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楊林
◆摘? 要:小學階段數學課程存在大量的知識點,具有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意義,本文從學習計劃能力不強、主動學習意識較差,兩個角度對小學數學困難兒童的元認知特點進行了分析。并從進行監控調節訓練、滲透數學元認知知識、引導學生元認知體驗,三個角度對小學六年級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解決策略進行了整理,希望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沒有從全部學生學習情況這一角度出發,導致課程內容僅能滿足部分學生的認知學習需求,對后續的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有直接的影響。為了轉變數學困難兒童的認知特點,需要教師給予學困生一定的幫助與鼓勵,引導其在不斷學習中樹立自信心,為后續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
1小學數學困難兒童的元認知特點
1.1學習計劃能力不強
現階段小學數學困難兒童的元認知中存在學習計劃能力不強的特點,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第一,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僅在教師的引導、家長的管理下學習,沒有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計劃能力。第二,學困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學習過程監控意識,沒有在不斷的學習中自我檢查、自我調整,學習較為被動,進而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計劃能力。為了轉變這一現狀,幫助小學數學困難兒童形成良好的元認知,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學生優化自身的學習計劃意識。
1.2主動學習意識較差
小學數學困難兒童的元認知培養過程中,存在學生主動學習意識較差的問題,第一,學困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預習、復習的習慣,甚至在課堂學習時也沒有跟隨教師的思路思考,學生沒有積極主動的思考教師的課堂提問問題,沒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主動思考意識。第二,大部分學困生在遇到問題時,存在畏縮不前的現象,學習思考意識較為薄弱,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較低,對后續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發展有直接的影響。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整體質量,轉變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解題學習意識,需要教師適當對學生進行引導。
2小學六年級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解決策略
2.1進行監控調節訓練
小學六年級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解題過程中,為了提高自身的解題綜合能力,需要教師進行監控調節訓練,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第一,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全部學生布置探究任務,例如:教師可以先總結整理本班全部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情況,之后將全部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之后從不同難度出發設置應用題解題任務,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數學困難兒童一定的幫助與引導,幫助其將數學知識點融入到應用題當中,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解題意識,為后續的數學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監控調節訓練時,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復習任務、課前預習任務,在第二天的課堂中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課程復習情況,并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但為了轉變教師的監控調節觀念,需要學校管理人員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活動,例如:教師可以聘請困難兒童應用題教學專家,與教師溝通交流學困生的教學引導方法,但在這一過程中,為了提高培訓有效性,需要教學專家先深入到數學課堂當中,記錄現階段學困生學習情況、教學中的不足,之后進行培訓內容設計,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
2.2滲透數學元認知知識
為了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解題培養整體質量,需要教師滲透教學元認知知識,第一,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解一些與群體、個體有關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有更加清晰的認知,了解自身學習中的優勢與劣勢,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計算比賽,并對學生的計算情況進行評價,學生在參與到這一活動中時,能夠對自身學習方法、學習基礎等有直接的了解,并且在后續的課程學習中能夠調整學習中的不足,達到轉變學困生的學習意識,為后續的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引導學生了解數學學科特點作為教學重點,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時,明確各部分課程內容的教學重點,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面積計算這一課程時,可以先了解數學困難兒童對抽象知識點、數學符號的了解程度,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程度。
2.3引導學生元認知體驗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質量,需要引導學生元認知體驗,第一,為了激發數學困難兒童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引導班級學生進行探究分析。但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引導數學困難兒童的課堂學習參與積極性,可以在課程設計時從調整學生心態這一角度出發,構建良好的課堂參與意識。第二,在引導學生形成元認知體驗時,需要豐富學生的體驗感,從多角度出發進行問題解決方法探究。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六年級數學困難兒童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時,為了提高教學設計的整體質量,需要教師先了解自身教學模式中的不合理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之后結合小學數學教學標準進行教學模式調整,保障班級全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激發班級全部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在調整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方法時,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重點設計,進一步提高教學設計的合理性,為后續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晨.元認知策略干預學困生的可行性探究[J].教育現代化,2020,7(22):161-163.
[2]寧鷹.基于元認知理論的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6,3(29):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