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秋,費丁家,謝娟娟,錢蝶蝶,顧掌生,張立秀*
1.湖州師范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浙江 313000;2.湖州市中心醫院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不良生活方式蔓延,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為一種不可逆、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1],逐漸成為人類健康的嚴峻挑戰。已有研究顯示,全球約有5 億多例CKD病人[2]。血液透析是CKD 晚期的主要治療手段,對改善內環境和保持體液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過程中,病人也會出現一系列癥狀,如疲勞、睡眠質量下降、穿刺疼痛等,常見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屬于補充醫學范疇,比藥物更安全、副作用更少。芳香療法(aromatherapy)作為一種廉價、快速、有效的改善疾病相關不適癥狀的補充和替代療法,在臨床得到較廣泛應用[3-5],其主要通過使用植物材料或芳香植物精油,以吸入、按摩、沐浴等方法作用于機體,以達到減輕壓力、緩解疼痛、調節心智等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者將芳香療法用于MHD 病人,但結論存在爭議。本研究采用Meta 分析方法就芳香療法對血液透析病人的疲勞、睡眠質量、穿刺疼痛及焦慮的干預效果進行系統評價,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循證依據。
1.1 納入及排除標準
1.1.1 研究類型 隨機對照試驗。
1.1.2 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年齡≥18 歲;接受血液透析治療≥3 個月,每周至少2 次;無香味過敏史;無嗅覺障礙;無認知功能障礙。排除標準:接受腎移植治療;孕婦;藥物成癮;使用鎮靜劑、抗焦慮藥物等;患有呼吸系統疾病。
1.1.3 干預措施 試驗組采用芳香療法,包括吸入精油或精油按摩,精油為橄欖、薰衣草、香橙、杏仁、玫瑰;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或以與試驗組同樣的方式給予蒸餾水。
1.1.4 結局指標 ①疲勞:采用疲勞嚴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疲勞簡易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Piper 疲勞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Rhoten 疲勞量表(Rhoten Fatigue Scale,RFS)評價。②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價。③動靜脈瘺穿刺疼痛: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 痛 數 值 評 定 量 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評價。④焦慮:采用貝克焦慮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漢密爾 頓焦慮量表(Hami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醫院焦慮抑郁 量 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抑郁焦慮壓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21,DASS-21)評價。
1.1.5 排除標準 重復發表、數據不可靠或通過各種方式無法獲得全文的文獻。
1.2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和維普數據庫中有關芳香療法應用于MHD 病人的文獻。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0 年7 月31 日。中文檢索詞為“芳香療法/芳香精油/芳香按摩/吸入性芳香”“血液透析/MHD”;英文檢索詞為“aromatherapy/aromatic essential oil/aromatic massage/inhalational aroma”“hemodialysis/maintenance hemodialysis”,采用主題詞與自由詞結合的方式進行檢索。
1.3 文獻篩選和資料提取 由2 名研究者以互盲形式,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若有分歧,由第3 名研究者仲裁或由小組討論決定。納入文獻信息包括作者、年份、國家、樣本量、干預措施、干預頻率及時長、測量工具、結局指標等。
1.4 質量評價 由2 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系統評價手冊5.1.0 評價標準對納入文獻進行獨立評價。評價項目包括隨機分配方法、分配方法隱藏、對研究對象及干預者實施盲法、對結果測評者實施盲法、結局指標數據的完整性、選擇性報告偏倚的可能性和其他偏倚來源。文獻質量分為A、B、C 3 個等級。A 級:低度偏倚,完全滿足上述質量標準;B 級:中度偏倚,部分滿足上述質量標準;C 級:高度偏倚,完全不滿足上述質量標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RevMan 5.3 軟件進行Meta分析。定量資料采用均方差(MD)或標準化均方差(SMD)及95%置信區間(95%CI)表示,定性資料采用相對危險度(RR)及95%CI 表示。通過χ2檢驗和I2值判斷各研究間是否存在異質性,若異質性可以接受(P>0.1,I2<50%),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若異質性較大(P≤0.1,I2≥50%),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
