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伍鳳,時家鳳,蔣玲玲,胡 巍,柯寶毅
桂林市人民醫院,廣西 541002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發生于新生兒中的一種先天性畸形,主要分足內翻、踝跖屈、前足內收及脛骨內旋4 種,較難矯正[1-2]。其治療時要求反復打管型石膏,隨著矯形不斷進展,頻繁更換石膏,可能對患兒肌膚造成極大刺激,易導致患兒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3]。同時,更換石膏時需將原有石膏拆除,臨床常用的拆除方法為切除法和浸泡法,也可能引起患兒恐懼、哭鬧、掙扎等,使操作難度加大[4-5]。因此,改進傳統石膏拆除法,設計一種小兒配合度好的石膏拆除法對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有重要意義。Ponseti 療法因其自成體系的矯正理論與方法在治療先天性馬蹄內翻足中被廣泛應用[6]。該法具有并發癥少、病人疼痛感較輕、醫療費用較少等優勢。本研究將1.17%的食用白醋用于小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Ponseti 療法石膏拆除,與傳統溫水浸泡石膏拆除法進行對照,旨在找到一種更簡單舒適、安全、方便、快捷的石膏拆除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 年1 月—2019 年7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 例(122 足)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畸形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診療標準[7-8];②為初次接受治療;③年齡≤2 歲;④在我院行Ponseti 療法治療;⑤患兒監護人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小兒外傷、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②合并有惡性腫瘤、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皮膚病等其他疾病。根據病歷號末尾奇偶數將患兒分為觀察組(38 例,63 足)和對照組(32 例,59 足),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1.2 干預方法 觀察組采用1.17%食用白醋浸泡法(白醋與溫水比例為1∶2,溫度為37~38 ℃)將石膏浸濕泡透后,逐層松解。對照組采用傳統溫水浸泡法(水溫為37~38 ℃)將石膏浸濕泡透后,逐層松解。溶液浸泡時可適當用力捏壓石膏,使其快速軟化,將石膏一層一層拆除后,將患兒患肢用溫水慢慢清洗干凈,期間不能使用肥皂,注意與患兒互動,可給患兒玩具玩耍,轉移其注意力。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后Dimegllio 分級、治療前后患兒畸形嚴重程度、石膏使用次數、每次石膏拆除浸泡時間、治療后患兒舒適度、治療后家長滿意度及患兒皮膚情況進行比較。①畸形嚴重程度:采用Pirani 評分[9]進行評價,總分0~6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兒畸形越嚴重。②舒適度:采用中文版新生兒疼痛與不適量表(EDIN)對患兒舒適度進行評價[10],總分0~15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兒不適度越高。③滿意度:采用自制家長滿意度評估表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 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頻數或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治療前后Dimegllio 分級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Dimegllio 分 級 較 治 療 前 改 善(Z=-5.459,P<0.05);對照組治療后Dimegllio 分級較治療前改善(Z=-6.305,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和治療后Dimegllio 分級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Dimegllio 分級比較 單位:足(%)
2.2 兩組治療前后Pirani 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Pirani 評分較治療前降低(t=83.347,P<0.05);對照組治療后Pirani 評分較治療前降低(t=88.346,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和治療后Piran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Pirani 評分比較(±s) 單位:分
①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治療后0.86±0.21①0.89±0.18①-0.845 0.400足數63 59治療前4.30±0.32 4.22±0.29 1.444 0.151
2.3 兩組石膏使用次數、每次石膏拆除浸泡時間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石膏使用次數、每次石膏拆除浸泡時間比較(±s)
表4 兩組石膏使用次數、每次石膏拆除浸泡時間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足數63 59石膏使用次數(次)6.76±1.10 6.92±1.06-0.817 0.415每次石膏拆除浸泡時間(min)27.85±4.65 50.20±5.86-23.411<0.001
2.4 兩組患兒舒適度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舒適度比較(±s) 單位:分
表5 兩組患兒舒適度比較(±s) 單位:分
注:t=-14.960,P<0.001。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患兒舒適度2.30±0.82 5.59±1.02例數38 32
2.5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見表6)
表6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 單位:例(%)
2.6 兩組患兒皮膚情況比較 觀察組2 例患兒發生皮疹,皮膚受損率為5.26%;對照組3 例患兒發生皮疹,6 例患兒發生皮炎,皮膚受損率為28.13%,觀察組皮膚受損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6.855,P=0.009)。
馬蹄足是一種復雜、嚴重的畸形。Ponseti 療法是一種被廣泛用于馬蹄內翻足治療的方法[11-13],其核心是管型石膏矯治術,要求反復打管型石膏逐步矯正畸形,且隨著矯形不斷進展,需要定時更換石膏[14]。切除法是傳統拆除石膏的方法之一,此方法通過采用石膏刀、石膏剪、手鋸、電鋸等割開石膏并拆除,較易損傷患兒皮膚,且在實際操作中,常伴有噪音,會引起患兒恐懼、哭鬧、掙扎及不配合,使操作難以順利進行,臨床應用較少[15]。浸泡法是拆除石膏的又一方法,此方法通過將石膏充分浸泡在溫水中使石膏逐漸軟化。單純用溫水浸泡石膏,耗時比較長,容易引起小兒不適、哭鬧。因此,如何使石膏拆除變得更加簡單、安全、方便、快捷,并使小兒能很好地配合,是需要解決的臨床護理問題之一[16]。食醋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用醋浸泡石膏既可軟化石膏,又可起到一定抗菌效果。本研究選用1.17%的食用白醋溶液浸泡石膏,觀察并驗證其與溫水浸泡拆除石膏的效果差異,結果顯示:治療前后兩組患兒Dimegllio 分級及Pirani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1.17%食用白醋溶液浸泡拆除石膏與溫水浸泡相比,不會降低患兒治療效果。本研究也顯示:觀察組每次石膏拆除浸泡時間短于對照組,患兒舒適度及家長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兒皮膚受損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由于1.17%的食用白醋與溫水混合后浸泡石膏,石膏變軟化耗時較短,可在短時間內拆卸下來,而單純溫水浸泡石膏耗時相對較長,濕潤的石膏壓迫患肢,會導致瘢痕纖維產生,對肢體正常結構及發育功能造成影響,影響病人后期正常行走,導致骨關節炎、骨壞死等,給患兒帶來不便;同時,長時間浸泡也會導致皮膚潰瘍,易在皮膚表面出現過敏反應和濕疹等;此外,長時間浸泡還會影響患兒大小便,從而降低患兒舒適度及家屬滿意度。
總之,將1.17%的食用白醋用于先天性馬蹄內翻足Ponseti 療法不會降低治療效果,且可以縮短每次石膏拆除浸泡時間,提高患兒舒適度及家長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