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盈,李小寒,王艷梅,臧 爽,代圣儀,宋 冰,馬曉璐*
1.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遼寧 110122;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AQ)全稱逆境商數,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 困 難 的 能 力[1]。 心 理 資 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PCA)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2]。護理工作充滿挑戰,護士除應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外,還應具有較高的逆商水平以及較強的抗壓、抗挫折心理素質,能夠以較高的心理資本應對各種繁重工作與突發事件。已有研究表明,護士逆商水平、心理資本與其工作滿意度、職業價值觀、工作投入、離職意向、職業倦怠感均具有相關性[3-5]。本科護生作為護理專業未來發展的高級人才儲備資源,其逆境教育將對日后的護理工作表現造成影響。但就目前研究結果來看,護理專業本科生容易出現專業低認同感和自卑心理,表現出消極的職業態度,影響個體逆商水平和心理資本,進而影響本科護生臨床實習表現、就業崗位選擇及入職后的工作態度[6]。為了提高本科護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其抗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試驗評價在人文護理實訓課程中嵌入逆境教育訓練對本科護生逆商水平與心理資本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于2019 年2 月整群抽取我校護理學院本科一年級8 個教學班級的223 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自愿參與本研究的護理本科一年級學生。排除標準:已接受過人文護理課程的留級學生。通過密閉信封法將8 個班級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 個班級,試驗組113 人,對照組110 人,所有本科護生對自身入組情況均不知情。
1.2 干預方法 本院系人文護理課程模塊開設在第2 學期,課程開設相對集中,且實訓課以教學班級為單位授課,每班30 人左右,具備研究條件。人文護理課程模塊共包括3 門課程,其中護理溝通與禮儀課程為48 學時,護理教育學課程為32 學時,護理管理學課程為26 學時,所有課程均為考查課,理論課與實訓課學時數之比為1.0∶0.5。上述課程均由本學院人文護理教研室教學團隊講授,教授職稱教師占40%。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人文護理實訓課程。
1.2.2 試驗組 授課教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時數、理論課授課內容、教學方法與對照組一致。教學方法為在人文護理實訓課程中嵌入逆境教育訓練。除常規講授法、示教法、討論法和練習法外,加入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任務驅動法、歸納法、參觀法等對學生進行挫折模擬訓練。授課前,由教學團隊根據學科特點與教學目標組織設計逆境情景案例,旨在讓本科護生提前接觸挫折情景,通過本科護生自行組隊設計臺詞并現場演繹,多角色、多視角、多維度地參與到挫折情景中,激發本科護生的探究精神與抗壓潛能,分析情景中挫折產生的原因、理解對抗雙方的心理過程與行為表現,歸納應對挫折的方法,培養本科護生意志品質,建立本科護生對人和環境美好、信任的感覺,從而使本科護生更好地適應護理職業角色。嵌入式逆境實訓案例設計完成后,在教研室內部進行試講與討論,方案確定后在課堂實施。嵌入式逆境實訓教育在人文護理課程中的實施方案見表1,嵌入式逆境實訓教育在人文護理課程中的實施流程見圖1。
圖1 嵌入式逆境實訓教育在人文護理課程中的實施流程圖
1.3 評價方法 分別在人文護理課程授課前、授課結束后當日、授課結束后3 個月且其他課程尚未授課之前3 個時間節點發放、回收逆商量表(Adversity Response Profile,ARP)及心理資本問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①逆商量表:該量表由Stoltz[7]編 制,包 括 控 制(control)、歸 因(origin and ownership)、延伸(reach)、忍耐(endurance)4 個維度,每個維度均有10 個條目,共40 個條目,總分40~200分,得分越高表示逆商越高,總分40~59 分為逆商“很低”,60~94 分為逆商“低”,95~134 分為逆商“中等”,135~164 分為逆商“高”,165~200 分為逆商“很高”;量表各維度得分10~23 分為該維度水平“低”,24~37 分為該維度水平“中等”,38~50 分為該維度水平“高”。