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發展和市場需求轉型升級,“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1+X證書制度)成為指導我國高職教育活動的基礎性制度。人才培養模式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從高職英語類專業就業現狀分析,要將學校的課程建設、專業建設以及雙師隊伍建設等與1+X證書制度結合起來。高職院校需要深刻認識1+X證書制度創新的重大意義,重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學歷的有益補充,全面推進課證融合,加深學習成果與職業證書的關聯性,探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1+X證書;高職;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
2019年4月教育部出臺“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各高職院校紛紛開展落實“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以學歷證書為本位,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形成有益補充,從專業技能到綜合素質,全面反映高職院校類型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高職院校英語類專業人才培育模式必須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面向市場對英語專業人才需求以及高職畢業生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需要,對人才培育模式進行改革,將學歷教育相關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為社會發展輸送具有專業技能的高質量外語人才。
一、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發展背景
作為高職院校的職業性表明辦學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分析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能夠充分反映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育的發展現狀。近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迎來“最難就業季”,從市場需求進行分析,企業對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不少,但大多希望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既熟悉商務基礎知識,又具備一定的商務技能,能參與外貿業務,也能做簡單的翻譯工作。英語專業本身也需要培養既懂英語又懂商務的專業技能型人才,但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職業教育中課證融合的完成度不高,無法滿足企業用人需求;試用期長;就業薪資水平不高;工作不符合個性特征和發展需求;不滿足專業學習時的期望等等。另一方面,雖然有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還不錯,但許多畢業生在初次就業不到半年就萌生離職的念頭,普遍存在離職率高、實際工作與崗位不相符、薪酬待遇較低等問題。這與學生對社會、對企業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關,究其根本,和英語專業學習中的人才培養是否注重崗位認知、心理逐步調適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明確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關系
“1”與“X”的發證主體不同,評價標準和規范也有很大差異,二者相對獨立,均有各自的社會公信力。具體來說,“1”的作用是用學歷證書夯實學生綜合素質、職業素養,具有基礎性、主體性作用;“X”所指向的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具有針對性、引導性、先進性,和學生的職業技能、就業創業本領直接相關,是對“1”的補充或拓展。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社會結構性就業矛盾日益凸顯,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就是將“1”與“X”結合起來,形成同一個教育過程中的一個完整的職業教育目標,這也是提高職業院校育人質量的必要途徑。
從職業院校育人角度看,“1”與“X”是在同一個教育過程獲得,學位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習階段基本重疊。“1”與“X”的匹配關系還體現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學歷體系的補充作用上,“X”證書的口徑對應專項能力或技術技能單元,適用范圍更大,同時,由于聚焦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或任務集,“X”證書更具有針對性。兩者結合得好,將有利于增強學習者職業技術技能水平和綜合職業素質,有利于推動產教融合,促進高質量就業,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
三、1+X證書制度對高職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指導作用
職業教育的本質是以職業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的類型教育,1+X證書制度通過突出職業技能在人才培養上重要作用,明確了技能水平、技能評價在復合型技術技能英語人才培養中的指導作用。
1.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發展
進行職業教育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職業所需的素養和技能,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一步步加快,中外融合的趨勢不斷加深,跨境貿易、文化旅游、教育留學等眾多領創造了許多新興的交叉職業崗位。1+X證書制度正是聯系人才市場“供需”,面向社會對專業英語人才的要求,為高職院校堅持能力本位、德技并修,培養服務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指明了人才培養方向。以“X證書”為標準,建立的復合型、應用型評價體系,能夠促進學生面向就業市場,全面平衡發展。
2.提高英語類專業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
1+X證書制度引入到專業人才培育體系后,高職院校必須重新設置專業教育目標、教學運行機制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評價體系等核心要素,以實現英語教學與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的緊密結合。因此,1+X證書制度能夠提高英語教育針對性,促進產學融合,精準定位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
