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從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管理模塊方向出發研究,分別站在企業和員工不同角度來看解決企業培訓工作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運用SWOT法對公司內外環境進行分析、對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培訓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如何建立正確的培訓體系、做好培訓工作需注意的事項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培訓工作;教育資本;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
企業的培訓體系大體分為基礎性培訓、崗位培訓、管理培訓這三部分,由于很多公司在培訓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的管理,導致在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改善這個培訓局面,從企業目前培訓工作問題出發,制定一套較為合理的培訓計劃方案,解決企業目前培訓工作的難題。
一、運用SWOT分析法對企業培訓工作進行分析
(一)優勢(Strengths)
很多企業對培訓工作投資較大,說明企業內部對開展培訓工作獲得了管理者的支持,而對于員工本身,學員普遍將培訓作為增加自身競爭力的契機,每個人都很珍惜,沒有任何人想放棄培訓學習的機會,這就表明了企業員工有想提高自身素質的愿望,企業的培訓工作自然而然的就變成員工的“主動性學習”,從“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培訓氛圍及員工學習態度十分可觀,降低了企業對于員工培訓工作的監督難度、管理力度,培訓工作優勢較明顯。
(二)劣勢(Weaknesses)
企業進行員工培訓過程中如果沒有進行嚴格的管理,導致了時間和成本投資的浪費。這說明了企業內部的培訓管理制度設計不合理,很多企業忽略了培訓管理中最關鍵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最重要的工作——培訓評估反饋工作。
(三)機會(Opportunities)
相關數據顯示,培訓為企業帶來的實際效益還是很豐厚的。西班牙《公司管理》這本雜志對公司內部繼續培訓將帶來的好處進行了總結并認為,內部繼續培訓對企業戰略、企業經濟利益——尤其是企業員工將會帶來各種益處。這就是培訓工作的開展本身就具有的優勢。
二、企業在員工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所需不統一
企業培訓內容的制定,是根據組織的發展戰略和目標決定的,它往往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相統一。培訓計劃的開展,首先要明確組織目標,其次就是要根據員工的工作崗位需求去制定,即:所在崗位職責所需要的技能減去員工已經具備的工作技能,即是我們需要培訓的內容。
(二)培訓者的年齡層次不對等
我們要根據企業內部情況,均衡設計,如果培訓對象多為年長者,很容易讓新員工產生不公平感,甚至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員工的管理。合理分配員工培訓,做好新員工的職前培訓以及老員工的在職培訓,即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工作失誤率,并且在一程度上可以起到培養員工忠誠度的作用。
三、企業培訓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確定培訓需求 獲得管理支持
根據培訓需求的定位來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等。我們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來調查員工的培訓需求,比如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績效分析法、反省自查等,將培訓需求緊緊地與企業發展和員工的命運相聯系,全面對員工崗位的信息現狀,員工的目標期望等方面進行戰略的培訓計劃。
(二)培訓對象“年齡天平”不能一邊傾
培訓對象的年齡層次不能搞絕對地“一刀切”,應平衡培訓者的年齡比例,一味地以年長者為全部主體,容易引起年輕人的不滿,對企業的不公平制度產生負面情緒,對企業失去信心。公司在維護老員工的同時要多在新員工的培訓上花功夫。
(三)將培訓內容多元化
培訓的核心是需要理論和實訓兩部分組成。外聘專家的培訓是不缺乏理論性的,但它缺乏實訓性。實訓不單單指技能操作,還包括如何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應對突發狀況。因此要聘請善于做企業需求分析的外聘專家,對員工進行的理論和實際的培訓講解。
四、企業應建立合理的培訓管理體系
建立合理的培訓體系可以更好的促進組織和諧,提高組織整體素質和效率,有利于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科學管理人才資源。員工被錄用后,需要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及要求對他們不斷地進行培訓。對培訓進行有效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一)清楚員工培訓的內容
員工培訓內容總體上分為四個方面:職業態度、職業知識、職業技術和職業習慣。
(二)明確員工培訓類型
1.職前培訓:即酒店員工在上崗前接受的訓練,一般性職前培訓是指對新入職員工就行業知識、工作的性質與特點、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與職業道德、企業情況介紹等常識內容進行介紹,以增進新員工對企業工作的了解與信心;專業性職前培訓則側重于對新員工分部門、分工種地進行針對性訓練,要求員工在上崗前了解所在部門業務的處理原則、規范、程序、技術與方法,以便培訓后員工能即適應并勝任所分配工作。
2.在職培訓:企業員工在工作場所和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所接受的培訓。在職培訓會貫穿每一位員工就業的全過程。不同形式的在職培訓也有助于改進企業的服務方式,克服服務與管理中的缺點,改善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狀況。
3.職外培訓:是企業因經營業務發展的需要或員工因工種變動、職位提升等需要接受的某種專門訓練。根據受訓時間的安排和受訓員脫產時間的長短區分,職外培訓可分為全日制、間日式或間時式培訓。
(三)按員工培訓步驟進行培訓
1.培訓需求分析:關于培訓需求分析,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麥吉(MC.GEHEE)和塞耶(THAYER)1961年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培訓需求分析應該通過組織分析、任務分析和人員分析三個內容來完成。
2.制定培訓計劃:酒店根據培訓需要和管理目標,按一定程序和要求預先擬訂的,在一定時期內將進行的培訓工作安排,它地培訓工作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
3.實施培訓:要確定好培訓師,培訓可是企業內部員工,也可外聘老師擔任。落實培訓日程安排并選擇合適的培訓材料作培訓參考。實施有效的培訓手段,應遵循國際上認同的、具有科學性的“TSFC”四步法。
參考文獻
[1]孟祥林.人力資源管理案例分析[M](第三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
[2]陳龔華.培訓管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09.
作者簡介
常明(1982—),男,遼寧錦州人,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