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全球化發展使得不同國家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跨文化傳播態勢進一步加強,尤其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文化傳播帶來了全新的渠道。在這一背景下如何保持我國跨文化傳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是極為重要的問題。本文從媒介融合背景下跨文化傳播的現狀出發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旨在以此提升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媒介融合;跨文化傳播;應對;策略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跨文化傳播現狀
1.媒介融合深度進一步加深,用戶粘度增強
隨著人類傳播活動的不斷增強,跨文化傳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得到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和電子通信技術的革新下,跨文化傳播的深度有所提升。作為一種數字化和網絡化傳播技術,媒介融合是以獲取信息需求為目的的,通過不同媒介形態來傳播文化的,這種演化過程是當前數字化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媒介融合帶來了更多的信息文化傳播方式,具有更強大的空間生產力,對于提升用戶的使用粘性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也有利于文化的強勁輸出。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視角下,我國跨文化傳播需要進一步探索信息技術發展理念,通過拓寬文化傳播維度來提升文化創業的布局和發展渠道,利用媒介用戶粘度較高的特點,主動構建文化傳播和文化認同全新機制。
2.跨文化傳播范圍有所擴大,文化資源松散
跨文化傳播是以社會大眾作為傳播對象,以大眾文化作為傳播內容的國家間文化傳播方式,目的在于實現全球文化的有效融合。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的變個性發展下,媒介元素的有機融合為全世界建立了與以往不同的跨文化傳播方式,普通的民眾由跨文化傳播的接受者轉變為直接的參與者、生產者和傳播者,使得媒介傳播格局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同時也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國家作為世界文化傳播格局的長期壟斷者,在當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也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也需要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前文化傳播資源相對松散的問題進行有效調整,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全媒體跨文化傳播業態,從而確保媒介環境下國家話語體系的優化和發展。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跨文化傳播應對策略
1.受眾定位精準化,新聞報道軟性化
媒介融合時代下,網絡媒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有了充分的提升,我國想要促進和提升跨文化的傳播影響力及渠道,需要結合媒介融合的發展背景精準定位文化受眾,堅持以用戶為本的原則,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建立成熟和規律的受眾互動模式,積極研究國內外用戶的文化喜好針對性的策劃各種話題來維系文化熱度,以用戶粘度和忠誠度的提升作為重要的保障。與此同時,在媒介技術的發展下跨文化傳播需要以新聞報道作為主要的載體,在此過程中報道內容也要結合受眾的文化特點進行相應的本土化制作,使各種文化立足于對象受眾本土的文化環境,在融合全球思維的基礎上促進我國的文化輸出。例如我國在關于習近平總書記攜夫人彭麗媛出訪外國的報道中,彭麗媛的著裝和形象印發了海內外媒體的爭相報道,這種以文化輸出和軟性化報道為基礎的政治新聞對于促進我國服裝產業發展、輸出民族審美文化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想實現跨文化傳播必須要準確定位受眾,結合群眾的文化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報道,形成軟性化的跨文化傳播模式。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也能能夠有效拓展報道的維度和豐富度,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傳播中國優秀文化以及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渠道。
2.敘事視角創新化,傳播渠道層次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進行跨文化傳播一方面需要結合傳播內容進行創新化的報道和研究,也要利用媒介平臺進一步拓展傳播渠道,例如在以電視媒體為平臺進行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具體的事例及電視節目以創新化的敘事視角來展開傳播,央視前一段時間推出的《朗讀者》節目便以獨特的視角向群眾展示了我國優秀的文化,并在海外出版市場掀起來熱潮,這種以創新化敘事視角來呈現的跨文化傳播案例是當前媒介融合視角下的著重發展方向。除此之外,在傳播渠道的拓展上,也可以充分利用短視頻等來避免文化傳播的單一性和陳式化,在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轉變話語姿態,形成與受眾互動與下沉的傳播模式,這種基于媒介深度融合的跨文化傳播方式不僅能夠獲取更多的情感共鳴,也能夠在此基礎上提升跨文化傳播的受眾群體范圍。
3.傳播疆界擴大化,媒體營銷常態化
隨著媒介融合深度的不斷下沉,以文化傳播為內容的各種媒介傳播疆界不斷擴大,受眾群體也不斷增強,在此基礎上如何深化跨文化傳播的價值和內涵需要著重考慮。一方面,需要媒介工作者在文化出阿伯的過程中增強社會責任感,主動引導社會主流價值觀,以良好的社會教育作用來深化文化傳播的價值;另一方面,也需要媒介融合的過程中以常態化的方式展開文化營銷,加強碎片化文化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為我國媒介融合市場帶來全新的發展勢頭,推動跨文化傳播的不斷加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跨文化傳播要從多個層面開展,既要結合受眾群眾精準定位,也要結合傳播內容進行創新,也要從媒介源頭出發進行常態化的文化營銷,從而深度實現我國媒介融合背景下跨文化傳播價值的有力提升。
參考文獻
[1]陸星宇.從需求看短視頻內容知識化轉向[J].家庭科技,2020(8):21-23.
[2]幸念.Vlog的傳播價值與傳播局限治理[J].青年記者,2020(15):39-40.
作者簡介
劉英杰(2000.09—),女,山東濰坊市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文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