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氣候變化健康風險傳播第三人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2021-08-05 03:02:02
文化與傳播 2021年2期
關鍵詞:效果影響研究

覃 哲 鄭 權

一、研究緣起

科學界對于氣候變化的健康影響研究與風險評估工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現有研究成果表明,氣候變化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且已經對人類健康和衛生系統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氣候與公共衛生學科的專業性,以及傳受雙方客觀存在的知識鴻溝,開展氣候變化健康科普與風險傳播顯得尤為重要。媒體是公眾了解氣候變化的核心,它提供了一種關鍵的信息資源,人們可以借此了解氣候變化,評估各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疾病負擔第二重的國家,氣候變化應對直接關系到公共衛生管理和健康中國行動。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公眾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認知狀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公眾最擔心氣候變化對“空氣污染”和“疾病”的影響。《柳葉刀2030倒計時》中國政策簡報顯示,我國在極端高溫天氣下是非常脆弱的,且脆弱程度還在不斷加劇。目前我國有近1/3的65歲以上人口面臨著高溫暴露、極端天氣等健康風險,自1990年以來人數增加了25%。當前亟須采取緊急措施來幫助人們適應氣候變化,尤其要關注有潛在健康問題的城市老年人,對此,我們需要進一步識別可能遭受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的脆弱人群,實施有針對性的防護。

本研究以廣西巴馬“候鳥人”群體為考察對象,作為“氣候移民”的一種,這一群體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因生態養生目的旅居“棲息地”,面對氣候變化健康風險時具有較高的脆弱性,考察這一群體對媒體效果的認知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與現實意義。本研究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論,考察氣候變化健康風險信息傳播對“候鳥人”群體風險認知與適應行為的影響,以期明晰氣候與健康傳播中媒體的傳播效果機制。

二、研究的概念框架與研究假設

第三人效果假說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森在《傳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他認為,人們在判斷大眾傳播影響力時存在著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perceptual bias),即傾向于認為大眾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說服性信息以及負面信息對自己未必會產生影響,然而會對“他人”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由于感知定勢的存在,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通常并不指向表面公眾(ostensible audience),而是通過與他們相關的“第三人”的行為反應實現的[1]。隨后,第三人效果假說逐漸在選舉、爭議性的新聞、民調、廣告、娛樂媒介及媒體使用的認知等領域被證實。1999年,傳播學家裴儒夫(Perloff)對第三人效果模型的基本框架進行了歸納,將第三人效果發生機制表述為“外在變量—中間過程—認知效果—后續行為結果”四個部分(圖一)[2]。此后,學者多圍繞這一知識地圖進行補充與完善。

(圖一 R.M.Perloff第三人效果模型)

長期以來,對第三人效果的外在變量探究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重點,除人口統計學因素外,接受者的個人特質(包括自我構念、個人立場、自我卷入度和興趣、自我尊重、自我效能)、媒體接觸與使用、情感等均被視為重要變量。在后續行為效果上,有學者將第三人效果認知所激發的因應行為區分為兩類,一是適應行為(accommodating behavior),指人們因認知訊息對他人可能產生影響,在評估社會環境后,調整自身的行為,例如,搜尋更多與議題相關的訊息以提升個人認知;二是修正行為(rectifying behavior),指人們因考慮到他人受訊息影響較深,因此愿意挺身而出、協助解決,例如對有害訊息主張加以限制,支持有益的訊息流通,但整體上關于第三人效果認知與行為之間相關性的研究仍然較少。

氣候變化議題上,由于政策制定與風險溝通的需要,部分研究也涉及公眾對氣候變化的第三人效果認知情況。米切爾等在《科學敘事的第三人效果:以否認氣候變化為例》中發現,在接觸到與氣候變化異議相關的信息時,個體身上會產生第三人效果認知,且認知效果大小會因說服性信息中的敘事程度不同而存在差異[3]。中國臺灣學者黃慧萍也通過實證發現,我國臺灣地區民眾認為全球變暖議題在個人層面為第一人效果認知,即認為對自己影響更大,對他人影響較小;在國家(地區)層面上傾向第三人效果認知,認為對他國(地區)影響更大,對本土影響更小[4]。

綜合國內外研究情況,當前第三人效果研究中存在以下缺陷與不足:(1)在議題覆蓋范圍上,關于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等的研究不多,且多將接受者降維為人口統計學變量,個人通常作為獨立分析單位,導致無法考慮群體與個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群體因素如何影響公眾認知、態度與行為決策這一方面。(2)在人口因素上,年齡是否影響第三人效果認知一直存有不確定性,國內學者研究目標人群仍以學生群體為主,更高齡且生活經驗更為豐富的中老年人群的傳播研究十分少見。(3)在其他因素上,當前涉及“第三人”效果認知的變量主要為社會距離、個人涉入度和議題涉入度等,缺少效能感和社會認同的作用測量。

