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加樂
◆摘? 要:幼兒園美工區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水平,為幼兒提供的一個自由欣賞和創作美術作品的個別化學習的場所。在美工區,教師可通過有目的的環境創設和材料投放,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選擇感興趣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選擇喜愛的美術作品體驗欣賞,進而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由此,本文針對幼兒園美工區環境的創設和材料投放工作展開研究,提出相關的工作策略,為美工區環境的完善提供借鑒。
◆關鍵詞:幼兒園;美工區;環境創設;材料投放
美術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光是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和美術基本功底,更在于培養學生塑造美、創造美的能力。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更多地以美工活動的開展為主要形式和內容,而美工區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欣賞、自由創作的環境,這種個性化的教育策略,在強調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幼兒園美工區環境創設的要點分析
(一)選擇合適的場地
美術活動和美工制作的開展,需要一定的場地,美術畫板、美工器具的使用都需要一定的空間。在美工區域的選擇當中,可以選擇半開放的區域,留出一個口供學生出入,其他三面中一面留出窗戶,另外兩面都可以是墻。區域面積的大小應該在能夠滿足8-10人之間,太大會讓幼兒顯得有些分散,太小會讓幼兒覺得緊湊無法施展工具和畫板。另外美工區的選擇要找一個相對安靜的角落,可以是教室的一角,避免過于嘈雜的環境。
美工區當中,要準備活動柜、物品架、操作臺等設備,便于幼兒取用和放置美術器具。活動柜等物品的尺寸、高矮要依據幼兒的身高進行設計,保證幼兒可以自己就能夠方便地取用器具。材質的選擇上可以是木制,也可以是塑料制品,但是要避免尖銳的棱角的出現,將直角磨平或者在尖銳的直角區域加裝防護膠墊,避免幼兒在取放器具時磕碰,造成受傷。同時活動柜等物品要保證各層級間隔的合理性,在架子上擺放托盤、容器,方便幼兒盛放畫筆、橡皮擦等小物品。
(二)合理劃分區域
美工區的創設也需要進行合理的內部劃分,將區域劃分為操作區、材料區和展示區三個部分,這就是基本的區域劃分方法。通常來說,操作區就設置在幼兒的操作桌上,這是由美工活動的工作地點所決定的。操作臺的位置要在中央,方便各個位置的幼兒都能夠取放物品。
可以把圍合的柜子作為材料區,將幼兒的材料擺放其中,有時也可以使用多層推車架子,在其中使用分類盒。最后一個就是作品展示區,在展示區可以擺放一些適合該年齡段幼兒欣賞的名家大作、工藝美術品或者兒童作品等,以供幼兒欣賞和學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審美的愉悅。
二、幼兒園美工區環境材料投放方法
(一)選擇一種主要材料,根據主題更換材料
美工區的材料品種繁多,建議以一種材料作為主材,如紙板、軟泡沫、紙盒、樹枝、報紙、稻草、布料、玻璃瓶等作為主材。同時材料的數量必須要多,因為幼兒動手能力差,自然會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費。在小班年齡段適宜選擇紙盒、紙板類作為主材,便于幼兒操作;中班可以選擇紙盒、報紙等作為主材,中班年齡段的幼兒逐步具備了立體思維能力,可以從平面創作往立體創作過渡;大班的幼兒則要多選擇布料、樹枝、玻璃瓶等材料,方便引導幼兒開展修剪、立體創作活動。
教師在選擇主材的時候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現狀以及幼兒的實際需求,選擇和變換不同的主材。例如在大班上學期可以選擇軟泡沫作為主材,當幼兒在美工區活動一段時間后,對于軟泡沫的手工創作已經感覺興趣不夠濃厚的時候,教師就需要考慮選擇另外一種主材提供給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自主討論需要什么材料,或者提供幾種材料讓幼兒選擇,在幼兒和教師討論后,共同選出一種材料作為主材,投放在美工區內供幼兒操作。
(二)合理選擇輔材料,品種數量適宜
主材料確定之后,教師就可以選擇適宜的輔材料提供給幼兒進行操作。輔材的來源主要分為三類:
首先是幼兒日常美術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如油畫棒、水彩筆、畫紙、油泥、泥工板等等物品。這類材料幾乎是幼兒每天在美工區活動中都要用到的,可以擺放在操作臺的中間,便于幼兒取放。
其次是豐富多樣的簡易材料,如紐扣、彩球、布貼、彩色吸管等等。在提供這些小物件時要注意,幼兒年齡小容易吞服造成安全隱患,教師需要全程緊盯幼兒的操作活動,保證幼兒安全。
最后是常見的廢舊材料,廢舊材料也是美工區所必須的輔材,例如廢舊圖書、廢舊塑料瓶等材料。這些材料也常常是幼兒創作的源泉,可以固定地分類擺放在紙箱內,以便于幼兒根據創作需要進行選用。
三、結語
幼兒教師的責任重大,針對美術教學活動,在美工區的環境創設和材料投放過程當中要做好有心人,設置科學的美工區域,為學生提供合理的美工材料,供學生進行操作,讓學生在一系列美工活動當中提高美術素養,提高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金卓.淺談大班主題活動中美工區域環境的創設和材料投放[J].好家長.2018(40).
[2]邢娟.讓“美工區”成為幼兒“流動”的課程——幼兒園小班美工區環境的“五有”化創設[J].求知導刊.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