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學運 王維勇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各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將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于思政課教育教學過程是“互聯網 + ”時代的大勢所趨。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在應用期間發揮了網絡教學的一定優勢,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網絡教學平臺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應用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以下是對高職院校目前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教學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對策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網絡教學在高校各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成為高校教學方式改革的新趨勢。目前較為普及和成功的有慕課的推廣,這是對高校教學課程在網絡教學平臺中的綜合展示。作為高職課程教學方式變化的新風向標,高職院校思政課作為公共必修課也在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中增添新的風景,但同時也對其教學條件,教學管理,教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職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現狀及優勢
網絡教學平臺,即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合成的一種教學資源的載體,是可以為學生的學習、交流、互動、考試等提供幫助的綜合系統。近幾年來,我國有關企業和高校研發了諸多電腦端和移動通訊終端相結合的在線教育教學平臺和軟件,截止2020年1月14日,有900多家企業和高校的1900多個教育App在各省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各高校普遍將教育教學平臺和軟件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開展電腦端和移動通訊終端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高職思政課應用網絡教學平臺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如下優勢。
1.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豐富,通過強大的搜索引擎可以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就目前網絡教學平臺發展的大方向而言,網絡教學這個新穎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課程學習起到了較好的實際效果。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豐富,信息量大,從多方面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實現自主式學習,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學習效率高、針對性強,有利于在短時間內迅速彌補學習中的不足;網絡教學平臺作為信息技術的延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獲取信息時不僅快,而且廣泛,有利于加強學生及時對社會的了解。思政課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以通過強大的搜索引擎,獲取大量新鮮時效性強的與思政課相關信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的敏感度。網絡教學平臺還有著良好的線上交互功能,學生可以在課后完成相應的練習,系統會及時評分并給出相應的題目解析,這樣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高職思政課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加強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互動,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加強了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在教學平臺學習討論區學生可以與老師進行線上互動,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也做到了黨的理論政策的及時有力的宣傳,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運用所擁有的網絡資源對所學內容進行探究探討,結合自己的觀點理解可以再創造新知識,而網絡平臺的應用會使得學生與學生的思想和創新交流互通無阻。這樣通過網絡教學的應用,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就形成了三維互動網絡,更加有助于思政課學科的發展。但是,高職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由于種種原因,在實際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有待我們去解決,去完善。
二、高職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中的問題
1.部分思政課教師教學理念還是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不高,不夠適應新時代網絡教育教學的持續發展。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在目前高職院校的應用過程中,與本科院校相比,發展過程比較緩慢,普及度還處在一種尷尬的境地,有的高職院校不愿意引進網絡教學方式,認為思政課還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比較有效,網絡教學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或者有的高職院校確實應用了網絡教學平臺,但并沒有給學生應有的網絡教學環境,只是將網絡教學平臺當做一個擺設,走一走形式而已,這些都大大阻礙了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的普及推廣,不利于真正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作用,這樣的形式,也逐漸不能適應持續發展的新時代思政課教學,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性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2.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不統一。調研發現,有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應用網絡教學平臺的過程中,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不統一,這學期試用這個平臺,另一個學期又使用那個平臺;高職三門思政課的課程建設應用的平臺也不一,甚至思政課教育各個教學環節應用的平臺也不一,課堂教學用一個平臺,統一考試環節又用了別的平臺。不統一的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對于教學資源的整合,對于學生日常學習數據和考試數據的整合,帶來的諸多不便。
3.網絡教學體系尚未完善,與實際教學不夠契合。網絡教學體系不能和實際教學內容完美契合,對實際網絡教學內容將會有很大影響,雖然有很多新的理論和政策,但是學生得不到課本上扎實的講解,容易被網絡上的各色信息所誤導,這些都是不利于學生對于黨的理論和政策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實際教學是要考慮到新的前沿的理論和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講解和宣傳,要把黨的理論和政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及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才能更為順利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另一方面,教師在應用網絡教學平臺時,更新完善教學內容不及時,自主研究的積極性低,這樣也不利于教師的教育水平提高。
4.網絡教學平臺缺乏互動。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很多學生反映高職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缺乏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無味,學習效率低下。目前,我國高職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有些都是“靜態學習模式”,即僅僅為學生上網查詢提供資料,缺少在線輔導、網上測試、實時答辯、網上評課等互動性的學習環節。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深入思考,難以激發學生的靈感,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高職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的對策
1.提高思政課教師信息化素養,轉變教學的理念,使其更適應網絡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首先,各高職院校應該對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廣泛的應用推廣,進一步加大思政課教師信息化培訓,提高思政課教師信息化素養,提高思政課教師運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能力;在思政課課堂上,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我講你聽”教育教學理念,積極應用將網絡教學平臺,積極探索“翻轉課堂”、“目標導向、任務驅動”的項目化教學等,更有力地培養和考查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
2.統一網絡教學平臺,完善網絡平臺教學體系。將高職三門思政課課程建設、思政課各教育教學環節整合到一個平臺;不斷完善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環節,除了傳統教學部分,增加課后拓展和教師交流區域,方便學生與老師不斷深入學習思政課程,同時也更好地完善教學視頻,優化教學體系。
3.建立完善監督體系。高職院校網絡信息管理中心定期對思政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檢測與維護,保證教學平臺的正常運行;其次,應對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中出現的不良信息及時進行攔截處理,為學生創造優質的網絡學習環境。這樣不僅有利于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教學平臺在高職思政課中的應用有優勢,也有困境,思政課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思政課專業優勢,將網絡技術與思政課專業知識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傳統課堂教學和網絡平臺教學各自的優勢,以更好地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為目標,學校教學教務部門和思政課教師協同推進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宿競元.高校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20,(31):171-174.
[2]王芳.高校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新校園,2017,(04):58-59.
[3]王守蘭.高校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5.
[4]金小方.思政課網絡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4,34(01):103-106.
作者簡介
臧學運(1969—),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諸城,思政部教學管理辦公室主任/講師,學歷:大學本科、法學碩士,濰坊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維勇(1966—),男,漢族,本科學歷,山東安丘人,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校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