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學校的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逐漸成為教學主流,對教師的基本課堂教學策略形成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從學生的學習問題角度出發,探討教師在新時期如何更有效地執行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給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為本;教學問題;創新策略
小學教學階段,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中遭遇了諸多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不僅體現在學困生在學習中的落后和無力,同時也體現在中等生“混日子”的學習思路,以及優秀學生在學習中遭遇到的各種瓶頸問題。對此教師創新改革教學前,需要對傳統數學課程教學中進行充分的反思和研究,充分分析學生出現學習問題的根源。并從新的教學策略入手,使學生的學習實踐素養、數學思維、創新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升,為學生的長遠能力發展奠定更穩固、堅實的基礎。
一、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困生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在數學知識中存在問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小學生對知識學習缺乏理性思考能力,更多時候是憑借自己的興趣和周圍的環境氛圍對知識內容進行鉆研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知識教學的過程十分生硬,以成人思維對數學知識進行講解和提問,就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無法有效集中,無法有效教師口中教學的內容。此外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貶損和批評,也導致部分學生對教師本人十分畏懼或反感,進而在學習中出現多樣問題。對此在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要嘗從學生的角度展開知識的講解和分析,促使學生對知識學習保持更多樣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1
(二)中等生學習存在的問題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類學生應付簡單的問題相對容易,在遇到復雜問題上則體現出畏難情緒和依賴心理。在學習成績上表現出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形成了照貓畫虎的學習思維,能夠仿照數學定律作出積極的嘗試,但對數學思維缺乏深度理解,因此在學習中常常出現“露怯”和不明所以的情況。學生的模仿學習心理,和教師大包大攬的教學方式,缺乏教學目標的教學思路有著密切聯系,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應該從數學底層思路出發,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抽絲剝繭式的教學,同時對學生的實踐探索習慣進行更多樣的引導,使學生對數學問題逐步建立自己個性化的認知和學習思路。
(三)優秀學生存在的問題
在數學知識學習中,部分學生成績突出是周圍的環境壓力決定的,其本質和中等學生差異較少,不過經受了更多的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可能使其形成“書呆子”的學習習慣,在知識學習中顯得更加自負或自卑,在其它能力發展上出現缺失。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對學生長遠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知識學習,在生活中亦能做出更積極的嘗試,使其在學校生活中獲得更積極、愉快的體驗。
二、以學生為中心小學數學創新教學的執行策略
(一)探究性教學理念
解決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從數學發展歷史中積極探究答案。數學知識本身也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探索總結出的一些抽樣的語言和符號,以方便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進一步探索。但在學校教育制度下,理論學習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教師的教學過程缺乏“問題提出”的環節,導致學生在對理論的學習中出現多樣偏差,對知識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需要保持從實踐到理論的教學思路,在課堂引導中從問題入手,逐步對理論內容進行引導,最后再將教學視野融入到實踐生活中。使課堂教學完成一個“完整”的循環,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做到不斷的鞏固學習和理解。2例如在教學《時、分、秒》中,教師可以從學校的教學時間規劃表出發,鼓勵學生對其中的時間單位進行猜測和分析,對一些生活常識進行普及教育。如對“時辰”“正午”“半夜三更”等詞匯進行說明等。然后鼓勵學生對時間的換算單位進行總結,分析人們設定時間概念的原因。以此使學生對生活中的時間問題做到深入淺出的認識,促使學生對時間常識做到更多樣的認識和實踐思考。
(二)將更多的實踐機會留給學生自己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更多的實踐驗算機會留給學生自己,以此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在問題解決中的勤勉意識,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做出更出色的表現。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對相關圖形進行定義,自己對二者的區別用凝練的語言進行分析等。以此使學生對“下定義”產生多樣的思考和興趣,在往后的學習中能夠在數學理論學習中做出更積極的嘗試。
(三)培養學生的糾錯意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問題進行細分,鼓勵學生分析自己出現錯誤的多樣原因,并在往后的學習中做出積極改正。如一般的錯誤類型可以劃分為:記憶不清晰、審題大意、缺乏解題思路、計算失誤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錯誤類型進行分析,并嘗試彌補自身的短板,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積累自信。
(四)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提出發散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以此使各個學生的問題、想法得到充分表達,使學生的學習思路不斷拓展,促使班級整體保持更積極的學習氛圍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和周圍的同學充分交流意見,使自己的個人問題在集體力量中得到有效解答。例如在講解分數認知中,鼓勵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分數應用情景進行舉例說明等。
三、結束語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踐行學生為本的教學思路,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課堂教學保持時代風貌的重要措施。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對自己的傳統教學策略進行積極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科學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樹勛.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啟迪與智慧:下,2020(5):62-62.
[2]陳增海.以學生發展為本,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天津教育,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