我們認為,氣候變化可以視為一種集體風險,氣候變化應對行動可以視為一種集體行動。在集體風險情境下,公眾的風險認知受到群體認同、成本—收益計算、集體效能、情緒等因素作用。本文擬將研究視角從獨立個體轉向為群體成員,在人口因素、議題涉入度等基礎上,充分考察雙路徑模型中的主要群體性變量因素——群體身份認同和集體效能對公眾的媒體效果自我—他人認知偏差的作用。綜合現有的第三人效果認知模型和雙路徑模型,本文擬提出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第三人效果群體性動因機制模型(圖二)。以期擴充第三人效果理論適用范圍,并對其進行補充與完善。

(圖二 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第三人效果群體性動因機制模型)

上述模型中,許多學者對公眾自我—他人認知偏差的外部變量考察都涉及人口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H1。

H1:人口因素顯著影響公眾的自我—他人認知偏差

議題涉入度對公眾第三人效果認知的影響存有一定爭議。懷特(White)等人發現第三人感知和對互聯網使用高估的證據,即人們以為自己在使用互聯網方面遠遠比他人落后,郭小安教授(2019)在愛國情感與第三人效果研究中卻并未發現議題涉入度對第三人效果認知的顯著性[5]。對此本文擬提出H2。

H2:議題涉入度顯著影響公眾的自我—他人認知偏差

社會心理學家泰弗爾(Tajfel)和特納(Turner)認為群體認同是社會認同的一種,是人們在心理上依附于他們所屬群體的程度,源于其對所屬群體及群體成員價值和情感意義的認識[6]。根據雙路徑模型,面臨集體風險情境下,認同路徑會正向作用于公眾行為。對此本文擬提出假設H3-1、H3-2及 H3-3。

H3-1:群體認同顯著影響公眾的自我—他人認知偏差

H3-2:群體認同顯著影響公眾修正行為

H3-3:群體認同顯著影響公眾適應行為

根據雙路徑模型研究,本文擬提出假設H4-1、H4-2及 H4-3。

H4-1:集體效能顯著影響公眾自我—他人認知偏差

H4-2:集體效能顯著影響公眾修正行為

H4-3:集體效能顯著影響公眾適應行為

當前第三人效果認知偏差與公眾后續行為之間相關性研究仍然較少,對此本文進一步展開探究,擬提出假設H5、H6。

H5:自我—他人認知偏差顯著影響公眾后續適應行為

H6:自我—他人認知偏差顯著影響公眾后續修正行為

三、研究方法與實驗設計

(一)樣本確定

巴馬瑤族自治縣(簡稱巴馬)位于廣西西北部,是著名的“長壽之鄉”。巴馬不一樣的地磁、不一樣的空氣、不一樣的水、不一樣的陽光、不一樣的土壤這“五個不一樣”的優越自然生態環境每年吸引十幾萬“候鳥人”前來養生旅居。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廣西代表團匯報時指出:“利用良好的生態優勢,可以發展旅游、康養和其他生態型產業。你們巴馬是長壽之鄉,百歲老人很多,這些都是發展生態產業很好的條件”[7]。

不同于普通游客,“候鳥人”大多抱著生態養生甚至治病的目的旅居于巴馬,盤陽河、百魔洞、百鳥巖、水晶宮、賜福湖等景點是“候鳥人”療養“圣地”。據統計,現每年到巴馬的“候鳥人”約為10~15萬,長期定居的約1萬人。年齡分布上,以5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占比超60%。籍貫上,主要是遼寧、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等省(市)自治區的城市居民。作為氣候移民的一種,“候鳥人”群體抵抗氣候變化風險的能力較低、氣候適應行為明顯,具有較強的樣本代表性與研究意義。

(二)研究設計

1.被試者選取:因群體特殊性,在“候鳥人”的識別與聯絡上,巴馬縣政府宣傳部門和巴馬國際候鳥人協會為本次調研提供了幫助。本次實驗共征集志愿者320名。經人工檢驗,有8人所填的個人信息明顯有誤,樣本作廢,共獲得有效樣本312份。

2.實驗步驟:

本研究采用被試內實驗方式進行,過程主要為以下3個步驟:

