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悅
【摘要】目的:肺結核病人行痰結核桿菌檢查的意義及必要性分析。方法:研究自醫院抽取的16869例入院疑似患者,時間段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所有患者接受涂片培養(金標準)后,其中12660例接受痰抗酸染色冷染法檢查,其中4209例結核DNA檢查;分析痰抗酸染色冷染法、結核DNA檢查的結果。結果:以涂片診斷結果為金標準下,對12660例患者行痰抗酸染色冷染法診斷,陽性患者為321例,其中21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同,符合率90.07%,其敏感度為14.72%,特異度為99.07%,陽性率為67.60%,陰性率為89.91%。以結核DNA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4209例患者行痰抗酸染色冷染法診斷,陽性患者為331例,其中26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同,符合率99.41%,其敏感度為91.44%,特異度為98.37%,陽性率為80.66%,陰性率為99.36%。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度差異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DNA檢查方法的符合率、敏感度、陽性率、陰性率均高于抗酸染色冷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核DNA檢查檢出率較高、能夠對結核病的判斷、藥物療效、控制感染有著實用價值。
【關鍵詞】肺結核;痰結核桿菌檢;意義;必要性
現階段結核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肺結核痰液中結核分枝桿菌是臨床診斷肺結核或鑒別肺結核等其他疾病的關鍵條件。檢測的結核分枝桿菌方法以痰結核DNA、涂片檢測為主。涂片方法調整很簡單,準確率也較高,但較低的陽性率培養時耗時較多,難以滿足臨床需要。痰結核DNA、痰抗酸染色冷染法的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結核病的診斷,但在實驗應用中還存在部分問題,如敏感性和特異性可能因為檢測中的污染問題受影響等,這些問題可能導致痰結核DNA、痰抗酸染色冷染法產物出現相互污染,出現假陽性效果。因此本次研究選取我院疑似肺結核患者運用涂片、痰抗酸染色冷染法、痰結核DNA檢查,觀察檢查的精確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自醫院抽取16869例入院疑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時間段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所有患者接受涂片培養(金標準)后,其中12660例接受痰抗酸染色冷染法檢查,其中4209例結核DNA檢查;分析痰抗酸染色冷染法、結核DNA檢查的結果。痰抗酸染色冷染法,男6672例,女5988例,年齡20歲~75歲,平均年齡(47.5±4.17)歲。結核DNA檢查,男2193例,女2016例,年齡20歲~78歲,平均年齡(48.1±4.25)歲。兩組資料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清晨從肺深部咳出痰留于一次性塑料瓶或夾層燒杯內。
1.2.1 12660例患者使用手工冷染法 選擇膿性痰液、干酪樣痰液,增等體2%NaH液化,放入渦旋器中震蕩,離心10min,速度3000r/min,再使用新撥片取濃縮痰液30μl涂橢圓形大約2.5cm×1.5cm,共涂3片,干燥后使用火固定。不加熱靜置10 min,水洗。加脫色液,脫色到涂片無紅色為止,水洗,在使用復染液,復染0.5min~1min,水洗,等干燥后再實施鏡檢。使用試劑為珠海貝索生物有限公司的抗酸染色液(冷染法)作為染液,進行測定。
1.2.2 結核DNA檢查4209例 提取試劑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結核DNA提取試劑;擴增試劑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結核DNA擴增試劑;擴增儀為上海宏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SLAN-96P全自動醫用PCR分析系統。使用痰標本進行液化30 min再檢驗。
1.3 效果判定
分析痰抗酸染色冷染法、結核DNA檢查的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抗酸染色冷染法準確率分析
以涂片診斷結果為金標準下,對12660例患者行痰抗酸染色冷染法診斷,陽性患者為321例,其中21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同,符合率90.07%,其敏感度為14.72%,特異度為99.07%,陽性率為67.60%,陰性率為89.91%,見表1。
2.2 結核DNA檢查分析
以結核DNA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4209例患者行痰抗酸染色冷染法診斷,陽性患者為331例,其中26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同,符合率99.41%,其敏感度為91.44%,特異度為98.37%,陽性率為80.66%,陰性率為99.36%,見表2。