2.1 文獻檢索結果 通過數據庫初檢獲得文獻398篇,采用NoteExpress 剔除重復文獻后獲得文獻254篇,經閱讀文題和摘要,排除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222 篇,查找全文,通過閱讀剩余文獻32 篇,進一步剔除無法獲取數據、非隨機對照試驗、干預方法不符合、結局指標不符合、無法獲得全文、數據重復發表的文獻13 篇,最 終 納 入 文 獻19 篇[6-24],其 中,英 文 文 獻18篇[6-14,16-24],中 文 文 獻1 篇[15]。文 獻 篩 選 流 程 及 結 果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2.2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 最終納入的19 篇文獻[6-24]中,試驗組均采用芳香療法,2 篇[8,24]采用芳香按摩,17 篇[6-7,9-23]采用芳香吸入,精油包括橄欖、薰衣草、香橙、杏仁、玫瑰。詳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
2.3 文獻質量評價 本研究納入的19 篇文獻[6-24]中,1 篇文獻[24]質量評價等級為A 級,18 篇文獻[6-23]質量評價等級為B 級。所有研究均描述了失訪情況且都比較了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結果均顯示兩組基線可比(P>0.05)。17 篇文獻[6-21,24]提及“隨機分組”,其 中12 篇文獻[6,8-9,13-15,17-21,24]描 述了隨機分配方法,即2 篇文獻[6,15]采用隨機數字表進行分組,2 篇文獻[13,18]采用計算機生成的隨機數字進行分組,8 篇文獻[8-9,14,17,19-21,24]采用隨機抽樣進行分組;4 篇文獻[9-10,21,24]描述了分配方案隱藏;1 篇文獻[24]對研究對象、干預者及結果測評者實施盲法。詳見表2。
表2 納入文獻的方法學質量評價
2.4 Meta 分析結果
2.4.1 疲勞 7 篇文獻[6-12]報告了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疲勞的影響。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90%),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MHD 病人疲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MD=-0.82,95%CI(-1.36,-0.28),P=0.003],見圖2。
圖2 兩組病人疲勞比較的森林圖
根據納入精油種類進行亞組分析,4 篇文獻[6-8,11]采用單方精油,各研究間異質性可以接受(P=0.64,I2=0%),隨機效應模型Meta 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MHD 病人疲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MD=-0.27,95%CI(-0.46,-0.08),P=0.005]。3 篇文獻[9-10,12]采用復方精油,各研究間異質性較大(P=0.09,I2=59%),隨機效應模型Meta 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MHD 病人疲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MD=-1.85,95%CI(-2.39,-1.32),P<0.000 01]。見圖3。
圖3 兩組病人疲勞亞組比較的森林圖
2.4.2 睡眠質量 5 篇文獻[10,17,22-24]報告了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睡眠質量的影響。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95%),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MHD 病人睡眠質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4.97,95%CI(-8.34,-1.61),P=0.004]。見圖4。
圖4 兩組病人睡眠質量比較的森林圖
2.4.3 動靜脈瘺穿刺疼痛 4 篇文獻[13-16]報告了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動靜脈瘺穿刺疼痛的影響。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93%],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MHD 病人動靜脈瘺穿刺疼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SMD=-0.85,95%CI(-1.88,0.18),P=0.11]。見圖5。
圖5 兩組病人動靜脈瘺穿刺疼痛比較的森林圖
2.4.4 焦 慮 7 篇 文 獻[11,15,17-21]報 告 了 芳 香 療 法 對MHD 病人焦慮的影響。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87%),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MHD 病人焦慮差異有統計學 意 義[SMD=-0.90,95%CI(-1.47,-0.34),P=0.002]。見圖6。
圖6 兩組病人焦慮比較的森林圖