(1)對被試對象進行群體認同顯著性操作。本研究采用凸顯特定群體認同方式,步驟參考張書維[8]等研究,實驗中首先要求被試簡要描述他認為作為一名“候鳥人”,在氣候變化健康養生上與非候鳥人相比會更注重哪些細節?為了強化被試對“候鳥人”集體的群體認同,在被試回答完提問后,讓其閱讀中國新聞社《候鳥人在南方:第二故鄉冬天暖如春》報道材料,該報道圍繞“候鳥群體”“候鳥藝術團”“候鳥驛站”等,介紹了“候鳥人”群體在巴馬的健康養生活動以及當地給予的政策關懷。材料閱讀完畢后,讓被試完成群體認同量表。

(2)進行行為觸發情境設置。為排除信息源和信息內容干擾,研究者給被試提供了特定報道材料。本次實驗選擇人民網一組氣候變化與健康新聞報道,分別為消息稿《學術報告提示關注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和氣候變化健康養生文章《冬補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該吃些什么?》。閱讀完成后,對被試進行第三人效果與變量測量。

(3)回收量表。回收上述群體認同量表、第三人效果量表和其他變量測量表,發放個人信息表和保密協議,說明本次研究目的,并對被試支付酬勞。

(三)主要變量及測量

1.人口因素:主要為性別、年齡、學歷、收入。

2.議題涉入度:參照郭小安教授(2019)的愛國情感與第三人效果研究設置三個提問:(1)議題關注度(2)議題興趣度(3)議題思考頻度。回答選項從1至7,分數愈高代表議題涉入程度越深。

3.群體認同:本研究參照Brown群體認同量表,為提高效度,采用7分量表并精簡提問,由以下3個問題組成:(1)我認同我的集體(2)我與集體聯系密切(3)我與集體常有反饋。回答選項從1(代表非常不同意)至7(代表非常同意),分數愈高代表群體認同越強烈。

4.集體效能:集體效能量表參考心理學家范·佐梅倫(van Zomeren et al,2010)[9]的研究,由下列兩個敘述組成:(1)通過集體行動,我們可以防范氣候變化健康風險(2)通過集體行動,我們可以獲得健康療養,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問題。回答選項從1(代表非常不同意)至7(代表非常同意),分數愈高代表集體效能感越強烈。

5.自我—他人認知偏差:因為本研究是通過被試組內實驗設計,探究第三人效果中的群體性動因,所以對于第三人效果中的“他人”設定為“群外成員”,即非候鳥人群體的外部人員。問卷部分參考Lin(2013)對“第三人效果”認知研究,分別詢問被試認為媒體在預警氣候變化健康風險、普及氣候科學與健康知識、倡導健康養生行動等三個方面對自己和“外人”的影響,回答選項設定為1(代表沒有作用)到7(代表非常有作用),第三人效果認知值為“對群外成員的影響”數值。

6.適應行為和修正行為:社會心理學表明,行為意向與真實行為是非常接近的變量。參照中國臺灣學者黃慧萍(2018)研究,本研究采用行為意愿度來測量第三人效果后續行為,詢問被試在后續一段時間內開展適應行為與修正行為意愿程度,設置以下提問:(1)通過互聯網、手機、詢問他人(親朋好友、醫生、專家等)等方式搜尋更多與報道相關的信息(2)轉發這類氣候與健康報道,或將這些文章內容轉述給他人(3)積極抵制、舉報一些與氣候與健康報道相關的謠言、虛假宣傳、傳銷信息等。回答選項從1(代表不愿意)至7(代表非常愿意),分數愈高代表意愿度越高。

四、數據分析與研究發現

(一)“候鳥人”群體對媒體效果存在明顯認知偏差,表現為第三人認知

本研究使用配對樣本t檢定檢驗被試在個體層次的媒體效果認知差異。結果顯示(表一),在評價媒體傳播效果的三個指標上,包括預警風險、普及知識、行動倡導等,每一項的平均值都明顯低于對“候鳥人群外成員”的影響。整合三項指標后,整體而言,被試也認為對自己的影響(M=3.87,SD=1.58)顯著低于對“候鳥人群外成員”的影響(M=5.50,SD=1.06)。上述結果表明,“候鳥人”群體對媒體效果認知存在明顯認知偏差(t=-11.50, p<0.001),表現為第三人認知,即傾向于認為對自己影響更小,對群外其他人影響更大。

(二)“候鳥人”群體議題涉入度較低,議題涉入度與第三人認知無顯著關系

多元分層回歸應用于研究自變量(X)增加時帶來的模型變化,通常用于模型穩定性檢驗。本研究通過多元分層回歸研究人口因素(性別、年齡、學歷、收入)、議題涉入度、群體性因素(群體認同與集體效能)三個層次的自變量對因變量(第三人認知)的預測能力。從表二可知,模型1的R2值為0.057,意味著性別、年齡、學歷、收入僅可以解釋第三人認知的5.7%變化原因。其中,學歷是顯著性因素。假設H1部分成立。