李炳全等[8]在2008 年對量表進行漢化,并在大學生群體 中 檢 驗 獲 得 適 用 性 良 好,量 表Cronbach′s α 系 數 為0.771。②心理資本問卷:該問卷由Luthans 等[9]編制,分 為 自 我 效 能(self-efficacy)、希 望(hope)、樂 觀(optimism)、韌性(resilience)4 個維度,每個維度均有6個條目,共24 個條目,每個條目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為1~6 分,總分24~144 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資本越高,總分<80 分表示心理資本處于低水平,需要加強和訓練心理資本,以應對挑戰和危機;80~99 分表示心理資本處于中等水平,可應對一般壓力和挑戰;100~123 分表示心理資本處于較高水平,可應對較高壓力和挑戰;124~144 分表示具有極高的心理資本,可以應對極高壓力和挑戰。本研究采用花慧等[10]調試的中文版問卷,符合大學生人群特點,其Cronbach′s α 系數為0.83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以頻數及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本科護生一般資料 223 名本科護生中,女188名(84.30%),男35 名(15.70%);年 齡17~22(18.46±0.87)歲。兩組本科護生一般資料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本科護生一般資料比較
2.2 人文護理課程授課前逆商量表及心理資本問卷得分(見表3)
表3 人文護理課程授課前逆商量表及心理資本問卷得分(n=223) 單位:分
2.3 兩組本科護生授課結束后當日逆商量表及心理 資本問卷得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本科護生授課結束后當日逆商量表及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比較(±s) 單位:分
表4 兩組本科護生授課結束后當日逆商量表及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比較(±s) 單位:分
項目逆商量表總分控制歸因延伸忍耐心理資本問卷總分自我效能希望韌性樂觀試驗組(n=113)131.65±11.81 34.73±4.78 32.78±3.34 31.92±4.39 32.32±3.22 114.69±12.91 29.46±3.80 28.31±3.94 28.42±3.24 28.88±4.17對照組(n=110)128.01±13.58 33.32±4.44 32.35±3.58 31.15±5.25 31.16±4.01 110.50±17.27 27.97±4.48 26.92±4.86 27.01±4.61 28.51±4.93 t 值2.142 2.227 0.916 1.183 2.376 2.056 2.678 2.351 2.657 0.616 P 0.033 0.024 0.361 0.238 0.018 0.041 0.008 0.020 0.008 0.540
2.4 兩組本科護生授課結束后3 個月且其他課程尚未授課之前逆商量表及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本科護生授課結束后3 個月且其他課程尚未授課之前逆商量表及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比較(±s) 單位:分
表5 兩組本科護生授課結束后3 個月且其他課程尚未授課之前逆商量表及心理資本問卷得分比較(±s) 單位:分
項目逆商量表總分控制歸因延伸忍耐心理資本問卷總分自我效能希望韌性樂觀試驗組(n=113)130.81±11.38 34.39±4.43 32.59±3.26 31.73±4.19 32.09±3.07 113.16±12.25 29.12±3.50 27.76±3.49 27.86±3.36 28.75±4.06對照組(n=110)126.82±12.22 32.88±4.21 31.95±3.46 30.89±4.34 31.04±3.53 109.32±16.13 27.61±4.10 26.45±4.49 26.75±4.49 28.38±4.79 t 值2.523 2.605 1.420 1.461 2.378 2.005 2.950 2.447 2.085 0.624 P 0.012 0.010 0.157 0.145 0.018 0.046 0.004 0.015 0.038 0.533