根據干預持續時間進行亞組分析,1 篇文獻[15]每次干預持續時間<10 min,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MHD 病人焦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MD=-0.97,95%CI(-1.43,-0.51),P<0.000 1]。3 篇文獻[11,18,21]每次干預持續時間為10~20 min,各研究間異質性較大(P=0.05,I2=67%),采取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者MHD 病人焦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SMD=-0.29,95%CI(-0.77,0.20),P=0.25]。3 篇 文 獻[17,19-20]每 次 干 預 持 續 時 間>20 min,各研究間異質性較大(P<0.000 01,I2=93%),采取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者MHD病人焦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SMD=-1.50,95%CI(-3.00,0.00),P=0.05]。見圖7。
圖7 兩組病人焦慮亞組比較的森林圖
2.5 發表偏倚分析 通過Egger 檢驗進行發表偏倚分析,結果顯示:疲勞、睡眠質量、動靜脈瘺穿刺疼痛3個指標的研究存在發表偏倚的可行性較小(均P>0.05);焦慮的研究可能存在發表偏倚(P<0.05)。
3.1 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疲勞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芳香療法能夠降低MHD 病人疲勞程度。在血液透析病人出現的多種生理和心理癥狀中,疲勞癥狀發生率最高,為65.6%~91.0%[24],疲勞不僅嚴重影響MHD 病人的生活質量,還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是病人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亞組分析顯示:精油的種類可能影響干預效果。原因可能為復方精油比單方精油成分更多,作用更明顯,引起機體生理變化更大。與Bicer 等[25-27]研究結果一致。芳香精油能促進血液流動,減輕疼痛,使肌肉放松,通過阻斷大腦沖動和內啡肽、血清素、多巴胺分泌,降低敏感性和肌肉僵硬,從而減少疲勞。本研究結果與Bagheri-Nesami 等[7]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與干預時間、劑量和濃度、調配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另外,Varaei 等[12]研究表明,芳香精油按摩對MHD 的效果大于芳香吸入,但該研究結果可信性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3.2 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睡眠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芳香療法可以改善MHD 病人的睡眠質量。已有調查顯示,MHD 病人失眠發病率為30%~80%[28-29]。本指標納入的研究中,芳香療法干預均選用薰衣草精油,薰衣草含有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從而改善睡眠質量。但本指標研究結果僅來自5 項研究,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可能與精油濃度、劑量、干預時長等因素有關,研究結果需要進一步驗證。
3.3 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動靜脈瘺穿刺疼痛的影響 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具有局部鎮痛作用,能夠刺激邊緣系統,潛在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并減少對疼痛刺激的自主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芳香療法對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瘺穿刺疼痛改善效果不顯著,可能與研究納入數量有限有關,今后需進一步加大樣本量予以研究。
3.4 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焦慮的影響 國外研究顯示,MHD 病人焦慮發生率為12%~52%[30];我國研究顯示,MHD 病人焦慮發生率為25%~77%[31]。可見,MHD 病人焦慮發生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芳香療法可以改善MHD 病人焦慮情緒。
3.5 局限性 ①本研究僅納入已發表的中英文文獻,可能存在發表偏倚;②本研究納入文獻較少,結果準確性需進一步驗證;③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精油種類、濃度、使用途徑、測量工具、干預頻次及持續時間均可能是異質性來源。
芳香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補充替代療法,可以用于改善MHD 病人疲勞、睡眠質量及減輕病人焦慮情緒,但其對降低動靜脈瘺穿刺疼痛效果不顯著。未來需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高質量的研究進一步探索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并發癥的干預效果,建議今后研究比較芳香按摩與芳香吸入對MHD 病人的作用效果,增加關于精油種類、劑量、濃度、頻次、使用方式及病人性別對芳香療法療效影響的研究,同時延長隨訪時間,探討芳香療法對MHD 病人并發癥的長遠影響,從而為臨床提供更加可靠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