。這其中涉及文化差異、鑒賞能力等諸多因素,也就是說,這種藝術形式的表達和觀賞是存在一定“門檻”的。
(二)書法藝術的表達
書法藝術的表達和繪畫藝術的表達很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書法藝術在創作之前,一定是創作者有所“感”,這一點和繪畫創作很類似。創作者的這種“感”,就是創作者心中的創作動因,這一創作動因能夠推動創作者開始將創作的熱情付諸實踐。這一動因可以是創作者對于生活的理解,對于周圍花草樹木、四季風景的感知,也可以是對于一幅畫或者是一首詩的品鑒。對于生活的感知是幾乎所有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源泉。這一點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的藝術家們都不否認,創作要源于生活,并且要對生活感悟進行高度的凝練,最終形成某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對于風景或者四季的感知,同樣也是眾多藝術家創作的重要動因。飛鳥花叢、天空大地,這些是自然的精華,也是引發人類情感共鳴的重要事物,這些都是創作者創作的重要內容和依據。但是,基于詩歌和繪畫作品進行創作,這一定是書法作品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關鍵。眾所周知,詩歌和繪畫作品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式,在對詩歌和繪畫進行品鑒之后產生情感共鳴,然后揮毫潑墨,創作出自己的藝術作品,這是書法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書法不僅僅能夠保持自身創作的獨立性,有時也會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比如繪畫作品。在我國傳統國畫創作中,大多數時候都會在繪畫作品當中題寫一段文字,這段文字以不同的書法內容和形式進行表達,使繪畫作品所蘊含的情感更加生動飽滿,與畫面內容相得益彰。
(三)書法藝術的審美方式
書法藝術的美包含諸多層次,首先,從書法的書寫來看,存在走筆的美感。眾所周知,書法作品的完成依靠的是毛筆這種介質,而毛筆經由創作者的控制,能夠完成復雜的走筆。通過走筆,能夠在紙面上形成粗細、濃淡、平直、弧度不相同的痕跡,這些痕跡組合在一起,就能夠形成一幅灌注創作者情感的書法作品。因此,在觀賞書法作品的時候,創作過程也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點。如果有幸能夠站在書法創作者的身邊,身臨其境感受其每一次運筆、走筆,結合書法作品的內容,就能夠切身體會到書法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內涵和氣韻氣勢。其次,書法作品中造型的線條美也是書法藝術重要的美感體現。我們已在上文中提到,由于書法作品以漢字為基礎,進行形象的變化、書寫,因此,其是一種相對抽象的藝術形式。在表現過程中,會通過不同的線條變化、組合來表達創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觀賞書法作品的美感時,一定要關注書法作品的線條美。最后是書法作品的形式布局美。書法作品和繪畫作品類似,也會關注到整體創作的謀篇布局。在哪個位置開始,在哪個位置結束,都必須在下筆之前就有所考量。在書寫過程中,心中不僅要注意正在下筆所寫的字,還要關注整體的協調性。在書法作品完成后,這也是重要的一個欣賞點,能夠從中看出創作者對于書法創作的整體把握,以及創作者對于協調性美感的整體認知與理解。
二、書法藝術的當代傳播路徑
(一)順應現代經濟趨勢
書法作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延伸出諸多的派系,與此同時也生發出諸多的表現形式,這些都還是在書法的體系當中所作的創新。但是,論及書法作品的傳播,在當代社會,書法藝術就必須跟社會當中的諸多環節產生交集。在書法傳播過程中,當今社會最為突出的貢獻莫過于媒體。媒體作為當代社會的一種重要信息承載和傳播形式,其對于書法藝術的弘揚和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媒體,受眾能夠在第一時間欣賞到某一位著名書法藝術家的作品,即使遠隔山川,仍然絲毫不受影響,甚至于能夠通過媒體視頻觀看到創作者創作的全過程,感受到其創作當中的氣韻。同時,媒體傳播也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極大地擴大了信息的傳播量,因此,受眾不僅能夠不受時空限制第一時間欣賞到書法家的作品,還能夠借助媒體平臺欣賞到更多的書法作品,獲得了更多的資源。
(二)有效運用網絡技術
進入互聯網時代,對于書法藝術而言,其傳播的渠道比在傳統的媒體傳播時代更多、更廣、更快。經由互聯網,書法藝術能夠更快地獲得更多曝光。首先,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互聯網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完善,世界各地都在不斷完善設備和用戶體驗度,互聯網用戶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基于此,書法藝術在互聯網世界的受眾也就會更多。其次,互聯網技術比起傳統的媒體傳播來說,其傳播的成本更低,傳播的中間環節更少,傳播的速度更快,因此,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在傳播過程中也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環節,使創作者和觀賞者能夠在互聯網上實現一對一的互動交流。這樣不僅使書法藝術得到了普及,也使得書法創作者能夠和觀賞者通過交流形成反饋機制,更促進了書法藝術的完善和發展,使書法藝術能夠獲得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與當下的社會環境和審美相結合,產出更多形式的書法藝術作品。
(三)強化書法理論及美學研究
要推動書法藝術的進一步傳播,不僅要關注傳播的媒介,還要將眼光放在書法藝術本身上面,也就是書法藝術本身要與時代接軌,加強對書法藝術的研究,不斷提煉書法藝術的精髓,使其能夠在新的時代里煥發生機活力。當下,隨著世界的融合與共生發展,經濟、文化、藝術的交流都愈加頻繁,書法藝術在今天這個時代里,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而要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勢必要加強其與外界的交流。而做好交流,首先必須搞好研究,因此,在這方面可以重點扶持培養一些出色的書法藝術研究人員,使其能夠將書法藝術中的精髓提煉出來,與當今的文化相結合,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廣泛傳播。這樣,書法藝術就能夠讓更多的受眾看到它,并且愿意了解它,使書法藝術獲得更加持久的影響力,進而反哺其研究工作,使書法藝術在新的時代里煥發出新的光彩。
(四)高效利用書法平臺
要提升書法的傳播效果,書法平臺是一個很好的途徑。眾多的書法愛好者需要一個交流的平臺,在這些平臺上,他們能夠對書法藝術進行交流,而且能夠展示彼此創作的作品,向對方請教。這樣的平臺對于書法藝術有兩個好的作用。首先,其能夠使書法藝術的研究更加深入。書法愛好者之間進行的藝術切磋,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創作者反思自己的作品,使創作能夠脫離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將作品放在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上進行展示,創作者會獲得更多進步的空間和可能。其次,這樣的平臺能夠使書法藝術的交流更加頻繁,使書法藝術能夠在平臺上通過互動獲得更多的信息流量,進而推動書法藝術的傳播和發展。
總之,書法藝術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其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與我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獲得了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為推動書法藝術在當代的傳播與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對書法藝術的研究,分析書法藝術的本質和傳播特性,在今天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使其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邵敏.當代傳播視野下的黃梅戲發展路徑[J].藝術百家,2015(1):193-197.
[2]李毅華,李雪明.論當代書法的網絡傳播特點及其影響[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9(4):15-17.
[3]郭志良.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文化精神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2):23-25.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