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議題涉入度(M=3.74,SD=1.51)后,F值變化并沒有呈現出顯著性(P=0.170>0.05),意味著議題涉入度加入后對模型并沒有解釋意義。另外,R2值變化僅為0.012,接近于0,說明議題涉入度與第三人認知并無顯著性關系,這一結果與郭小安教授(2019)研究結果呈現一致。假設H2不成立。

(三)群體認同顯著影響第三人認知,集體效能是群體認同—第三人認知機制調節變量

根據表二,在模型2的基礎上加入群體認同和集體效能后,F值變化呈現出顯著性(p<0.05),意味著群體認同和集體效能加入后對模型具有解釋意義。另外,R2值由0.07上升到0.27,意味著群體認同和集體效能對第三人認知產生20%的解釋力度。具體來看,群體認同的回歸系數值為0.29,并且呈現出顯著性(t=2.78,p=0.00<0.01),意味著群體認同會對第三人認知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假設H3-1成立。

表二 第三人認知與各變量分層回歸分析結果

集體效能的回歸系數值為0.08,但是并沒有呈現出顯著性,意味著集體效能并不會對認知偏差直接產生影響關系。為進一步探究集體效能作用,本研究將自變量設置為群體認同,因變量設置為第三人認知,引入集體效能作為調節變量。結果表明,群體認同與集體效能的交互項呈現出顯著性(t=3.46,p=0.00<0.05)。意味著群體認同對于認知偏差影響時,調節變量(集體效能)在不同水平時,影響幅度具有顯著性差異。集體效能是群體認同—第三人認知機制調節變量。假設H4-1部分成立。

(四)第三人認知正向預測適應行為,其他變量與適應行為無顯著關系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本研究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一步探究議題涉入度、集體效能、群體認同、第三人認知等自變量對后續的適應行為(Y1)和修正行為(Y2)的預測能力。兩次回歸結果匯總至表三。

表三 后續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從表三可知,將議題涉入度、集體效能、群體認同、第三人認知作為自變量,將適應行為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時,模型R2值為0.55,意味著集體效能、群體認同、議題涉入度和第三人認知可以解釋適應行為的55%變化原因。各變量中,只有認知偏差(p<0.01)顯著影響適應行為,假設H6成立。集體效能、群體認同等變量并未出現相關性,假設H4-3、假設H3-3不成立。

(五)集體效能、第三人效果正向預測修正行為,群體認同負向預測修正行為

根據表三,將集體效能、群體認同、議題涉入度和第三人認知作為自變量,而將修正行為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時,模型R2值為0.74,意味著集體效能、群體認同、議題涉入度和第三人認知可以解釋修正行為的74%變化原因。

各變量中,群體認同的回歸系數值為-0.21(t=-3.28,p=0.00<0.01),說明群體認同會對修正行為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關系。假設H3-2成立。

集體效能的回歸系數值為0.20(t=3.47,p=0.00<0.01),說明集體效能會對修正行為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假設H4-2成立。

認知偏差的回歸系數值為0.86(t=17.96,p=0.00<0.01),說明認知偏差會對修正行為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假設H5成立。

五、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通過實驗室情境設計,本研究發現,“候鳥人”群體對媒體效果表現為第三人認知,群體認同顯著影響第三人效果認知,集體效能是群體認同—第三人效果認知機制重要調節變量;在行為上,第三人認知正向預測適應行為,集體效能、第三人認知正向預測修正行為,群體認同負向預測修正行為。根據論證結果,調整后的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第三人效果群體性動因機制模型(圖三)如下:

圖三 調整后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第三人效果群體性動因機制模型

(二)討論

1.媒體效果認知偏差的存在。本研究證實了公眾對氣候變化議題存有的認知偏差現象,并對影響認知偏差的諸多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認知偏差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比較心理和認知現象,其存在可導致感知失真、判斷不精準、解釋不合邏輯、各種統稱“不理性”的結果。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公眾的認知偏差既表現為對氣候變化風險本身的認知偏差,也表現為對媒體效果的自我—他人感知偏向,即傾向于認為對他人影響較大,對自身的影響較小。究其原因,認知偏差的存在可能與氣候變化議題特殊性、學歷、集體效能、群體認同等變量相關。在風險認知上,氣候變化幾乎不可察覺,觀測歷時性長,這一方面導致議題相較于其他事物缺乏顯著性,難以獲取公眾注意力。此外,即使公眾通過媒體或生活經驗察覺到這一威脅,但由于風險不是有形的、可見的,因此許多人會袖手旁觀,不會對他們有任何實際的舉動。氣候變化風險的分布和影響是不均衡的,風險事件的出現有一定的概率,風險認知目的是喚起人們的憂患意識,但概率性導致選擇的感受性和僥幸心理,致使公眾認為氣候變化風險不在此時,不在此地,與己無關。

