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
◆摘? 要:新形勢下,合唱是豐富多變的群體性藝術表演,也是高中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唱與樂器存在較大的區別,需要保持整體和諧性,在細膩的基礎上,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引發思想的共鳴,達到精神的升華。隨著新課標的延伸,高中合唱教育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并且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然還是會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合唱教學的效果不樂觀。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問題,之后,結合新時期的發展現狀,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教學創新措施與改革路徑,為素質教育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音樂合唱教學;創新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基礎教育改革也開始發生重要的轉變,開始加大對美育和德育教育的培養。從德育美育的角度看,合唱可以有效的健全學生的健康人格,在團結協作下,積累知識,提高技能,增強道德修養,形成良好的品質。從高中學生的發展看,不少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基礎素養。多聲部合唱訓練的歷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技巧,正確的對待歌唱方式,保持良好的節奏性。鍛煉學生得到情操,保持道德和素養教育,激發學生的責任感。通過歌唱、演奏、綜合藝術表演和音樂編創等活動方式,可以詮釋情感,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豐富音樂文化,建立的“三維目標”[1]。鑒于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升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的自主性?如何提高審美能力與實踐能力? 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將如何構建?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大家需要關注的重點。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創新及改革探索
(一)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創新思路
第一,基礎訓練“幽默”化。首先,需要最大限度的使用五線譜。使用幽默的語言方式,創新合唱的思路,將抽象的理論和具象的實踐相互結合起來,人知道五線譜的規律。其次,需要保持合唱聲訓的熱身操。也就是說,需要在合唱的基礎上,保持整體的規劃性,加大聲部的和諧性,提高音色的通透性,保持把握的力度和速度[2]。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保持基本的狀態。將學生分為若干的小組,增強肢體的律動性,最后循環拍打,加入氣息練習,保持戰斗力,加入節奏感,完成肢體動作的建設,融合全身心的建設,加大節奏感發展,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之后,需要注意發聲練習,找到聲訓合唱的關鍵環節,保持分聲部學習合唱作品,培養學生的指揮能力。第二,作品的篩選需要通俗化。從本質上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需要保持音樂素養的能力,找到創新的關鍵,理解合唱作品的題材,增強藝術風格的價值表現。例如:《菊花臺》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在四分之四流行合唱曲的基礎上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組建而成,保持節奏型,從各個方面保持延長性。結合學生的特點,保持音準和音色訓練,提高各個聲部之間的配合程度,引發思想共鳴。第三,讓合唱“動”起來。聲勢教學需要將音樂節奏和動作相互結合起來,使用最為簡單的動作,保持節奏和動作的協調性,形成有效的風格表現力,激發學生合唱的動力,挖掘潛在的能力[3]。第四,高中音樂教師需要開發和實施現代合唱教學的“阿卡貝拉”。在初始學習的時候,理論上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在簡單的模仿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歌曲的建設當中,引導學生模仿,合理的聯系,保持節奏的平穩性,加大組織練習。在節奏熟悉之后,就可以與聲部結合起來,融合簡單的旋律與打擊,在這樣的方式下阿卡貝拉就形成了。
(二)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改革路徑
第一,需要高中教師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增強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完善教學合唱體系,加大音樂鑒賞部分和歌唱部分的有效建設。增加相關的合唱教學硬件設施投資建設,選擇適合高中生特點的教材和曲目,定期開展合唱藝術活動,促進素質教育全方位的發展。例如:《青花瓷》、《菊花臺》等都屬于高中學生比較喜歡的國風形式,不僅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合唱的團隊中,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對于不同區域的高中學生來說,需也可以使用合唱家鄉的方式,讓學生感知到家鄉的魅力,增加學生以后要好好學習,建設家鄉的情懷。第二,需要高中音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合唱教學的創新能力。改變自身的專業素養,優化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加對應的表演形式,在創新的基礎上,為高中合唱教學融入新鮮的“血液”[4]。第三,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學校合唱教學的優化和支持。對于高中音樂教學來說,需要當地的政府部門,加大資金的投資力度,保持每一個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擴大宣傳,提高特色合唱的品牌,促進經濟品牌的發展和延伸。第四,在必修課程中打好合唱教學鑒賞基礎,在選修課程中提升合唱教學實踐能力。在合唱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在合唱藝術實踐中增強學生藝術表現能力,在合唱對外交流活動中促進學生文化理解素養。
三、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高中音樂課程需要以學生為本,構建“合唱”教學特色,創新實踐模式,提升高中學生的音樂素養。高中階段的合唱教學,需要提升學生審美情趣,滿足學生對合唱基礎與作品鑒賞能力的培養,找到適合自己的系統發布方法。完善教學體系,加大投資的力度,定期開展音樂合唱相關的藝術實踐活動,促進音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虹.高中合唱教學中音準訓練探究——基于銀川二中合唱教學實踐的視角[J].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 2020(03).
[2]陳捷.讓合唱之花在音樂課堂上盛開——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之我見[J].黃河之聲. 2020(07).
[3]周世斌.有關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研制與實施中若干問題的學術探討[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7(03).
[4]繆裴言.重視并加強合唱教學——對中小學合唱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音樂教育.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