2.3 兩種檢查方法準確率比較
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度差異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DNA檢查方法的符合率、敏感度、陽性率、陰性率均高于抗酸染色冷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2020年結核病全球報告指出:結核病(TB)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是導致健康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也是單一感染原的主要死因(居HIV/AIDS之上)。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當結核病患者將細菌排入空氣時,結核桿菌就會傳播,當對特意效應T淋巴細胞被機體感染結核桿菌后其活化分泌釋放γ-NF。對于肺結核的癥狀主要為結核痰桿菌診斷依據,臨床使用X射線診斷為輔助檢測條件,診斷準確率較低,特異性不佳,對于肺結核患者而言,癥狀不典型,易診斷為同病異癥、同癥異病等。菌陰肺結核患者的細菌學診斷依據的敏感度較低,因此診斷效果不理想。現階段結核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低熱、咳嗽、盜汗、咯血等,普遍只有輕微表現,有癥狀患者主訴表達中,大部分均與結合患者有密切接觸史,并且缺少癥狀證實。結核病診斷主要方式仍然是X線,需要與除肺炎、肺癌等疾病外,其他疾病一起閱片,包括放射科醫師和高級臨床工作人員。X線以片絮狀、結節狀陰影為主,空洞、干酪性病變少,病變位置小,通常在1個~2個肺野中。還能夠使用如血沉、PCR、PPD等實驗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進行全面分析以支持診斷。如果在診斷確定之前X線發生變化,并將錯誤診率降至最低,則也可使用10天左右的抗生素,以檢查癥狀是否有所改善。或者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吸出物涂片、病理活檢、培養檢查、細胞檢查或者bactec培養和分子技術,可大幅度減少痰涂陰性患者醫療延遲。痰涂片是指將液體污染到玻璃片上進行檢查。檢驗科醫生難以使用酸性脫色劑實施脫色。提取痰標本進行涂片、染色并檢查在顯微鏡下檢測。如果痰中有細菌就易辨認,甚至可粗略地判斷是哪種細菌。因此,痰涂片是一種簡單且經濟有效方法,可快速獲得初步結果。
痰涂片陰性患者能夠檢測。冷染法:簡化工藝,降低液體消耗,改善染色用量能夠保護環境。在冷染法第一次染色時需要加3%碳酸復紅溶液,但又因為溫度低,菌體可能著色較淺而無法染色,再實施染色時,增加染色時間能夠增加著色率,但是著色可能不牢固,若是對陽性涂片不作出保護,在常溫下保存后,可能造成褪色。因此其檢出效果比結核DNA低。原因可能是結核分歧桿菌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脂質被肽聚糖包圍。脂質主要由磷、脂肪酸和蠟組成。因此利用手工冷染法分枝桿菌菌體染色效果不佳,通過加熱和延長染色時間才能夠使其著色。但分枝桿菌的分枝菌酸在結合染料后,使用酸性脫色劑脫色困難。
在結核患者中可檢測到痰結核DNA,又因為現階段不可能快速診斷痰結核DNA,因此可通過熒光定量檢測結核患者實時檢測患者痰結核DNA。通過對4209例患者實施痰結核DNA檢測結果顯示,痰結核DNA指標是一個有效性指標。患者的痰結核DNA檢測為陽性說明,在結核病實施痰結核DNA能夠增加準確率及診斷率,此外使用痰液標本取材污染機會減少并能夠做到標準化定量,有著冷染法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處理前不再需要相同樣本,標準化測量方法簡單,以后還可使用結核桿菌DNA和ADA生物特征進行相關研究。對肺結核病人進行痰液檢查,可診斷出抗酸桿菌,均能夠確診為傳染性肺結核疾病。如果患者表現癥狀為肺結核疾病的典型癥狀,但痰結檢查為無抗酸桿菌顯示,就可確定為疑似結核病患者。我國肺結核病人治療重點是對肺結核病人早期發現和治療,肺結核病人對肺結核疾病治療至關重要。痰結核DNA檢測方法具有精度高、成本低、檢測時間短等優點。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以涂片診斷結果為金標準下,對12660例患者行痰抗酸染色冷染法診斷,陽性患者為321例,其中21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同,符合率90.07%,其敏感度為14.72%,特異度為99.07%,陽性率為67.60%,陰性率為89.91%。以結核DNA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下,對4209例患者行痰抗酸染色冷染法診斷,陽性患者為331例,其中267例與病理診斷結果相同,符合率99.41%,其敏感度為91.44%,特異度為98.37%,陽性率為80.66%,陰性率為99.36%。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度差異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合DNA檢查方法的符合率、敏感度、陽性率、陰性率均高于抗酸染色冷染。此結果表明,痰結核DNA方法對肺結核可疑患者陽性檢出率較高,有較高的敏感度,所以在臨床診斷中,可對疑似肺結核患者實施痰培養檢測。
綜上所述,結核DNA檢查檢出率較高、能夠對結核病的判斷、藥物療效、控制感染有著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