四、1+X證書制度下的高職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高職英語多設置商務英語、旅游英語、應用英語和英語教育四大專業。各專業要以“X”證書為核心,遵循職業英語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將證書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符合最新的行業標準的教學內容,重點圍繞職業技能等級考試優化課程設置,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努力探索以“X證書”為標準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籌教學組織與實施。
1.做好專業人才需求調研,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在人才需求不斷變化的背景下,高職英語專業教學的內涵和特點也不斷隨之調整,1+X證書制度的實施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指明了改革動向。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時,應以“X證書”為指導,做好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從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出發,了解新興產業人才招聘崗位需求動向,分析各細分專業用人需求。如針對商務英語專業,跨境電商方向的用人需求空缺十分明顯,少兒英語教育對于應用英語專業方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等。高職英語類專業應利用專業優勢,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時,合理選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設置對應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就業需求,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互動發展和共贏發展,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2.以X證書為標準,校企協同育人
1+X證書制度下的產教融合是將高職院校與企業變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對于高職院校來說,1+X證書制度實施的邏輯基礎就是引導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配合起來,走產教融合的道路。必須探索校企多維度合作方案,促進校企協同育人在高職英語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以及學生實習實訓乃至到崗就業方面的作用。
產教融合具有“跨界”的特性,學校要與企業深度融合,在校方與企業對人才培育目標達成一致的基礎上互融互通,共同探索多方位、立體化的育人模式。此外,還應注重發揮企業作用,要基于各專業對應的崗位能力需求,讓對口企業參與到課程共建中來,供給與專業匹配度高的工作崗位和發展機會,提高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對口率和認可度。
3.改革課程內容與考核標準
傳統單一的知識、單一的課程內容與考核標準模式無法體現其在知識、技能與素養等方面的多樣化成長的催化劑作用,更不能滿足企業對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英語人才的需求。在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中,要對接1+X證書制度標準,改革課程內容與考核標準,將“X證書”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內容嵌入課程建設,以獲得學歷證和“X證書”為考核指標。課程體系的構建要堅持以課、崗、證、訓一體化為目標,促進課崗對接、課證融通、育訓結合,力爭實現學生畢業即就業的無縫銜接人才培養。
4.以X證書技能要求強化實踐教學,提高職業能力
1+X證書制度下,高職英語類專業從事相關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被強化。職場環境在典型工作任務中英語語言表達能力之外,還重視在非標準情境下用英語處理崗位工作的能力。因而,1+X證書制度的實行能夠改變高職英語類專業畢業生“實習和實踐不夠”的現狀,使學生在考證的過程中接觸更多聚焦職場典型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工作情景的學習內容。課程設置上,教師以證書為抓手,同樣會關注學習者提升自身職業技能,注重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實操技能,
5.以X證書為抓手進行“雙師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落實1+X證書制度,關鍵要進行“雙師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指的是“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當前,“雙師型”教師資源缺乏,存在教師企業掛職機會少、企業人員聘用率低、專業校外實踐實習基地少等現象。以“1+X證書”制度為契機,進行雙師隊伍建設,教師先行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考取“X證書”,了解考證考察內容,能夠有效改變教師傳統教育理念,重視自身理實一體教學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五、結語
1+X證書是契合高職院校工學結合、德技并修的評價制度,對于高職英語類專業建設和改革有著重要指導作用,高職院校英語類專業要以“X證書”制度為抓手,明確社會用人需求,設置相應人才培育目標,走校企融合道路,進行以融入“X證書”考試為指標的課程體系建設,建設雙師型教育團隊,實現課、崗、證、訓一體化,從而面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技術技能型外語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小蕊.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0):176-177.
[2]沈偉玲.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建設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01):139-141.
[3]寧堯.“1+X”證書制度下高職商務英語課程開發與建設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04):167-168.
[4]張毅.芻議1+X證書制度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20,33(02):26-30+74.
[5]戴炯.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英語課教師專業化成長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8(20):78-79+106.
作者簡介
張曉楠(1985.04—),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