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學教學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喜歡人文素養教育,從而也得到了學生的支持。教師要將人文素質教育與英語教學相結合,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要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在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同時,有效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
◆關鍵詞:英語;人文素質;大學教學
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這也是當下最為流行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師要合理運用素質教育展開英語教學,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本文主要根據大學英語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展開探究,希望可以給廣大學者些許建議。
一、大學英語 1教學中人文 素質教育的作用
人文教育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學生的思想和人格的一種培養和提升,發揮學生的價值,其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人文素養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價值理念和環境的熏陶具有影響。
(一)有利于傳播人文知識
英語不僅僅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還具有人文性。在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通過英語展開教學,還豐富了英語的故事背景和人文因素。教師要重視英語教學,要發揮英語教學的獨特性,豐富學生的人文內涵,影響學生的價值理念,讓學生深入地了解世界文化。
(二)啟迪人文思想
大學英語教學還啟迪學生的人文思想。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讓學生在欣賞異域文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文化意識,讓學生嘗試接納不同的文化知識,讓學生通過語言展現出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態度,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異域文化。此外,教師需要處理好傳統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和關系,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全面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擴展異域文化,并接受各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啟迪學生的人文思想。
(三)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種自身的關心和照顧,往往體現在學生的自身價值和尊嚴。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深入理解語言的豐富性,知識的趣味性。教師要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滿足。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教授給學生更多的英語知識,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技巧,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和口語能力。教師還要關懷學生,尊重學生,要公平對待每位學生,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采取針對性教育,從不同的途徑入手,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具有更加高尚的品質。
二、大學英語 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首先,教師要十分了解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要知道每位學生的自身優勢和不足,要清楚地了解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將人文精神更好的與課堂相結合,使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對學生展開人文教育培訓,最根本的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語知識,利用英語知識去學會應用和分析,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其次,教師要讓學生適應校園的學習生活,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大學生活是學生最為期待的學習階段,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大學的價值,身為一名大學生,并不能將成績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更不能因為學生而忽視自身的培養,要享受英語學習的過程,感受文化的豐富多彩,去讓大學生活變得更加充足和快樂。
(二)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首先素質教育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同時,還不能忽視教師的人文素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有教學權和教育權,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變化,還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其次,作為大學教師,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質和人文素養,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要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不斷的創新教學理念,要涉及更多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將英語知識與人文知識相融合,實現課堂的有效性,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教師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將更多創新性的策略與英語教學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要樹立終身的學習理念,要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
再次,教師具有示范性,教師要在學習中和生活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師的行為舉止會影響到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因此,對大學英語具有更高的要求。
最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要具有使命感,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要對學生給予關心和照顧。教師要把重點放在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培養上,要全力以赴地展開教學,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文素養的教育中,這樣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得到熏陶,感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素質教育對學生的改變和影響,也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格魅力。大學階段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讓學生的課堂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根據自身的優勢在英語的學習中展示出更加完美的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為其他的學生樹立榜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支持和關注,還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要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旭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影響因素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23):164-165.
[2]張雁.文化自信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反思與實踐[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7(02):46-51+58.
作者簡介
郭融融(1983.07-),女,遼寧錦州人,漢,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