2.人口因素的作用。本研究證實學歷是影響公眾認知偏差的顯著性因素,學歷越高的人群越有可能出現對氣候變化議題的第三人認知。這可能與氣候變化議題的復雜性及客觀存有的知識溝相關。一方面,氣候變化健康風險涉及諸多學科領域,風險外在表現形式多樣,影響因素眾多,邏輯鏈條復雜,導致即使接觸相關信息或遭遇風險事件,人們在相關因果判斷與相關性判斷上仍較困難,傾向于認為風險“尚未發生”“并不緊迫”“離我較遠”等。另一方面,高學歷人群擁有更高的相關知識儲備,對風險接受與了解更高,這一方面可能使其有著更高的風險認知與防范意識,但也可能出現“認知盲點”“過于自信”等反方向作用。低學歷的人群由于職業、經濟收入、文化氛圍、生活環境等原因,在實踐上可能具備另一種以個人日常經驗與生活環境為基礎、富含社會文化意義的實地經驗與知識,這些知識足以與專業的知識與能力相抗衡。

3.群體認同的作用。本研究證實群體認同會對第三人認知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即群體認同感越強烈,越傾向認為對群外成員影響較大,對自身的影響較小。這一結果表明,在氣候傳播情境下,公眾的群體歸屬與社會認同感會對公眾的認知偏差與行為意愿產生顯著影響。這背后的心理機制一方面可能與社會比較中的“心理定勢”(stereotyping)相關,即公眾主觀地認為,作為群體的一員有著某些確定的特征,使記憶向著刻板方向扭曲。作為“候鳥人群”的一員,他們會傾向認為,群內成員相較于群外成員有著更高的風險意識,也進行著更多的適應行動,故而受到風險影響的可能性和脆弱程度會更低。另一方面可能與社會認同中的“集體自尊”相關。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會對自己所在的群體產生積極的社會認同來提高自尊,當社會認同受到威脅時個體會采用各種策略(包括對外群體產生偏見或歧視)來保持自尊不受損害,集體自尊的存在會導致群體間偏見。

此外,本研究證實群體認同對后續的修正行為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關系,這一結果可能與責任擴散效應和“搭便車”心理相關。在風險歸因上,由于氣候變化風險是公共風險,減緩與適應行動是一種集體行動,個體的應對行為也是出于公共責任,因此處于集體中的成員可能出現“搭便車”心理與責任擴散效應。

本研究對群體認同的顯著性測量結果不僅檢驗了雙路徑模型,并對揭示Perloff第三人效果模型的后續結果中“沉默的螺旋”發生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4.集體效能的作用。本研究發現集體效能是群體認同—第三人認知的調節變量,且集體效能越高,越有可能表現修正行為。這一結果為調整當前氣候傳播和風險溝通策略提供了有益啟示。從集體效能感角度出發,由于氣候變化風險應對行動具有群體屬性,因此集體效能和社會支持尤為重要,在風險溝通中,群體成員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集體效能感越強烈,越有可能配合集體采取支持行為。集體效能感產生的重要先決因素在于行為策略知識儲備,基礎的風險應對策略知識不僅包括知曉哪些是有效解決問題的行為,即“需要做什么”,更在于知曉哪些行為是自己能夠采取的,即“我能做什么”。因此,在傳播中我們需要調整話語框架,不斷提升公眾氣候變化風險行為策略認知,激發公眾集體效能。

(三)研究不足與展望

在第三人效果中參照群體的設定上,本研究只討論了群外成員,沒有涉及群內成員之間的認知偏差。此外,作為一種社會比較,認知偏差存在于多個層次,不僅是“候鳥人群”這類特殊的群體,個體對家人、同學、團隊、工作單位、組織、社區等一般群體也可能存有自我—他人認知偏差,這需要更多后繼心理學實驗探究。在研究對象選取上,盡管“候鳥人群”有較高的代表性,但由于數量有限、性質特殊,研究結論還需要更大人口范圍和更多樣性的人群考察來進一步檢驗其普遍性。

猜你喜歡
效果影響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抓住“瞬間性”效果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免费小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人妻21p大胆| 亚洲午夜片|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福利片91|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产jizz|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成人www|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 噜噜噜久久| 日韩毛片免费| 国产人人干|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亚洲视频二|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97在线公开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女主播|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