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 白如月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追求也從原始的滿足溫飽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享受,對于文化娛樂活動與健身一類的項目參與熱情特別高。廣場舞作為一種集健身、娛樂為一體的運動項目,依托其獨特的組織形式,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逐漸成為城市和鄉村都廣為流行的運動項目。文章基于廣場舞和全民健身之間的關系,對全民健身視野下廣場舞發展面臨的問題展開深入研究,提出全民健身視野下廣場舞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全民健身;廣場舞;場地矛盾
注:本文系2020年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支持(20XHKY29)。
廣場舞因為受到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影響,有著比較鮮明的特色,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之下在固定的范圍中可以通過不同種類的操舞來呈現出風格不同的舞蹈。廣場舞不僅可以充分鍛煉人們的身體素質,還有著娛樂大眾、促進大眾身心健康的重要功能,是一種非常簡便又高效的健身模式。廣場舞一般來講都是由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在參加運動的群體類別上也沒有限制,在實際參加的時間和地點方面是非常靈活的,每個年齡段的民眾都是可以參與進去的。為了能夠有效促進這項民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健康發展,要在清楚廣場舞和全民健身的關系及廣場舞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發現廣場舞面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
一、廣場舞和全民健身之間的關系
廣場舞這項運動項目和其他運動項目是有著較大區別的,廣場舞從其本質上來說是一種非常基礎的有氧運動,其中也包含了許多種類的舞蹈動作,而且其也會在音樂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音樂創造不同的舞蹈[1]。由此可見,廣場舞可以將健康和娛樂有機融合在一起,進而達到強健體魄的最終效果。現階段,人們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都是比較大,怎樣找到一種簡單且有效的壓力釋放方式是許多人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而廣場舞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其會在鍛煉參與者自身身體綜合素養的基礎上,有效釋放生活或工作等方面所帶來的壓力,從而促使廣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二、全民健身視野下廣場舞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噪音問題嚴重
有人曾比較形象地形容廣場舞這一運動,舞蹈=活動,舞蹈+廣場=噪音。參與廣場舞這項運動鍛煉的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群,他們的空閑時間比較多,早上、中午和晚上都會進行廣場舞的練習,練習的地點一般也都會選擇社區中的空地或者居民樓間的空地[2]。但是有許多上班族或者學生會在中午的時間進行午休,在這個時間段如果有較大的噪音影響,會嚴重地影響他們的休息,進而使他們產生不滿情緒。而且,許多廣場舞的伴奏音樂也是不被青年大眾所喜歡的,如果一直循環播放的話,會非常容易引起青年大眾的反感。這也是為什么廣場舞這項運動一直受到許多民眾反對的根本原因。長期處于矛盾關系中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二)缺乏有效指導
在廣場舞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其往往都是由一些比較喜愛跳舞和喜愛健身的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這部分群眾沒有系統性地受到過專業的舞蹈培訓,這也讓廣場舞的發展受到了一定制約[3]。也正是因為沒有專業的舞蹈相關知識做支撐,廣場舞這項運動在動作上會顯得比較單一和固定,很難有進一步的發展和突破。許多廣場舞的愛好者和健身愛好者都是非常渴望突破的,更想要通過系統性的培訓來獲得更好的健身效果,這就迫切需要相關專業人士對其進行有效的指導。
(三)缺少活動空間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現階段為民眾提供的專門的娛樂和休閑的場地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少的,諸多廣場舞愛好者大多數是在小區、社區或者比較大型的商場和超市的空地上進行廣場舞鍛煉的。由于廣場舞一般都是自發性的,是不受所在地的居委會或者是相關部門管理的,鍛煉場地都是由廣場舞的組織者自己安排,許多時候廣場舞的時間和地點都是非常不固定,所以就會出現多個廣場舞組織去爭搶一個場地的現象。這樣出現矛盾或糾紛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進而影響到廣場舞的正常開展,甚至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4]。
三、全民健身視野下廣場舞的改進措施
(一)制定健全且完善的管理制度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第三產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相關文件也有針對性地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指出要適當地建設更多的服務性機構,要加強對公共服務體系方面的建設并密切關注相關工作的開展進度。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在公共服務體系中,有關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務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其在民眾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從相關法制建設的工作角度來看,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優化及改善,將全民健身方面的公共服務有效地納入我國法制建設中去。各地有關部門也應該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去開展有關廣場舞的相關活動,并主動提升相關公共服務方面的工作效率,促進廣場舞成為全民健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5]。
(二)控制好廣場舞的音量和范圍
我國的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6]。因此,廣場舞的組織者要在廣場舞的實際開展過程中考慮到場地周圍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需要,要積極地和鍛煉場地周圍的社會民眾進行協商,要根據有關聲音方面的國家標準來控制進行廣場舞練習時的音量。白天時的音量最好不要超過55分貝,夜間的音量最好不要超過45分貝。這個標準也不一定非要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因為廣場舞這種運動形式是比較自由的,因此,相關組織者可以和鍛煉場地周圍的民眾進行商討,要在既不影響居民休息的基礎上,使廣大群眾達到鍛煉身體、娛樂身心的目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協商的話,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形式去開展廣場舞運動,例如佩戴耳機等。只要廣場舞的音量控制得比較合適,就可以獲得一個相對來講比較穩定的發展環境。
(三)居委會或社區應參與相關場地的調配
所在地區的居委會或者社區要積極支持廣場舞這種健身活動的發展,要主動幫助所在地的民眾去解決有關廣場舞場地不足方面的問題[7]。這就需要所在地的居委會在對社區和廣場進行基礎性調查的基礎上,商定出可以用來開展廣場舞的場地,還要了解實際參與廣場舞的人數,并保證每個有健身需求的民眾都可以有機會參與到廣場舞這項運動中來。
(四)培養專業的廣場舞指導人員
基于現階段我國廣場舞在組織上和實際開展中都缺乏一定的專業性這一現實情況,為了能夠切實保證全方面提升我國社會民眾的廣場舞綜合水準和全民健身意識,讓廣場舞這項運動能夠較好地發揮其強身健體的實際作用,相關部門應培養有關廣場舞方面的組織人才和指導人員,并對廣場舞參與者進行免費的指導,以有效推動廣場舞運動的持續穩定發展,在不斷豐富其組織形式的基礎上,讓其真正地娛樂社會民眾。
綜上所述,隨著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切實提升,廣場舞這種成本比較低、效果又特別好的運動項目和鍛煉身體的新形式,逐漸成為了民眾鍛煉身體的一種全新的方式。然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其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為了能夠有效促進廣場舞的健康發展,必須不斷強化廣場舞的組織作用和領導作用,讓廣場舞真正發揮出其擁有的作用和價值,以切實提升我國國民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天陽.關于城市廣場舞全民健身文化活動的分析[J].文化產業,2020(9):129-130.
[2]劉麗云.全民健身視閾下廣場舞自發鍛煉成因與可持續發展策略[J].體育風尚,2020(4):130-131.
[3]汪俊偉.全民健身廣場舞促進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9(24):192-193.
[4]王麗娟.基于全民健身視野下廣場舞發展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8(24):244-245.
[5]杜唯.廣場舞糾紛背景下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發展中的問題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8(2):62-66.
[6]李敬敬.全民健身背景下廣場舞的發展優勢及存在問題的治理建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8(6):170-171.
[7]王英俊.全民健身背景下廣場舞發展瓶頸及應對策略[J].普洱學院學報,2017(6):40-43.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