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國 何長青 李丹
◆摘? 要:簡述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詮釋工匠、鄉村工匠和涉農專業鄉村工匠的概念內涵。分析職業院校培育涉農專業鄉村工匠現狀,闡述職業院校應怎樣打造涉農專業鄉村工匠人才隊伍,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職業院校;培育;涉農專業鄉村工匠
一、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
2018年,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披荊斬棘,努力奮斗,取得偉大勝利。2021年“十四五”規劃把“三農”問題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二、解釋工匠、鄉村工匠及涉農專業鄉村工匠的概念
漢語詞典中對工匠的解釋:工匠:有工藝專業的匠人,現代被稱為大師傅,技術員。指專注于某一領域,針對這一領域的產品研發或加工過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完成整個工序的每一個環節,可稱其為工匠。鄉村工匠可以理解為: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起著重要作用,專注于農業、農村,具有一門或多門技能、技巧的鄉村人才隊伍。涉農專業:根據2000年教育部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教職成[2000]8號)中的農林類所有專業,指種植、農藝、園藝、蠶桑、養殖、畜牧獸醫、水產養殖、野生動物保護、農副產品加工、棉花檢驗加工與經營、林業、園林、木材加工、林產品加工、森林資源與林政管理、森林采運工程、農村經濟管理、農業機械化、航海捕撈,以及能源類的農村能源開發與利用專業和土木水利工程類的農業水利技術專業等2l類專業。涉農專業鄉村工匠業就可以理解為: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種植、農藝等21類專業中,掌握一門或多門技能、技巧的鄉村人才隊伍。
三、當前職業院校培育涉農專業鄉村人才的現狀及原因
目前職業院校培育鄉村涉農專業鄉村人才現狀不容樂觀,一是人才總量少,結構不優;年輕人少,高學歷人才缺乏,高職稱人才稀少;二是人才流動性大,不穩定。究其原因如下:
1.目前中職學校涉農專業招生難、就業難,“二難”問題成為瓶頸,未能破解。由于城鄉差別大,輕視農業的傳統觀念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人們對涉農專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偏頗,職業院校涉農專業教育沒有廣泛得到社會的認可。
2.涉農專業大部分生源來自農村,這些學生在心理渴望跳出“農門”,畢業后想從事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好的非農業行。
3.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脫離涉農專業的辦學規律,課程內容跟不上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步伐。
4.涉農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即使有就業機會也是在基層,待遇和地位低微,人員流動大。雖國家實行優惠政策,但還是很多人不愿就讀涉農專業,不利于優秀人才的選拔。
四、如何培育打造鄉村工匠,助力鄉村振興?
職業院校要怎樣培育鄉村工匠,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認識。一是培養學生的“三農”情懷,讓學生樹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理想信念。二是培養學生敬業、精益求精、創新的工匠精神。學生一進校門,以入學教育為抓手,特別要做好專業教育。可采用多樣的教育形式,如專業老師講座、知名鄉村工匠代表報告會、觀看有關視頻等等,多次反復,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2.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與鄉村振興戰略無縫對接。
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會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郴州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著力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以理工學校為例,一是課程設置要與時俱進。二是課程設置要根據鄉村區域經濟和鄉村振興需要來設置。
3.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強化專業技能訓練。
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打造涉農專業的鄉村工匠,必須強化專業技能訓練,從二個方面入手:一是以技能培養為主線,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操作。二是以崗位培養為主線,鼓勵學生考取職業技術資格證書。
4.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新農村建設和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績,吸引大批農民返鄉。返鄉農民是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主要對象。一是因為他們年齡大多在35-50歲左右之間,二是返鄉農民見多識廣、觀念新、責任心強,并熟悉農業農村情況。郴州市理工學校承擔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任。鄉村經濟要振興,需要培育掌握各種技術的職業農民。
5.對培養的學生和培訓學員的跟蹤服務和指導。
為檢驗職業院校培養鄉村工匠的教學效果,職業院校的老師定期對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和新型職業農民學員進行回訪,跟蹤指導服務 ,確保教學效果。
職業院校培養的鄉村工匠,是有理想抱負、有擔當、有技術的高素質專業型職業農民,定能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堅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職業技術水平,為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夏紅莉.黨的十九大關于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建設研究[J].沈陽干部學刊,2018,20(1):15-17.
[2]李振陸,葉琦,尹江海.農林院校產教融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農業教育,2018(3):10-14.
[3]李怡,曾新洲.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鄉村工匠培養對策淺探《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年第21期.
[4]黨的十九大報告.
作者簡介
陳衛國,研究生學歷,高級講師,現任郴州市理工學校教務科科長。從事農業科研、教學和技術推廣23年。2002年12月“湘煙一號選育試驗”獲郴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省級以上正式期刊已公開發表論文15篇。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資助課題“以培養鄉村工匠促進教育扶貧行動研究”(編號:XJK17BZXX066)。