3.1 護理本科生逆商處于中等水平,尚待提高 表2結果顯示:人文護理課程授課前,護理本科生逆商量表總分為(126.25±10.61)分,處于中等水平。此研究結果與王丹妮等[11]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護理本科生消除或克服困難的能力一般,提示在本科階段應該重視對本科護生逆商的培養。在逆商量表各維度中,延伸維度得分最低,表明在逆向情境下,護理本科生控制負性情緒擴展的能力不強,降低消極情緒影響程度的能力一般,逆境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影響本科護生的學習表現和社交表現;忍耐維度得分較低,表明護理本科生認為負性問題對自己的影響持續時間較長,且主觀認為這種影響很難消除[8]。這可能是由于一年級本科護生大多社會經驗較少,安逸的校園生活會使大學生在面對挫折時缺乏深刻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2]。同時,護理專業本科生以女性為主,情緒敏感性較高,容易出現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且不易調節[13]。在困境中,本科護生會因為別人的負面評價產生低落、沮喪、抱怨、焦躁等情緒,可能是由于護理本科生不善于主動尋求支持系統以擺脫逆境,且護理本科生心理彈性能力處于中等水平[14],會使本科護生面對重大消極事件時恢復并且積極適應的能力一般。
表2 結果也顯示:本科護生心理資本問卷總分為(107.03±15.69)分,處于較高水平。此研究結果與趙美花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由于護理專業成為一級學科后,專業地位提升且就業前景良好,護理本科生在校期間有較積極的心理狀態,但仍有提升空間。在心理資本問卷各維度中,希望維度得分最低,表明本科護生為追尋成功對目標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有待加強[10]。王丹妮等[16]研究顯示,本科護生的逆商水平與積極心理資本呈正相關。提示本科護生在校期間應積極開發其積極心理資本,提高逆境承受能力,使自身能夠更具有信心接受挑戰性任務,遇到困難處境或危機時通過自我激勵的方式努力實現目標,以達到提升逆商水平的目的。在實踐中可通過教學設計提高本科護生自我效能,使其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促進本科護生釋放負性情緒,在短時間內完成逆境狀態扭轉[17]。
3.2 嵌入式逆境實訓教育能夠提高人文護理課程逆商教學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人文護理實訓課程中嵌入逆境教育訓練能夠有效提升本科護生逆商水平和心理資本。本研究在設計初期,教學團隊注重在人文護理實訓課程中有針對性地加入逆境挫折情景訓練,如情感挫折訓練、就業挫折訓練、人際關系挫折訓練、護患矛盾挫折訓練、學業挫折訓練、文化挫折訓練、職場挫折訓練等,把現實中容易發生的逆境情景微縮至課堂中,有利于增強護理本科生對消極情景的認知,增加本科護生對逆境的適應力,培養本科護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多種角色體驗困難處境,有利于逐步提高本科護生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逆商指數。通過授課,本科護生對逆境的自我控制感得到提高,有效縮短了逆境對個體的影響時間。同時,逆境實訓教育也能夠引導本科護生快速尋找并建立有效擺脫逆境的支持系統,如家人、師友等人際網絡支持,或音樂、運動、參觀、閱讀、書寫等興趣愛好支持,使本科護生面對逆境積極采取應對方式,從而縮短逆境對其的延伸及影響時間[18]。
3.3 加強人文護理課程建設,與社會需求精準對接
現階段我國高等護理教育培養目標不僅是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的臨床護士,還包括培養身心健康、能夠適應護理工作、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綜合性護理人才[19]。人文護理課程的開設順應了護理人才培養需求。譚嚴[20]研究表明,我國人文護理課程必修課學時僅占總學時的2.47%~8.15%,而國外護理本科教育中人文課程比重較大。英國和美國的護理本科教育注重人文護理方向多學科交融,加入“學習和團隊工作基礎”“護理實踐中的反射性”“新護士的挑戰與適應”“發展團隊合作技能”“護理實踐中發展管理和領導技能”等教學內容,人文護理課程比例為25%以上,學生在課程中能夠提前進入職業角色,利于培養健康的專業品格,激發職業利他精神,提高抗壓能力[21-22]。我國高校護理院系在設置課程時,應考慮適當加大人文課程學時數,并通過教學方法完成逆商教育在人文護理學科的滲透,提高本科護生抗壓能力,使其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滿足臨床對護理人才的素質需求。
綜上所述,護理本科生在校期間逆商水平尚待提高。與常規人文護理實訓課程相比,在本科人文護理實訓課程中嵌入逆境教育訓練,有利于提高本科護生的逆商指數和心理資本,幫助其在校期間順利完成“大學生→護生→實習護士→護士”的多角色轉換,適應角色轉換帶來的壓力和心理落差,學會自我調節,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從而在就業后能夠適應高強度、高壓力、高職業責任感的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